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湘禹
(中交機電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100024)
投招標是建筑工程建設權利許可的過程,招投標主要分為招標與投標2 項工作。其中,招標是指招標人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通過多種形式發布相關招標公告,通過公告邀請社會中對此次標的物感興趣的組織、法人或者其他實力雄厚自然人參與投標。整個投招標活動建立在公正公平原則之上,招標人通過綜合考量選定最終投標人,最終實現投招標工作全過程。在招投標中招標與投標是相輔相成互為前提,沒有招標的形式投標也就無從說起,而投標存在一定具有招標[1]。
在整個招投標過程中招標人、投標人、投招標監管部門、第三方機構作為主要參與主體直接推動整個招投標工作順利進行。招標人顧名思義即此次招標發起單位或者企業,其依照法律法規與自身需要制定相關招標要求,之后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開展招標活動。投標人即參與到競標之中的法人或者組織,投標人需要符合招標具體條件且要提供相應條件證明才能夠參與到競標之中。投招標監管部門主要指政府主管投招標相關部門,例如發改委。第三方機構主要指代理機構或者評標委員會等其他可能參與到投招標中相關機構,一般第三方機構至少有5 人,分別代表招標方、投標方與評審專家、技術專家等。
建筑工程招標主要流程可概括為準備期、實施期、中后期等,整個過程相應投招標原則貫穿其中,在工程招投標整個過程包括三公性、實效性、一次性。三公性是指整個工程招投標過程中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實效性是指建筑工程招投標具有一定時間限制,相關投標人、招標人必須要按照相關時間規定進行投招標工作。一次性是指在建筑工程招投標過程中,投標者只有一次出價的權利,所以投標人必須要全面考量之后確定建筑工程報價。
當前招投標工作在前期準備階段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違規操作存在。在招標準備期間招標人與第三方機構違規操作,使得相關招標活動超出法律范圍,某些招標企業與第三機構相互勾結,使得整個招標活動前期準備出現混亂,一些收受賄賂情況出現,造成許多準備期違規現象出現。(2)招標工作缺乏監督。當前某些招標人與招標第三機構在進行招標活動中對相關資質審查并不夠嚴格,使得招標前期準備工作出現違規現象。(3)第三方機構自主性相對不足。第三方機構如投招標代理處于比較被動地位,相關招標項目信息都需要招標人提供,使得自身處境更為被動,對信息掌握自主性相對不足。
招投標實施階段投標人一些違規操作,對投招標活動公平公正造成不利影響。首先,投標人借牌掛靠。某些缺乏相關資質的自然人為了獲得投標資格,在投標中借助他人建筑公司執照與證件,以求蒙混過關。在投招標活實施過程中還存在部分投標人已經中標,但不親自操刀而是進行外包,使得工程出現層層外包情況,對工程安全與質量造成十分不利影響。其次,投標人串通投標。投標人為了可以中標將法律置之度外,與其他投標人暗中勾結,以求成功中標,還有某些投標人為了搭伙進行投標,以求提升中標率排擠企業投標人。
當前投招標中期時常會出現第三機構干擾專家評審與投標人干擾專家評審,招投標中后期主要程序是專家對相關招標人給出的報價與其他條件進行審核,為招標人提供最為合適的投標人,促成整個投招標活動順利結束。正是由于評審專家特殊性,使得投標人與第三機構覺得有機可乘便與評審專家相關勾結,更改部分材料對評審結果造成不利影響。投標后期投標人與招標人已經達成共識,但雙方為了滿足需求所以違反確認后合同不可更改原則,在合同中私填其他內容對招投標管理造成諸多不便。
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對建筑工程招投標準備階段管理工作,為招投標之后有序推進提供必要保障。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相關部門加強對投招標與第三方機構監管,避免對三方機構與招標人相互勾結對招投標造成不利影響。相關部門在整個招投標過程中對招投標前期賄賂情況嚴格懲處,避免行賄情況再次出現。相關部門加強招投標前期法律法規宣傳,提升招標人與第三方機構法律意識,嚴格守法保障招投標工作有序推進。(2)完善相關監督體制。相關監管部門要完善招投標前期工作監管機制,通過系統性監管確保整個投招標準備階段合法性與有序性。(3)第三方機構提升自身自主性,為工程招投標準備工作提供基礎。第三方機構要全面掌握些相關項目具體情況,拓寬信息獲取渠道全面掌握相關建筑工程項目具體情況,以獨立自主的角色參與到招投標活動之中,促進建筑工程招標準備全面完善。
相關監管部門應完善評審流程監督,適當公開投標過程,避免借牌掛靠與串通投標情況出現,保障整個投招標活動實施階段有序推進。首先,相關部門應完善評審流程。招投標實施階段相關審查部門需要嚴格審查投標人具體證件信息,保障證件與投標人一致,避免借牌掛靠情況出現。相關部門需要提高資格審查人員專業素養,以便提升審查質量與審查效率,為投招標活動推進提供必要條件。在相關資格審查過程之前相關部門對審查人員進行培訓,加深審查人員對招標公告理解,方便之后嚴格按照招標公告具體條件對投標人進行資格審查,確保整個投招標實施階段質量。相關部門還需要加強合同執行監管,避免中標者在之后承建過程中層層外包,違反相關建設有對工程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其次,相關部門適當增加投招標活動公開化避免其他人員暗箱操作。相關部門需要提升投招標活動公開化程度,方便招標人與投標人對相關審核情況全面掌握,保障投招標程序公正公平公開。
相關部門需要加強中后期評審監督與合同監管,避免中期評審第三方機構或者投標人干擾專家判斷與雙方對合同進行修改,對投招標活動公平性造成不利影響。首先,相關部門需要對評審環節加強監督,保障評審公正公平。相關部門需要完善專家評審流程,避免評審階段第三方機構與投標人私下與評審專家見面,對投招標評審造成不利影響。相關部門還要加強對評審材料保管與監督,避免其他人員私自篡改相關資料,對評審專家評審造成不利影響。其次,相關部門需要嚴格監管履約合同。相關部門需要對投招標合同進行檢查,與之前上交合同相互對比,及時找出已經做了修改部分,保障合同前后一致,為招投標活動公平公正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招投標管理中常見問題主要包括招投標活動前期、中期、后期相關問題,主要總結為相關管理不夠完善、監管力度不夠、評審流程不完善等多方面。相關部門可以從加強對建筑工程招投標準備階段管理、完善評審流程監督實現招投標公開審評、加強中后期評審與合同監管等方面,全面提升投招標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