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
在我國藏書界,韋力稱得上是個傳奇人物。他憑個人之力,收藏古籍7萬余冊,四部齊備,其中不乏宋元及以前刊本、寫本,宋元遞修和宋元明遞修本等珍稀善本。甚至一些過去被學者認為早已不再存世的古籍,也完好地收藏在他的“芷蘭齋”里。他的好友、中國古籍拍賣事業的開拓者拓曉堂先生說:“韋力是一位不負我們這個時代的藏書家。”
一個人的尋訪之旅
30余年的積累,讓韋力的收藏不僅在數量上,更在質量上高人一籌。他所珍藏的7萬余冊古籍,按照中國古籍經、史、子、集的內容分類,不乏珍稀孤罕之善本。藏書之外,他還以不同尋常的文化尋蹤探源之旅和異常勤奮的寫作來“反哺社會”。如今,他的“傳統文化遺跡尋蹤”書系已出版到第六部,共計400多萬字。
談到“傳統文化遺跡尋蹤”系列的緣起,韋力說,1997年前后,某雜志刊發的一篇關于藏書樓的文章中圖文存在錯誤,激發了他親自認識藏書樓的沖動。
韋力耗時4年遍訪典籍中記載的163座古代個人藏書樓,又花3年時間逐一查證。
“一個人的尋訪之旅”充滿艱險。2013年4月24日,韋力獨自到河南安陽尋訪靈泉寺,這里是玄奘去西天取經前拜訪的第八個師父的所在地。當他在寺院內察看石碑時,突然,身邊的一塊功德碑倒下來,砸中了他的左腳。身處荒野,無人相助,他抓起身邊的一塊塑料布,擰成繩勒住了腿。治療更是兇險,截肢后傷口不斷感染,難以愈合,5次大手術后,韋力左腿膝蓋以下被全部截掉了。
這次意外讓他的心態發生了變化,認為能做的事還是要盡量做完,人生無常。此前沒有完成的書稿,開始一本一本地寫完。
“藏書不可不貪”
韋力至今珍藏著自己擁有的第一部古書。那是1981年,他念高一,古籍書店剛恢復。他在那里看到一套五色套印的《古文淵鑒》,是康熙五十四年故宮刻印的,漂亮極了,賣80元,是書店里最貴的書。他把家里給的吃飯錢一點點攢下來,湊了幾個月,終于買下這部書。這也讓他明白,買書必須有錢。
“很多人認為我是因為有錢才藏書,其實恰恰相反,藏書沒錢,才想辦法怎么讓自己變得有點錢?!表f力曾在天津工作8年,那時天津正大力發展開發區,他26歲就當上中國外貿總公司下屬三資企業的總經理,后來又自己辦公司,有了點積蓄后就全都投到古籍收藏這個愛好中。
韋力的不少書是在拍賣市場上經群雄逐鹿后而得,在《古書之愛》中他寫道:“有些書多年來朝思暮想寤寐思服,驀然回首,拍場預展中,與書相對,那種怦然心動之感,絕難用語言形容得出。此時占有欲高度膨脹,必欲得之而后快?!?/p>
(摘自《文匯報》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