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俊鵬
(中交二公局鐵路工程有限公司,西安710065)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橋梁項目的數量和規模越來越大,但施工過程中往往會受到施工環境、施工設備以及施工材料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施工質量嚴重下降,對行車安全產生巨大的威脅。所以,對于交通項目建設來說,橋梁項目質量控制問題亟待解決。為了解決這類問題,首先要找出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制訂相應的解決辦法,在提高橋梁項目建設質量的同時,提高整個交通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開展橋梁項目建設的過程中,管理部門對整個項目進行多方位的管理和控制,即橋梁建設項目施工管理工作。管理的內容有很多,主要涵蓋立項審批、竣工驗收、勘測設計、后期養護等工作,換而言之,在橋梁項目建設過程中,管理工作滲透于項目工程的每個施工環節。因此,為了更好地規范橋梁項目工程的監督管理工作,必須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監督管理制度。
道橋工程最為重要的承重結構就是橋梁,只有保證橋梁施工質量,才可能有效保證并提升道橋工程質量。由于橋梁項目部分管理人員管理思想過于陳腐,組織施工過程中的重點內容大多放在設備管理以及人員組織方面,忽視了施工過程中各個項目之間的配合,沒有發揮好監督管理的作用,導致發生了嚴重的對接不合理的問題。項目管理過程中容易出現濫用職權、使用低標準的施工材料投入到項目施工過程中的情況,為后續的正常施工留下了隱患。
大部分施工企業在開展施工的過程中,選擇加速施工來追趕工期,使得橋梁項目的施工質量沒有得到有效保證,為后續的施工以及項目投入運營后的施工安全留下了隱患。比如,混凝土完成澆筑后,沒有達到規定的養護時間就開展后續的施工,使得混凝土結構的承載能力沒有達到要求,也導致項目投入運營后,結構表面十分容易產生裂縫[1]。
在開展橋梁項目的正式施工之前,參建單位需要對施工圖紙進行會審,嚴格控制項目設計質量。對圖紙的可行性進行全面、客觀的分析,找出設計中存在的缺陷、是否存在漏項等,然后加以調整和整改,進一步保證設計圖紙的科學性、經濟性和可行性,為整個項目可以順利地進行打好基礎。另外,在開展正式施工之前,為了保證可以更好地解決施工過程中的問題,技術人員必須了解設計圖紙的所有內容,如質量要求、施工流程、應用的工藝技術等。
項目經理組織、制定完善的施工質量管理體系,并且保證體系中的所有內容都具有足夠的可行性,為保證后續的施工效果奠定基礎。在橋梁施工質量管理體系中,應該涵蓋以下5點內容:(1)扎實推行“三檢”(交接檢、互檢與自檢)制度,實行工人自檢、互檢情況下,輔以專業檢查,做到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2];(2)針對橋梁項目,編制相應的質量管理計劃,明確地羅列出項目施工過程中的各項資源、權限、職責及指標等,制訂并完善合理的評定方法;(3)細致地編制施工組織方案,針對各個工序設計相應的責任書,明確責任到人,依據各個施工工藝以及施工環節對管理責任進行逐層分解;(4)在開展施工質量管理以及施工進度管理的過程中,為了可以同時保證質量和進度,需遵守以預防為主的理念和內容,優化施工組織管理成效;(5)制定嚴格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只有保證所有的施工人員都嚴格按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開展工作,才能有效提升項目工程的施工質量。
為了提高整個橋梁項目的施工質量,必須增強施工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工作。首先加強施工材料的質量審核,科學、客觀地對供貨商的工作能力和材料質量進行判斷,保證供貨商可以及時向項目提供合格的施工材料。施工材料在進入施工現場之前,必須經過嚴格檢驗,尤其是混凝土、鋼筋以及水泥等重要的施工材料,保證所有的施工原材料都符合項目實際要求,如在對鋼筋質量進行檢驗時,必須檢查鋼筋是否存在折疊、損傷等情況。做好施工現場的材料管理工作,仔細記錄各類材料的入場、入庫以及實際領用情況。
從下部結構、上部結構以及橋面鋪裝等方面對橋梁工程施工質量進行控制,具體如下:
