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佳 《解放日報》首席編輯
一個好的呈現形式,本身也可以成為好的內容的一部分
2018年12月19日,《解放日報》頭版以少見的通版形式呈現了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大會傳遞的重要信息,通版、大圖、合影、標題、提要、整體設計,這些重要元素均在版面上進行了精心體現。
在新華社播發的圖片中,經過一番取舍,解放日報還是選擇了總書記同受表彰人員及親屬代表合影圖,以近16欄通版處理,配合“致敬!100名改革先鋒10名國際友人”的圖片標題設計,恰恰更能展現出,中國人民是這40年人間奇跡的創造者,也同時體現了總書記的人民情懷,體現了黨性與人民性的一致統一。
標題制作跳出了“大會召開”簡單的事件描述,以習近平總書記富有感情的一句話呈現:40年奮斗感天動地氣壯山河 在中國人民手中不可能成為可能。聚焦人民群眾的偉大奮斗和火熱生活,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
“40年實踐充分證明”“40年迎來三大飛躍”“40年創造人間奇跡”“40年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四個“40年”精選的提要,梳理了40年改革開放的歷程、成就和主人公。另一側的提要中精選了40年寶貴經驗的9個“必須堅持”和9個“啟示”。
雖然整個跨版未發一字消息正文,但通過標題和提要的摘選,配合年份數字云形成的“40”,中國各大城市的地標建筑、“改革開放”四個字的點題版式設計,把整個慶祝大會的精氣神都原原本本地呈現與傳遞。
陳劍 《中國青年報》視覺中心融媒主編
程璨 《中國青年報》美術編輯
“什么樣的版面既好看又好讀”或許是報紙編輯除編輯文章外,最關注的問題。縱觀此次中國新聞獎報紙版面類獲獎作品,都是大題材、大背景下的可視化呈現。每個版面都有其獨特的編排思路,準確的信息表達和豐富的可視化元素,使富有設計感的版面和高質量的報道完美融合。
《解放日報》關于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的通版,不走尋常路,用一張看似平常的集體合影照做了異乎尋常的通欄處理,照片中每一個人影像都清晰可見,合影的莊重大方,讓版面顯得宏偉、大氣。文字、照片、圖形色調統一和諧,主次分明。照片下方的圖形,流線型設計給人以速度感,體現出中國速度。正下方的數字“40”巧妙的將年份與數字結合,同時將一些重要年份放大,有主次感。運用線條、比例、色彩與文字編排,確保版面中的每個元素都有其特色。
如何搭配好文字、引言字形、圖片、圖表、插畫甚至留白等,是新聞可視化過程中的必要手段。隨著報道越來越長且復雜,合理可讀的版式設計更加不可或缺。有的報紙在版面上刊登二維碼,與網絡新聞端的報道專題緊密互動;有的報紙版面上的圖表,和移動端的長圖一脈相承。隨著融媒改革不斷推進,類似報網互動會越來越多,形式會越來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