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佩芬,李三要
近年來,有關動物飼料中含有天然生物活性物質的問題受到重視,這將豐富動物源性產品,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動物健康狀況。黃酮類化合物是存在于植物和水果中的天然物質,是動物和人類飲食中有價值的成分,是一類廣泛存在的大分子,具有抗氧化活性,其平面結構、數量和羥基位置對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抑制自由基產生酶起至關重要的作用(鄒麗秋等,2016)。紫花苜蓿是具有較高產量和良好營養品質的一種植物,在飼料作物中發揮重要作用,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植物化合物資源。黃酮類化合物是紫花苜蓿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迄今為止,在紫花苜蓿的不同植物部位已鑒定出多種黃酮類化合物(何峰等,2014)。紫花苜蓿黃酮類化合物中最重要的是黃酮類化合物有麥黃酮和芩黃素糖苷,它們具有比傳統抗氧化劑如丁基羥基甲苯更高的抗氧化活性。麥黃酮和芩黃素糖苷在多種低密度脂蛋白氧化體系中表現出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并與抗壞血酸等抗氧化劑起協同作用(Hwang等,2001)。苜蓿及其制品是目前研究的一個熱點課題,而在動物營養試驗中使用苜蓿提取物的研究較少,且主要以家禽為研究對象。苜蓿黃酮還具有雌激素作用,在一定范圍內可顯著促進家畜生長性能,改善胴體質量,清除自由基,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增強免疫力(Xiong等,2014)。Chen等(2016)報道,在 28~ 70日齡鵝日糧中添加苜蓿萃取物可以提高采食量,對屠宰性能、臟器和血液生化指標無負面影響。肌肉脂質氧化是兔肉生產的主要問題,由高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引起,可能導致脂質氧化,使貨架期降低。紫花苜蓿黃酮類化合物對生長肉兔生產性能、胴體特性、肉質和脂質氧化的影響。
1.1 試驗設計 試驗選擇160只42日齡的雜交肉兔,隨機分為4組,每組4個重復,每個重復10只肉兔。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處理組在基礎日糧中分別添加0.04%、0.08%和0.12%苜蓿黃酮,試驗從斷奶(42 d)開展到屠宰(102 d),共60 d。試驗日糧配方及營養水平見表1。試驗期間,肉兔自由采食3種等氮、等能量日糧,試驗日糧儲存在避光、陰涼、黑暗處,以防止飼料脂質氧化。

表1 試驗日糧原料組成及營養水平
1.2 生長性能和屠宰特性 試驗期間,每兩周分別記錄活重和采食量。生長性能數據記錄為60 d。整個試驗期間,每天記錄死亡率。試驗結束后計算日平均采食量、日平均增重和飼料轉化率。在肉兔102日齡時,每組隨機選擇12只體重接近平均體重的肉兔(3只/重復)進行放血處死,收集血漿。切除皮膚、生殖器、膀胱、胃腸道和腿部遠端。對胴體稱重,記錄皮膚和全胃腸道重量,并表示為屠體重量的百分比。屠體(包括頭部、胸腔器官、肝臟和腎臟)在4℃的冰箱中冷藏24 h。記錄冷凍胴體重量,按冷屠體重與屠體重的比值計算屠宰率。頭部和肝臟重量以冷屠體重百分比表示。
1.3 肉質和抗氧化指標測定 采用便攜式pH儀測定屠宰后最長肌pH,在第7腰椎水平切開的腰部表面,測量肉的顏色,顏色測量以亮度(L)、紅度(a)和黃度(b)表示。每個樣本測定3個值,平均后得到肉的顏色值。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反應性物質(TBAR)法,對凍藏30 d后的肌肉樣品進行脂質氧化測定,樣品分為一式兩份,用分光光度計在532 nm處讀取吸光度。TBARS值由標準的 1,1,3,3-四乙氧基丙烷曲線計算,氧化產物被量化為丙二醛當量(mg 丙二醛/kg肉)。根據Seljeskog等(2006)的研究方法測定肝臟和血漿丙二醛的濃度。即,用蒸餾水1:10(樣品和水)在室溫下對肝臟樣品進行勻漿,為丙二醛的提取做準備。50 μL血漿和肝臟樣本與高氯酸混合后加入150 μL硫代巴比妥酸,用力動搖10 min后放置在沸水浴中60 min,之后冷卻,-20℃保存20 min。加入300 μL甲醇和100 μL 20%三氯乙酸,樣本在10000 rpm離心機中離心6 min,之后取10 μL的上層清液通過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分析。
1.4 統計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SPSS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用Tukey法進行多重比較,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日糧添加苜蓿黃酮對肉兔生長性能的影響由表2可知,在整個試驗期間,日糧添加不同水平的苜蓿黃酮對肉兔末重、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均無顯著影響(P>0.05)。

