本報記者 倪浩

在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沖擊壓力下,多國央行開始行動。在3月3日先后有澳大利亞和馬來西亞央行下調基準利率。市場對全球各國央行下調利率或者加大財政支出的預期越發強烈。但當天七國集團財長及央行行長電話會議結束后的聲明未提及具體措施令市場失望。不過美聯儲宣布緊急降息,引發美股震蕩。
美聯儲緊急降息
美聯儲3月3日緊急宣布將基準利率下調50個基點至1%一1.25%,這是美聯儲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首次緊急降息,也是一次性調整幅度最大的一次。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降息是為幫助美國經濟在危機中保持強勁,但美國總統特朗普認為,美聯儲必須進一步放松政策。
彭博社3月3日報道稱,部分經濟學家預計全球可能會自2008年以來首次聯動降息。高盛則預計美聯儲會最終將在今年上半年大幅度降息100個基點,加拿大、英國、印度、韓國及歐洲央行等都將跟進。全球央行聯手降息的預期來自于疫情為全球經濟蒙上的陰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3月2日發布預測認為,2020年世界實際經濟增長率將大降至2.4%,創出自2009年以來11年的最低增速。經合組織認為,為了恢復經濟,除了降息還要加大財政刺激。
在全球主要央行可能攜手救市的預期之下,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周一飆升逾5%,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漲幅均超過4%,集體走出報復性反彈行情。3月3日,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主持了七國集團(G7)財長及央行總裁電話會議。G7當天發布聲明稱,“鑒于新冠肺炎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潛在影響,我們重申承諾使用一切適當的政策手段來實現強勁、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并防范下行風險。”不過并未提供具體細節。
刺激手段所剩不多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3月2日晚間表示,已準備好采取“適當而有針對性的”措施。消息稱歐洲央行可能會增加其每月200億歐元的資產購買計劃,日本央行在3月2日購買創紀錄的1014億日元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當日早些時候,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表示,央行將通過適當的市場操作和資產收購,向市場提供充足流動性,確保金融市場穩定。然而,目前歐洲央行正接近所能持有的每個發行機構債務的上限,歐洲央行和日本的關鍵利率已經為負,在降息方面的政策回旋空間非常有限。
彭博經濟學家認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已經有700多次降息和多輪債券購買操作,這雖然提振了資產價格,但未能促進經濟成長大幅反彈。對于央行行長來說,更寬松的政策可能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造成的經濟損失方面沒有那么有效,這是面臨的新挑戰。
貨幣專家、太和智庫研究員張超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判斷,2008年金融危機后,率先出臺刺激政策意味著率先受益,因此各國聯手積極性比較明顯,而現在情況則完全不同。張超表示,“現在誰先出政策就意味著誰先屈服于目前的危機,誰就率先放棄了資產價格,也代表著經濟信心的放棄。因此,西方的政客不會輕易廓清明確的政策意圖。”
中國將更支持實體經濟
國際資產管理公司CQSCQS首席宏觀策略師認為,事關市場未來走勢的最重要因素可能就是下一步政府行動中的財政舉措,尤其是中國的舉措。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近日表示,下一步,中國穩健的貨幣政策還要更加靈活適度,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盡可能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美國投資機構摩根士丹利3月1日調高了中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的股市評級,并表示中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股市將成為投資者的“避風港”,理由是在公共衛生緊急狀況不斷擴大和相對估值下降的情況下,市場預期將進一步刺激政策。3月3日,滬指大幅高開后一度站上3000點大關,最終滬指收報2992.90點,漲幅0.74%;深成指報11484.21點,漲幅0.90%。▲
環球時報20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