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英雄”的記者會
2月23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在武漢舉行了一場特殊的記者見面會。這場記者見面會的主角,是5位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生、護士、民警、快遞小哥和志愿者。5位武漢“凡人英雄”與主持人坐成一排,分享了許多質樸感人又飽含力量的抗疫故事。而一線的普通工作者登上國新辦記者見面會,這還是第一次。
這次疫情,不論是醫護人員、志愿者,或是外賣小哥和社區工作者,都是身居一線,冒著同樣的風險,有著同樣的擔當。國新辦記者會首次請一線的普通工作者做主角,也是種致敬:在權威發布的場合讓他們登場,也是讓做了實事卻“無存在感”的他們被“看見”。說到底,國新辦舉行的“凡人英雄”發布會,是對以往記者會形式的一次開拓與豐富,也是對許多一線抗疫工作者的致敬。這也合乎公眾期許:疫情信息發布,也需要多樣化、接地氣有溫度的聲音。
“截留口罩事件”的下文
“大理截留口罩事件”又有了新的下文。據報道,經云南省委批準,云南省紀委省監委對大理市違法扣押征用途經大理的外省(市)防疫口罩問題進行了立案調查。依據相關規定,決定對5個單位、8名責任人進行問責處理,其中市委書記被免職,市長被撤職,州長被誡勉問責。這無疑是“更進一步”的問責。復盤此事從發生到問責的全鏈條,其警示意義不言而喻。
沒有“讓臨時工背鍋”,沒有罰酒三杯,而是動真格。云南此次問責涉及面之廣,問責規格之高,問責態度之硬,傳遞出的信號很明晰:戰“疫”面前,守土有責,這里的“土”也包括法治要求。云南省問責大理市黨政一把手,是對依法行政的重申,也是對地方本位主義踩下的“急剎車”。
“風月同天”的注腳
“你投我以桃,我報你以李。”最近,一中國女孩穿玩偶服在日本東京街頭發放愛心口罩的視頻,引發廣大網友關注。視頻中,女孩懷抱的箱子上還寫著:“來自武漢的報恩。”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在日華僑在日本街頭免費發放口罩給行人。
一種善喚醒另一種善,善與善互為呼應,無疑是熨帖人心的場景。在中國疫情暴發時,日本政府與民間幾乎在國際上最早摁下了“馳援按鈕”,采購大量的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品空運至中國。而在日本疫情暴發后,中國社會多方也迅速采取行動,向日方無償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在日本街頭發放“愛心”口罩,成就了“千里相逢瀛洲東,皆因此情與君同”式的美談,也成為了此次疫情兩國互動的溫情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