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張黎夢 廖品鳳 楊康 鄧百川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寵物作為伴侶動物在人們生活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寵物飼料需求也日益增多。本文主要從我國寵物飼料發展現狀、寵物飼料與經濟動物飼料的區別、寵物飼料管理及對我國寵物飼料行業的展望四個方面進行綜述,以期為寵物飼料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參考。
1992年,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的成立是國內寵物行業體系正式形成的標志。緊接著,瑪氏、雀巢等國外知名寵物品牌紛紛涌入國內市場。與此同時,國內第一批寵物飼料制造商開始出現。從2000年開始,我國的寵物數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黃可權等,2019)。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注重對精神層面的追求。由于寵物的陪伴性和解壓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養寵物。據統計,2019年我國城鎮飼養犬貓的數量約為9915萬只(白莉莉,2019)。
在寵物數量快速增長的趨勢下,隨之而來的是我國寵物行業迅速的發展。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我國寵物市場規模,達到了2024億元。其中寵物犬市場為1244億,約占62%,寵物貓市場為780億,約占38%,近10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白莉莉,2019)。
寵物產業越發被資本看好,行業相關企業紛紛登陸資本市場。自2015年,多家寵物公司在新三板掛牌,部分在A股上市,獲得天使投資和風投的就更多。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我國新增近11.5萬家寵物相關企業,同比增長50.09%,為歷史之最。
隨著寵物行業的蓬勃發展,我國寵物飼料市場也得到快速發展,近10年平均增長率為25%。寵物飼料又稱寵物食品,在寵物市場的消費結構中,寵物食品占據了最大比例,約占1/3。
目前,我國寵物干糧的年產量約為180萬噸,主產的寵物飼料生產區為河北、山東、江浙滬等地區。廣東省作為全國養寵最大的省份,也是飼料生產大省,但是在寵物飼料行業中所占的份額不高。由于寵物飼料生產門檻不高,代工盛行,導致了整個行業產能過剩較為嚴重,但是過剩的產能主要是低端制造,擁有核心技術的生產企業仍不多。
我國寵物主糧消費以國外品牌為主,本土化寵物飼料品牌優勢尚未形成。國民對我國寵糧品牌信心不足,致使市場競爭力不足。但近些年來,我國寵糧品牌發展逐漸趨于好轉,尤其是在線上渠道充分發揮出了優勢。據統計,國產品牌分別占據線上犬/貓主糧TOP20企業銷售額的57%和23%,并展現了較好的發展勢頭(朱淑婷,2019)。
2020年初的疫情使得大部分國內企業的生產經營受到影響,工人無法及時復工復產,企業正常經營受阻,原材料采購及產品發運同樣受到一定沖擊。很多沒有自主供應鏈的企業經營困難。疫情對線下消費的沖擊較大,但同時刺激了線上消費。不少線下寵物門店的經營受到了較大影響,由于寵物飼料對寵物而言屬于剛需,疫情加速了這部分產品轉向線上銷售的趨勢,很多企業的線上渠道收入有明顯增長。而且疫情導致進口寵糧的供應鏈受到影響,部分寵物主開始觀望并嘗試國產品牌,這為國產品牌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契機。另一方面,寵物飼料進口產品的數量不斷攀升,僅2020年第一季度,寵物飼料產品進口登記的數量就超過300個,增速明顯,給國內品牌帶來巨大挑戰。
寵物飼料也叫寵物食品,是指經工業化加工、制作的供寵物直接食用的產品,是專門為寵物提供的食品。寵物飼料根據其形態和功能可以劃分為:寵物干糧、寵物濕糧、寵物零食和寵物營養保健品等。按照中國的法規分類可分為:寵物配合飼料、寵物添加劑預混合飼料和其他寵物飼料(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20號)。
由于服務對象的特殊性,寵物飼料和傳統的畜禽飼料有著十分明顯的區別。傳統畜禽飼養的首要目的是給人類提供肉奶蛋和皮毛等動物產品,主要關注的是飼料轉化率、料重比、日增重等生產性能,以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而寵物是被當作家庭成員來養的,在飼養過程中更關注的是它們身體各方面的健康指標和壽命。因此寵物飼料的研究重點是為寵物提供營養全面、均衡的日糧,要為各種寵物提供最基礎的生命活動、生長發育和健康成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應具有營養全面、消化吸收率高、配方科學、飼喂方便、質量符合標準等優點(李海云等,2017)。除此以外,寵物主追求帶給寵物更好的飼料適口性,因此也會更加關注寵糧風味物質。因此,寵物飼料在原料選擇標準上要遠高于經濟動物飼料,寵物飼料的原料以動物性原料為主,原料的不同也造成了寵物飼料配方體系與傳統畜禽飼料差異較大。
寵物飼料的加工工藝會更加精細化、多樣化,是飼料生產加工工藝與食品生產工藝的結合。不同種類寵物飼料的加工工藝會存在一定的差別,寵物干糧的加工方式有膨化、低溫烘焙、凍干、風干等。
目前,世界上認可度較高的犬貓營養標準包括美國飼料管理協會(AAFCO)、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RC)以及歐盟飼料行業協會(FEDIAF)的標準(李海云等,2017)。不同營養標準針對的是特定區域和環境下的動物,因此這三大標準在一些營養物質推薦需要量方面也存在著較大差異。我國在動物品種、風土、氣候等方面與國外也存在差異,這些營養標準不完全適用于我國。但是,目前我國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犬貓營養需要標準。
歐美國家寵物食品行業起步較早,在寵物食品管理方面有比較健全的法律法規。而我國寵物食品行業起步較晚,行業也并不規范。為進一步加強寵物飼料管理,規范寵物飼料市場,促進寵物飼料行業的發展,農業農村部于2018年4月27日頒布了包括《寵物飼料管理辦法》《寵物飼料生產企業許可條件》《寵物飼料標簽規定》《寵物飼料衛生規定》等6大規范性文件。這是我國相關監管部門首次正式頒布用于寵物飼料的規范性文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目前,我國寵物市場已經進入高速發展期。隨著寵物數量的快速增加,市場對寵物飼料的需求也將隨之升高,寵物主糧是寵物飼料市場占比最大的部分,當前的主糧市場仍以品牌競爭為主,外資品牌占據了主導地位,但是一些優秀的國產品牌已經開始通過電商渠道實現突圍。
將來寵物飼料發展的趨勢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首先從寵糧的產品發展上看,會更加注重對寵物的保健作用,產品分類更加細致,功能性寵物飼料的需求會增加;其次,寵物飼料企業開始重視科學研究,未來將有更多的企業和高校在寵物飼料領域投入科研力量,為寵糧研發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支撐;此外,未來寵糧的形態會更加豐富,目前市場上的寵糧仍然以干糧為主,但濕糧和半濕糧的份額有擴大的趨勢,寵物鮮糧產品會有相當廣闊的市場。最后,寵物營養配方體系和寵物食品加工方法的革新,也是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廖品鳳等,2020)。
總之,我國寵物飼料行業經歷了野蠻生長和營銷為王的階段,將逐漸過渡到理性發展和品質為王的階段,企業將圍繞產品力展開競爭,持續的研發投入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從營銷型向研發型企業轉型的過程將是一個重要的機遇,率先投入科研的企業將會在競爭中取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