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寅
(濟南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肥設計院,安徽 合肥 230001)
雖然近年來我國城市建設飛速發展,相應的道路建設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是由于我國的人口數量排名世界第一,同時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從而購買車輛的能力也逐漸提高,因此城市道路交通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高,其中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擁堵是導致道路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不同方向車流之間的相互交叉以及分、合流使平面交叉口的交通情況變得更加復雜,導致交叉口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因此,交叉口的車輛通行能力如何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壓力如何減輕,從而才能夠使城市道路利用率得到提高,這一系列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把交通島和路面標線結合來分隔沖突車流或者控制沖突車流,使沖突車流進入控制路線的方式叫渠化。
通過分隔帶以及交通島對交叉口處的車輛進行分流,保證不同流向的車輛在相應車道方向上有秩序地行駛,避免發生交通事故;通過交通島對車輛的行駛進行限制與引導,使車輛安全行駛,同時交通島的設置也為非機動車和行人提供更加安全的過街方式。
2.1.1 分離原則
渠化設計過程中,不同交通流之間的干擾應盡可能被減少,通過設立交通標志線,明確提示并引導交不同交通流之間,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分離、行人和機動車分離,保證不同交通流安全有序行進。
2.1.2 疏導原則
把不同交通流的行駛軌跡標記清楚,通過一系列的變道措施來疏導交通流,包括車輛轉向,禁止掉頭等,以此來避免不同交通流之間相互交叉,降低行車通行效率。
2.2.1 進口道的設計
信號控制交叉口處的進口道車道數在確定時,應該結合考慮交叉口處的交通量和車流流向兩個因素。進口道車道數應大于上游路段的車道數,若條件允許,宜為各個流向的交通設置專用車道。確定出交叉口進口道車道數之后,便能確定進口道的總寬度。
2.2.2 出口道的設計
出口道車道數應與上游各進口道同一信號相位流入的最大進口車道數相匹配。若交叉口為改建交叉口且條件受限,則流入最大進口車道數可減少一條。若為相鄰進口道設置了右轉專用車道,則在出口道處應展寬一條右轉專用出口車道。
2.2.3 交通島的設計
導流車道的寬度不宜設置過寬,能夠保證車輛通過平面交叉口即可,否則容易引起不同車輛產生并行、搶道的現象。設計交通島時,要注意使交通島和交通流的行駛軌跡相契合,同時要注意盡可能避免把多個小的導流島設置在交叉口內,從而使駕駛員判斷失誤,出現交通事故。設置的綠化標志一定要顯眼,配置的綠化材料一定要限制高度,不要遮擋視線,使駕駛員具備一定的通視范圍。
2.2.4 行人過街設計
在設置行人過街設施時,要使車輛駕駛員能看清設施,同時要盡量讓過街設施靠近交叉口,且盡量使過街設施方向與人流方向保持一致,來保證行人過街更加方便快捷。在設計時,要體現以人為本,若行人過街橫道過長,則要在過街橫道中間設置二次過街設施,如行人安全島,確保過街行人安全。平面過街形式是在二次過街設施設置時的優先選擇形式,且二次過街設施設置時要與交叉口處的交通組織相協調。
2.3.1 明確路權
交通沖突點數量在平面交叉口處較大,在不同交通沖突點組成的區域中,各個方向的交通流在通過平面交叉口的時候,都可能需要經過該區域。在通過這些沖突區域時,為了保證車輛能夠安全行駛,在交叉口處的交通沖突點的路權應該加以明確,正確合理的優先通行次序應該分配好,為解決沖突交通流做準備,從而確保車輛在通過交叉口時能夠安全行駛。
2.3.2 控制沖突點
交通沖突點的數量在平面交叉口中越多,也就越容易發生交通事故,這時就要減少沖突點的數量,可以對交叉口進行渠化設計或把交叉口交通控制方式設置得更加合理。若沖突點的位置是固定的,則要盡量把交通沖突點所在的區域限定得盡可能小。
2.3.3 設置左轉待轉區
設置左轉待轉區之后,直行車輛中的轉彎車輛在轉彎時,可以更加順暢地行駛出來,車輛在直行時的等候時間便可大大減少,直行車道的通行能力便可大大增加。轉彎車輛準備轉彎時,可以提前駛入左轉待轉區,在轉彎待轉區內停止,等待轉彎機會,獲得更好的觀察視線,避免強行轉彎從而引起交通事故,同時也能減少左轉車輛通過交叉口的時間,提高通行效率。
2.3.4 合理設置標志標線
標志標線用來對駛入交叉口的車輛進行指示,規定不同車流行駛在不同方向上,以此來警示交通。標志標線在設置時,指示引導的意圖應能夠準確地表達出來,可以防止交叉口處的控制措施在駕駛員通過交叉口時被誤解。標志在設置時,應設置在其生效的位置,同時不能影響正常交通。標線在設置時,應盡量使駕駛員容易獲得控制信息,從而使車流順利地行駛,不同車流之間不會產生干擾。
2.3.5 合理利用交通島
在交通島空間范圍內,可以設置標志和標線或者信號控制設施,明確車輛在交叉口內的行駛位置,以此來避免車輛發生碰撞。在大型車交通量多的交叉口,要按照大型車的行駛軌跡來設置交通島。設計交通島不僅能保證行人的通行安全,還能夠使車輛的行駛軌跡變得規范,避免車輛暴露在沖突區域內,減小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2.3.6 合理設置過街人行橫道
在進行人行橫道的位置設置時,要考慮到后面車輛受到向右轉的車輛停車等待時的影響,車輛駕駛員觀察過街行人是否方便等因素。過街人行橫道長度大小的設置直接和信號相位的時間多少有關系,所以要盡可能地通過縮短人行橫道長度的方式來提高交叉口的車輛通行能力。
2.3.7 合理設置交叉口
多岔交叉口在進行交叉口渠化設計時要盡量避免,以減少行車在交叉口處的停留時間,提高通行能力。若多岔交叉口必須設置,則應將其分割并重點對其進行交通管理和監督,保證交叉口處的行車安全。多岔交叉口中有更多的交通流量需要處理,相比較而言,同樣的綠燈信號時間內通過的車流量往往會變少,很容易就會延長交叉口處車流的停滯等待時間,造成堵塞情況的產生。在進行多岔交叉口相位設計時,要注意相位數要盡可能不再增加,而在設計相位方案時,也應最大用4相位。在進行交叉口設計時,也要注意城市的美觀要求,道路綠化在交叉口設計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要從美學角度做出符合行人審美的交叉口設計。與此同時,交叉口綠化還能夠起到誘導交通的作用,用來引導交通流安全正確行駛。
我國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壓力日益增大,交通事故發生率也居高不下,城市不斷地發展,但城市交通能力無法滿足實際需要,若能加強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設計,則對解決城市道路利用效率低的問題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