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貴
(安徽省蕪湖市公路管理局直屬分局,安徽 蕪湖 241011)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橋梁建設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公路橋梁工程建設之中,這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公路橋梁建設的不足,為優質高效地建設公路橋梁工程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是在實際公路橋梁建設工作實踐當中,存在著建設資金有限而降低設計標準、采取低價中標方式實施、施工質量達不到設計要求等情況,造成橋梁使用的“先天性不足”和很多潛在的質量問題,橋梁的使用壽命被無形地縮短,社會效益無法正常發揮。同時,公路超載超限現象越來越嚴重,橋梁養護經費嚴重不足,管理部門存在著對養護重視程度不夠等現象,橋梁依然產生了多種病害。在橋梁使用的過程中,作為橋梁的養護管理部門需要探究行之有效的措施來強化橋梁養護管理,解決橋梁的“先天性不足”和使用中出現的種種問題,保證公路橋梁能夠長期安全、堅固、可靠的使用。
公路橋梁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如不能及時進行有效的養護,將直接影響橋梁的正常運營使用,甚至縮短橋梁使用壽命。
目前橋梁養護管理現狀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特點:
(1)風霜雨雪等自然災害侵蝕,特別極端惡劣天氣影響加重了橋梁老化和損壞。
(2)公路交通量的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超限超載運輸行為使橋梁的負荷加重、損壞程度加大。
(3)早期建造的橋梁已經超出了其使用年限,仍繼續在使用。
(4)養護管理制度和措施不夠完善;人工、材料等費用不斷上漲,養護成本不斷提高,養護經費嚴重不足。
(5)橋梁管理人員專業水平不足、檢測設備缺乏、檢查手段落后。
(6)新建橋梁未及時辦理移交手續,養護責任主體不明確,造成了橋梁“重建輕養”的局面。
公路橋梁病害類型多種多樣,在日常養護中常見病害主要有以下幾種:伸縮縫破損、橡膠支座損壞、橋面鋪裝層損壞、裂縫病害、安全護欄損壞、橋頭跳車。
(1)伸縮縫錨固斷裂破損。伸縮縫內泥土、垃圾未及時清理,導致伸縮縫阻塞卡死無法正常使用。連接部件松動、脫落及混凝土破損未及時修復處理。
(2)支座病害。支座承重能力不足,無法支撐使用后的汽車壓力,尤其是超載貨車的荷載壓力等可直接將橋梁支座壓壞。支座脫空導致個別支座受力過大而引起初始變形過大。
(3)橋面鋪裝層損壞:由于橋面板剛度不夠、負彎矩的影響、支撐梁不均勻沉降等原因造成。
(4)梁體裂縫。梁體在使用過程中受到車輛動載重復作用下,特別是超載運輸行為使橋梁的負荷加重,產生較大的剪切力而導致裂縫產生。
(5)安全護欄損壞。由于車輛撞擊和其他異常情況發生,安全護欄經常出現倒伏、破損、裂縫等病害特征。
(6)橋頭跳車。主要是由于橋頭與路堤連接處在行車荷載的反復作用下產生的不同沉降差異造成的,導致橋頭錯臺。
隨著公路橋梁使用年限的不斷加長,交通量的逐年增大,特別是超載超限車輛的增多,公路橋梁病害頻繁發生,技術狀況直線下降,如不能及時有效養護,那么橋梁的使用性、安全性及可靠性將大大降低。為強化橋梁養護管理,提高橋梁的使用壽命,保障橋梁的安全通行,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本人結合多年來公路橋梁養護實踐經驗,認為橋梁養護管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
各級管理部門要充分認識橋梁養護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對公路基層單位來說,這一點至關重要,在日常養護管理中要克服“重路面輕橋梁”“重維修輕養護”的傾向,加強橋梁預防性養護和全面養護。加大橋梁管理人才、資金的投入,從經費上加大對橋梁檢查、檢測、維修與加固等工作的支持,為橋梁養護管理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資金保障。
貫徹“預防為主、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針,根據“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制定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養護管理制度,充分發揮橋梁養護管理效能,創新橋梁養護管理機制,強化管理與監督。
以橋面為中心,以承重部件為重點,加強橋梁全面養護;加強橋面保潔,保持鋪裝層平整無缺陷;定期清理泄水孔和伸縮縫,保持排水設施良好、伸縮縫正常使用。保持標志、標線、照明設施及其他附屬設施完好。
(1)建立橋梁養護管理電子檔案。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監測橋梁的使用狀況和病害周期性變化情況,建立橋梁養護管理的電子檔案,對橋梁檔案進行監測排查和實時更新,并根據電子檔案制定針對性的養護管理方案。
(2)對大中型橋梁安裝監控系統,通過網絡對橋梁實行“遠程監控”,隨時掌握橋梁使用狀況和車輛及行人的通行情況。
(3)建立公路養護管理網絡平臺,通過平臺對巡查發現的問題、整改意見、處理情況進行統一網絡管理。
(4)建立橋梁微信公眾號,在重要橋梁的橋墩上設置二維碼,方便社會各界了解橋梁的基本信息。
為了更好地掌握橋梁技術狀況,預防橋梁病害的發生,橋梁管理部門應定期委托檢測單位對橋梁進行全面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對下降的指標組織專家進行論證,確定維修方案予以治理;必要時對重要受力構件進行專項檢測或進行荷載試驗,對橋梁結構性能進行評定。
橋梁檢查是公路管理中的一項非常重要內容,通過檢查可以及時發現橋梁破損和異常情況,可以建立和積累技術資料,系統地收集橋梁技術數據,指導橋梁養護、加固與維修工作。一方面要不斷通過橋梁養護管理人員業務培訓、配置相應橋梁檢測設備等提高橋梁檢查的水平;另一方面要落實橋梁管理制度,嚴格按照《橋涵養護規范》進行檢查和評定。
加大治理超限車輛的力度,減少超限超載車輛對橋梁的損害;嚴格超限車輛通行橋梁審批制度,經公路管理機構審批同意的超限車輛通過橋梁時必須采取保護措施;在橋梁兩側相應設置橋梁限載標志,限制超載超限車輛通行;對城市立交橋通過設置限高架等設施來限制超限車輛通行。
近年來,橋梁養護突發事件和災害性事件不斷發生,養護管理部門應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做好應急準備,明確信息上報、分級響應、交通保障與恢復、事故調查等應急工作流程;高效有序地做好橋梁突發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橋梁突發事件造成的影響和損失。
綜上所述,公路橋梁不斷經受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和破壞,橋梁病害的出現既影響其正常使用,也存在安全隱患。為此,加強橋梁養護管理,創新橋梁養護管理方法,大力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確保橋梁使用安全、功能正常發揮,不斷延長橋梁的使用壽命,對交通運輸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