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9)
大學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主要場所,是扶貧政策實施的主要“戰場”之一。由于各所高校的生源均來自全國各地,在校的貧困生情況也各不相同,傳統的資助管理辦法越來越難滿足目前的精準資助要求,新的管理方法的提出就變得尤為重要。
我國的高等教育普及程度越來越高,在校的貧困生數量也越來越多。由于學生眾多,需要提交和審核的資料數量龐大,以往傳統的提交紙質材料的申請方法以及通過審核人主觀判斷認定貧困生的方式,使得這項工作存在著材料造假、標準模糊、人為因素影響較大等問題,難以通過較為準確的定量分析方法,對學生的困難程度進行認定。
另一方面,部分家庭真正困難的學生內心存在自卑等情緒,不愿當面申請,從而導致一些資助不準確的現象,使一些真正需要幫助的同學不能得到及時的幫助,而家庭情況不錯的同學反而受益,未能實現真正的資助公平。同時,目前的資助方法往往停留在資助金發放完成這一步,忽視了學生在獲得資助款項后對資金的使用情況和具體表現,對于貧困學生后續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情況并不能夠及時知曉,無法得知資助金是否發揮了真正的價值。
借助大數據技術就可以避開這些人為因素,通過學生的消費行為等數據建立信息庫,對數據進行分析,尋找真正需要資助的貧困生,提高資助的有效性。
該系統的服務對象可分為學生、院級管理員、校級管理員、系統管理員四種。其中,學生的權限為可以查看個人消費信息,申請資助,查看、申請勤工助學崗位;院級管理員對應各學院的管理人員,可以查看本院學生的消費數據,完成困難學生審核,進行貧困認證驗證,對于本學院提供的勤工助學崗位進行管理,對本學院學生的后期消費和學習情況進行監管;校級管理員對應學校層次的管理人員,校級管理員可以查看全校學生的消費數據,完成由學院遞交的困難學生名單篩選,進行資助認證驗證;系統管理員主要進行后臺管理和維護系統數據。
系統后臺需要完成3大功能:困難學生篩選,勤工助學崗位推薦,貧困學生動態管理。
該功能是本資助系統最為主要,也是最為基本的功能,需要從學生的一卡通消費信息入手,對貧困學生進行篩選。
首先,系統通過一卡通信息中心獲得學生的消費數據,讀取有用的消費記錄,將數據導入數據庫,對于得到的消費記錄進行分析,以學生為單位,按照月份存儲到數據庫中。接著進行年級總體資助標準設定和學生個人特征的提取。
3.1.1 年級總體資助標準設定
首先我們根據學生信息,得到全校學生的總人數,并根據學生學號檢索學生性別和年級,計算各年級的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將相同年級,相同性別的學生分為一組,統計各組的消費標準。學生信息分類大致分為30日日均消費,三餐平均消費,超市平均消費,運動平均消費,其他平均消費,平均就餐次數等。
3.1.2 學生個人特征
對每個學生的訂單以月為單位進行處理,提取出有用的特征進行分析,大致包括總消費額,在校天數,總訂單數,30日均消費額,三餐消費,三餐訂單窗口,三餐平均消費,超市消費,其他消費等信息,并存入數據表中,作為每個學生的個人消費行為特征表。
3.1.3 篩選算法流程
以計算得到的年級總體資助標準為不同組別的評判標準,通過對學生個人特征的提取,進行資助名單篩選,大致整體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資助名單篩選流程圖
通過大數據,對學生一卡通信息的收集,不僅能得到學生的消費信息,還能得到其學習成績、圖書借閱、打卡記錄等數據,從而可以分析得知其學習成績、學習態度、生活規律、能力狀況等信息。
同時通過大數據,可以收集各學院各部門勤工助學崗位的數量、薪資水平、能力要求、工作性質等信息,而通過深度挖掘各部門各崗位的歷史用人數據,可以知道各個崗位與學生年級、專業、能力、意愿等之間的聯系。將兩者加以結合,就可以為每一個有勤工助學意向和需求的同學推薦適合他們的崗位,從而大大提高勤工助學效率。
傳統的資助方法流程主要為學生申請-學校審核-資助金發放,而對于資助金后期的使用情況以及學生后期的學習態度并不了解,無法對學生進行適當的監督。同時大部分高校的貧困認定周期為一年一次,一旦確定資助名單,該年度的資助工作就會依據該審核結果直接展開,雖然這樣有利于維護資助工作的穩定性,但是也會存在制度僵化的問題,存在某些家庭情況已經好轉的同學繼續享受國家資助,或者一些家庭遇到突發困難的同學無法及時 接受資助的情況,降低了資助的時效性。
基于大數據的精準資助系統,可以以季度甚至月份為單位,對學生的消費信息進行分析,及時發現“隱性”貧困學生,剔除“假性”貧困學生,使得資助更為精準化、及時化。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態度,還可以在一定合理范圍內動態地調整資助金額,從另一方面促使學生認真學習,提高自我約束能力。
1)真實性。由于該系統的數據來源均為學生的實際消費信息,而不是僅由學生上交的申請表進行認定,數據十分真實可靠。
2)有效性。根據該系統生成的貧困學生推薦資助名單,不僅僅依賴于學生提交的紙質申請材料,更基于學生的真實消費信息,減少了“暗箱操作”的可能,可以準確分析得到的貧困資助名單,實現精準資助。
3)便捷性。通過該系統,除了根據學生的消費信息自動生成推薦資助名單,學生也可以在網上進行資料的提交,不再需要特意前往固定地點辦理,也減輕了老師審閱紙質材料的任務,同時未來該系統還可以與客戶端相結合,實現實時實地辦事。
4)隱私性。由于大數據的有效性,貧困資助名單的生成完全可以略去班級評議、學校公示等環節,貧困學生的資助信息僅學校老師和被資助者本人知曉,在發放資助經費時也可以悄然進行,避免了大張旗鼓進行資助活動給被資助的同學帶來的困擾,極大程度上保護了被資助學生的隱私。
本文設計的精準資助系統,基于數據庫,實現了困難學生篩選,勤工助學崗位推薦,貧困學生動態管理三大功能。由于資助推薦名單的產生是基于對學生真實消費數據的分析,所以能實現精確地資助,同時減少了紙質申請材料的提交,使得貧困資助認證這一過程變得十分高效和便捷。后期的持續性數據更新,也使得資助工作更具有準確性和時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