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江
(中鐵文旅集團貴州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貴州 黔南551200)
通過深入分析當前市政給排水規劃與設計環節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升市政給排水規劃與設計在該專業工程建設中的主導作用,最大程度發揮市政給排水基礎設施的服務功能,為現代化城市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基于此,需要從多個角度分析市政給排水規劃與設計方面的問題,從而總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和方案,并達到提升市政給排水規劃與設計在建設中的指導作用,推動城市化建設不斷向前發展,給人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市政給排水規劃和設計需要遵循科學、經濟、環保的理念,提升市政給排水基礎設施的服務功能和質量,保證市政給排水管網、附屬設施設備等高效、節能、安全地運轉,通過科學的規劃和設計,改善市政給排水系統的運營和管理,給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更高效、便捷的使用體驗。
市政給排水規劃和設計應充分考慮水源的位置、用水量需求、排水量計算、管徑大小和管材選取,另外,還要結合現場情況確定管道的敷設方式、接口形式和管道走向,充分滿足各區域供水和排水的使用需求。在規劃和設計的層面,應保證滿足供水和排水的功能,并考慮遠期發展預留的需要,同時還要從節約投資、降低運營成本、規避環保風險等方面充分評估方案的可行性,對方案進行評審和優化。
在市政給排水規劃與設計環節中,需要綜合分析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及時發現規劃與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和研究。應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切實提升市政給排水規劃與設計方案的科學性與經濟性,并兼顧市政給排水系統后期運營和管理的便捷和可持續發展,為城市日常運營中的供水服務、污水處理、雨水回收利用等提供可靠保障,積極促進現代化城市的高速發展,推動人類社會進步[1]。
市政工程項目中,要合理地進行城市給排水管網的規劃與設計,從而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保證市政給排水工程滿足城市建設發展的需求,確保系統運行的安全可靠,為國民生活提供持續穩定的保障。目前,我國的市政給排水規劃設計中,其主要內容包含5 個方面:(1)合理確定給排水系統的服務范圍;(2)科學計算各區域供水量和排水量的大小,并為遠期發展做好功能預留;(3)正確分配供水取水點和污水排放點;(4)充分利用好雨水收集和中水處理;(5)從經濟、節能的角度選擇二次加壓點和提升泵站的位置等。
市政給排水規劃和設計應從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維護等方面來考慮方案的科學性和經濟性,前期應對建設項目做好完整的調研,充分收集規劃區域的人口現狀和規劃數量;供水和污水排放狀況;水廠的布置和水處理方式;地區多年降雨量統計等內容。規劃設計還需要充分考慮區域條件,在建設過程中盡量就地取材,節約資源和能源,最大程度提升資源的利用率,有效提升市政給排水工程的建設品質。
在市政給排水規劃和設計過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影響,規劃設計方案總會存在各種不同的問題。現將常見的主要問題分析如下。
我國的人口基數大,對水資源的需求量很大,但對水資源占有率卻很小,導致當前我國水資源緊張,飲用水匱乏。因此,市政給排水系統的規劃與設計應在保證正常供水的前提下,堅持秉承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節約用水的理念來進行科學布局,使水資源的利用更加高效、經濟,避免造成資源過度浪費和長期缺水、停水的狀況。
目前,市政給水系統規劃與設計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1)區域給水規劃未考慮水源的可靠性和城市總體規劃的布局,導致后期供水的不穩定或水源不充分;(2)給水管網設計未考慮地區經濟和社會長遠發展的需要,建設完成后改造較多;(3)管網設計未充分考慮給水管道斷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適應功能需要和地塊使用的便利性,影響供水的穩定性;(4)給水管網的平面、豎向布置未充分考慮與其他管線的綜合關系,造成建設過程中的返工浪費和成本增加。此外,部分地區給水系統規劃與設計過程中不重視水資源的合理分配,造成水資源利用率過低,浪費現象嚴重。
為防止城市在雨季遭遇洪澇災害,城市雨水排水系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雨水排水系統不僅要滿足防洪排澇需要,而且還要達到保護環境、保護水源的要求,同時兼顧雨水收集和回用,遵循節約用水的原則。目前的許多城市雨水排水系統的規劃與設計還存在著不少問題,造成城市雨水系統無法正常運行,不能有效地防止洪澇災害的發生。雨水系統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5 方面:(1)排水分區混亂,管網布置不合理,建設的管網得不到有效利用;(2)部分地區依舊存在雨污合流的現象,對自然環境、引用水源等造成嚴重污染;(3)雨水量計算不完善、不合理,造成管網排水能力不足或管網建設浪費;(4)未結合現有條件對雨水排放進行合理規劃,未采用“海綿設施”等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5)大部分地區未建立雨水收集和回用機制,未能充分利用雨水降水來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限制了城市的發展和進步,不符合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思路。
