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阿斯旺有一座名叫阿布辛貝的神廟,在許多學者和游客的眼中,它甚至可與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齊名。有意思的是,每年的2月22日和10月22日,這里都會上演兩次“日照奇觀”。近日,記者實地探訪了阿布辛貝神廟。
整座神廟建在尼羅河西岸一處玫瑰色砂巖懸崖的山體上,拉姆西斯二世的四尊超大雕像是從結實的巖石中雕出來的,長寬37米、高達33米、縱深61米。雕像大得驚人,光是放在拉姆西斯二世膝蓋上的手就比一個人還高。從左邊數,拉姆西斯二世的第二尊雕像膝關節以上直到頭部部位都破損了,他的頭像和王冠也掉落了,擺放在雕像前的地上,僅這頭像和王冠,就都有1人多高,重達幾十噸。其他三尊雕像都保存完好,而且身體各部分的比例勻稱、自然。據埃及考古學者統計,拉姆西斯二世的四座雕像高達20米、重1200多噸,他的雕像旁邊,還排列有序地散落著其母親、妻子和子女的小雕像群。雕像歷經3000多年的風雨侵蝕和烈日灼曬,仍保存完好。
令人嘆為觀止的是,3000多年來,每年的2月22日和10月22日,即拉姆西斯二世的生日和登基日,從東邊沙漠中冉冉升起的太陽,第一縷陽光總會準確地越過神廟的門洞,穿透61米長的甬道,照亮最里間小廳的神龕。柔和的旭日依次照拂在神龕上的阿蒙拉神、拉姆西斯二世和霍拉赫蒂神的臉上,而普塔赫神則由于掌管黑暗,光亮總是與其擦身而過。每年照射的整個過程不長不短,都是前后持續20分鐘。這種令人匪夷所思的日照奇觀,一直被埃及人稱為“神光”,甚至被稱為“太陽節”。原來,在設計和建造阿布辛貝神廟時,古埃及人把當時最先進的地理學、天文學、物理學、星相學、數學、建筑學等知識巧妙地吸收和運用了進來,故意讓陽光在拉姆西斯二世一生最重要的兩個節日掠過他的面龐。這無疑是古埃及人聰明智慧的結晶和生動體現。
(據新浪網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