表2 日糧添加不同水平的苜蓿黃酮對肉兔生長性能的影響
2.2 日糧添加苜蓿黃酮對肉兔屠體特征和肉質的影響 由表3可知,除了0.12%和0.04%苜蓿黃酮組較對照組顯著提高最長肌肉色亮度外(P<0.05),日糧添加不同水平的苜蓿黃酮對屠體分割重量和其他肉質指標的影響均無顯著差異(P> 0.05)。

表3 日糧添加不同水平的苜蓿黃酮對肉兔屠體特征和肉質的影響
2.3 日糧添加苜蓿黃酮對肉兔抗氧化性能的影響 由表4可知,日糧添加苜蓿黃酮顯著影響肌肉硫代巴比妥酸反應物(TBARS)值,表現為肌肉丙二醛含量顯著降低(P<0.05),其中0.12%苜蓿黃酮組肌肉丙二醛含量最低,其次是0.08%、0.04%苜蓿黃酮組和對照組。由表5可知,日糧添加不同水平的苜蓿黃酮對肝臟和血漿丙二醛含量均無顯著影響(P>0.05)。

表4 日糧添加不同水平苜蓿黃酮對肉兔血漿和組織丙二醛含量的影響
在整個試驗期間,日糧添加不同水平的苜蓿黃酮對肉兔生長性能無顯著影響,這些結果表明,苜蓿黃酮對生長肉兔生長性能無負面影響,這與Dong等(2007)的研究結果一致,其認為苜蓿提取物對肉雞生長性能無顯著影響。Jiang等(2007)也觀察到類似結果,他們發現,添加苜蓿粉對14~49日齡肉鴨的生長性能沒有影響。Ouyang等(2016)報道,與對照組相比,在肉雞日糧中添加苜蓿黃酮可以提高生長性能,尤其是當添加量為15 mg/kg時。本研究肌肉pH在兔肉正常范圍內,這在不同研究中都有記錄,這些研究都是在兔飼糧中添加含有類胡蘿卜素、單寧和類黃酮的植物添加劑(Kovitvadhi等,2016)。本研究日齡添加不同水平的苜蓿黃酮對肉色參數的影響不顯著,這與Ouyang等(2016)研究結果一致。
抗氧化劑可以降低肌肉組織對脂質氧化的敏感性,黃酮類化合物是強效抗氧化劑,通過清除和抑制自由基、超氧陰離子和脂質過氧自由基的產生和啟動,或通過激活超氧歧化酶、過氧化氫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還原酶等抗氧化酶來保護細胞(Kumar和 Pandey,2013)。日糧添加苜蓿黃酮顯著影響肌肉硫代巴比妥酸反應物值,表現為顯著降低肌肉丙二醛含量,這可能與苜蓿黃酮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有關。Mattioli等(2016)也發現對兔肉脂質氧化的類似積極影響,他們認為這種效應可能與增強肉類抗氧化物質沉積有關。
關于日糧中添加紫花苜蓿對兔肉脂質氧化的影響有限,對豬肉和禽肉脂質氧化的研究較少。Karwowska等(2010)認為,在火雞日糧中添加15和30 g/kg的紫花苜蓿蛋白葉黃素濃縮物并不能降低胸肌和腿肌的脂質氧化水平。另一方面,Grela等(2009)報道,在豬日糧中添加3%的紫花苜蓿濃縮物可以顯著降低最長肌的脂質氧化。丙二醛是組織中氧自由基誘導的脂質氧化反應的脂質過氧化代謝產物之一。Ouyang等(2016)報道,日齡添加苜蓿黃酮降低血清丙二水平,且呈劑量依賴性,當添加水平為15 mg/kg時,血清丙二醛水平最低,結果表明,黃酮類化合物與抗氧化酶活性有關,而紫花苜蓿提取物中含有的某些植物分子(如紫花苜蓿異黃酮)可能與這種活性有關。
在本試驗條件下,日糧添加不同水平的苜蓿黃酮對生長肉兔生長性能或胴體特征無顯著影響。另一方面,日糧補充苜蓿黃酮可以通過劑量-依賴的方式降低TBARS值來改善肌肉氧化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