市政工程中污水系統的運行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生活用水、生產用水的排放都是污水系統的重要功能,污水排放不僅直接關系到人們生活的便捷、安全,而且影響著生活環境的質量和自然環境的優美。市政污水系統在城市運行和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市政污水系統規劃與設計中常見的問題有:(1)污水處理廠的規劃和建設難以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污水廠的布局考慮不周,易對周邊環境造成不利影響;(2)污水管網的設計未考慮遠期發展的需要,造成管網重復建設,浪費社會資源;(3)進入市政管網的污水初期處理不到位,易導致管網堵塞或污物沉積,帶來環境和安全風險;(4)管網規劃和設計過程中的技術缺陷,造成污水管網運行過程中的滲漏,污染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以上問題的存在,均會給城市生活帶來惡劣的影響和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市政給水系統在規劃與設計環節應深入分析水源的穩定性,切實處理水資源合理分配的問題,科學布置給水管網,有效提升資源利用率。在設計過程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城市給水系統規劃應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和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基本要求。
2)給水管網設計應滿足地區經濟和社會長遠發展的需要,同時,注意遠期發展與分期實施相結合的原則。給水管道應按遠期規劃,并能適應片區建設需要,考慮分期實施的可能性。
3)新建給水管網應充分考慮區域給水現狀及地塊建設的情況,結合地塊建設規劃,在給水管網斷面、平面、高程布置上考慮適應功能的需要和地塊使用的便利性。
4)給水管網設計應注意技術性與經濟性相結合。
5)給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應充分考慮其他市政管線的敷設需求,在考慮經濟性的同時預留足夠空間,為管線綜合提供條件。
6)綠化、景觀、道路澆灑等用水應充分考慮雨水利用和中水回用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節約自來水的使用。
市政雨水系統規劃與設計中最重要的是滿足排水功能的需求和科學的分配引流,同時兼顧雨水回用和“海綿設施”的推廣使用。規劃設計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內容:
1)嚴格遵循雨、污分流制,在不污染飲用水源、不造成水土流失等影響環境的前提下選擇雨水就近排放。
2)按照規劃區內的自然地形和布局結構,結合現有溝渠、雨水管網,充分利用規劃區范圍內的溪溝進行排放,組織雨水排入自然水體、回用系統或“海綿設施”。
3)科學劃分排水分區、合理確定匯水面積,結合資料正確選取雨水重現期和徑流系數,確保雨水管網的計算既滿足排水功能又不造成投資浪費。
4)在有條件的地區,應考慮雨水收集和處理回用功能,既節約水資源的利用,又減輕雨水排放的壓力,貼合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5)在住宅小區、城鎮道路、綠地與廣場、水系等規劃建設中,應統籌考慮景觀水體、濱水帶等開放空間,采用“滲、滯、蓄、凈、用、排”等多種方式,建設低影響開發設施,構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
市政污水系統關系到人們生活環境的質量和自然環境的發展,市政污水規劃與設計過程中應保證系統的功能,滿足城市運行和發展的需要,提升城市生態環境質量。具體可以從4 個方面深入研究:
1)污水處理廠的規劃和建設應集中考慮上游污水的排入,各區域的污水主管應盡量重力流入污水廠,污水廠選址應遠離水源地和風景區,同時兼顧經濟性和環保性。
2)污水管網的計算應考慮遠期發展的需要,預留未來污水接入管網的管徑和支管位置。
3)建筑或小區內污水接入市政管網前應做初步處理,例如,通過化糞池分解、沉淀、厭氧消化等步驟后排入市政污水系統,降低污水系統的負荷和其他風險。
4)管網規劃和設計中應根據地形地貌和地質結構正確選擇管材和施工工藝,降低污水管網運行過程中的滲漏風險,延長管網使用周期。
當前的市政給排水系統規劃與設計中還存在著一些常見的問題,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和給排水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影響現代城市和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因此,應從多方面分析市政給排水規劃與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尋找解決措施,提升市政給排水基礎設施的服務功能和質量,通過科學的規劃設計,促進城市高速發展,推動人類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