1)下部結構。下部結構就是橋梁基礎結構,在開展下部結構的施工前,必須做好全面、充分的準備工作,徹底清理施工場地,保證所有的施工設備、材料數量充足。利用全站儀等測量儀器測量放樣。樁基施工選取適合地質條件的打樁設備至關重要。嚴格控制水下混凝土澆筑質量,這是確保樁基施工質量的關鍵所在。承臺施工選擇合理的基坑開挖方法進行開挖,嚴格禁止在雨季開展基坑開挖,同時,為了保證基坑開挖的安全,必須做好護壁和排水工作。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應該分層一次性完成澆筑,中間盡量不要出現施工縫隙。為了保證混凝土可以充分地接觸模板,需要先對邊角進行澆筑,再澆筑中間位置。嚴格檢查鋼筋位置,避免出現偏差,一旦有偏差的情況,應該立即進行糾正。在開展橋臺混凝土澆筑施工的過程中,應該利用竹膠板配合鋼模裝模,分層澆筑,然后應用振搗棒將混凝土振搗密實[3]。為了避免墩柱混凝土表面出現不光潔的現象,應該嚴格按相應的標準和規范開展模板的安裝和固定。在對中低墩柱進行施工的過程中,立好鋼模板之后就應該進行澆筑,保證一次性澆筑成型,對澆筑完成的混凝土進行振搗,保證混凝土的密實度。當混凝土強度達到一定標準后,可以將模板拆除,然后需要立即對混凝土進行灑水養護。
2)上部結構。橋梁上部結構的施工方法有很多,其中預應力混凝土橋梁施工工藝方法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但這種施工工藝在應用過程中卻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施工前先將各節段預應力管道位置繪制出詳細的平縱斷面圖,測量人員現場放出橫縱中軸線,現場根據平縱斷面圖對預應力管道進行定位,并標記在模板上。提前在端模上開好孔并進行標記,在該段落張拉的預應力鋼束應提前安裝錨墊板,錨墊板與端模及齒塊模板采用螺栓緊固連接,防止出現松動問題導致偏位,從而影響預應力管道位置。錨墊板與管道接頭處采用膠帶進行密封,避免出現漏漿。在安裝鋼筋的過程中,禁止刺破預應力管道的外皮,在混凝土澆筑前應仔細對預應力管道進行細致的檢查,發現有電焊燒傷處及破損處,采取膠帶纏繞進行封堵,避免混凝土漿液堵塞預應力管道。在對混凝土進行振搗的過程中,注意控制振搗棒不能觸碰預應力錨具,如果鋼筋布置的密集度過大,導致振搗操作存在困難,那么需要采用其他有效的振搗方式進行振搗,保證混凝土振搗密實狀態。
3)橋面系施工。遮板施工首先檢查梁體邊緣是否順直,找出最大的偏差,以最大的偏差作為線性控制的基準點,確保遮板安裝完成后線性順直。擋渣墻施工重點控制線性和標高,清理調整預留鋼筋→梁體接觸面鑿毛→綁扎擋砟墻鋼筋→安裝模板→澆筑混凝土→養護→拆模→填塞伸縮縫。電纜槽施工先現澆豎墻,再施工電纜槽內防水層,最后安裝蓋板。電纜槽豎墻必須整體一次性澆筑。橋面防水層施工,防水層及保護層在箱梁架設完成電纜槽豎墻和防護墻后施工,防水涂料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保護層混凝土采用纖維網細石混凝土,原材料必須進場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為保證防水層的鋪設質量,橋面基層必須平整,無凹凸不平、蜂窩及麻面。用1m 長的靠尺,空隙應≤3mm,空隙只允許平緩變化。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可用鑿除及水泥砂漿進行找平。橋面基層及涂刷防水涂料進行封邊的部位要清潔,無浮渣、浮灰、油污等。基層表面不得有明水,嚴禁雨中施工,防水涂料應涂刷均勻,無漏刷、無氣泡。鋪設完成后,用橡膠測厚儀檢查涂層厚度,每孔梁檢測需≥10 處。
在開展橋梁項目建設過程中,可以引入BIM 技術,通過BIM 模型對質量控制方案以及施工安全方案進行全面的交底,充分發揮模型的作用,保證相關部門可以更加充分、徹底地了解施工方案的內容和具體要求。在進行技術監督的過程中,還需要明確各個部門的分工和責任,盡量消除主觀判斷不合理所導致的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施工開始之前,應該明確方案的標準和要求,對執行過程進行跟蹤,一旦發現問題,立即向責任方提出整改通知,要求整改方嚴格按照相應的標準進行整改,根據需要記錄并保存整改的過程。
綜上所述,鐵路橋梁項目的建設質量直接關乎項目投入運營后的使用安全,時刻關系到建設各方的社會聲譽以及經濟收益。為了有效提高鐵路橋梁項目的施工質量,施工質量管理人員必須在開展施工之前,全面、細致地了解施工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積極主動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預防或應對,保證鐵路橋梁施工質量可以滿足相應的設計標準,進一步提升項目工程投入運營后的穩定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