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娜
(石河子大學,新疆石河子 832000)
書名:肉牛無公害綜合飼養技術
作者:黃應祥
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ISBN:7109080404
出版時間:2003年1月
定價:33.16元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過程中,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消費者對畜產品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對畜產品生產、加工過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不僅生產無公害、優質的肉品,而且還要保證肉品效率,養殖戶必須掌握無公害肉牛的科學喂養知識與管理技能。《肉牛無公害綜合飼養技術》是黃應祥在2009年出版的圖書,圖書中對國內外教學、生產成果與科研進行總結,并且介紹了無公害肉牛生產的產前、產中與產后等各環節操作技術和注意事項。圖書取材新穎,理論和實際相互聯系,插圖豐富,具有較強的操作性。為了解決肉牛無公害綜合飼養和屠宰加工的問題,該書針對肉牛無公害飼養環境要求、不同生產目的品種選擇、飼料選擇和加工與飼養技術等都提供全新思路。本書是從事畜牧獸醫飼養管理人員、科研人員與養殖場的參考書。
《肉牛無公害綜合飼養技術》第一章為緒論部分,對世界肉牛業的發展進行分析,并且全面分析了我國肉牛的發展趨勢。在人們日常飲食結構不斷改變的背景下,牛肉成為老百姓日常飲食的主要蛋白源。目前,我國無公害肉牛養殖業迅速發展,《肉牛無公害綜合飼養技術》圖書在此背景下分析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表示牛肉養殖業發展為牛肉收入提供出路,使人民收入水平得到提高,促進其他產業發展。并且隨著人們對健康的追求,肉牛養殖業也逐漸朝著健康、環保、綠色等模式發展,無公害肉牛養殖業備受人們重視。
《肉牛無公害綜合飼養技術》第二章為無公害肉牛生產的環境要求,主要包括肉牛場址的選擇與肉牛舍建設。肉牛屬于草食家畜,可以采食作物秸稈,利用生物技術可使糞污進行無公害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最終的主要目的是促進農牧結合,實現農業生態良性循環。場址用地要滿足當地土地使用規劃的要求,全面考慮牛場放牧與飼草、飼料條件。牛場周圍1km內沒有大型化工廠、皮革廠、采礦場、屠宰場等,牛場周圍設置圍墻或防疫溝,周圍創建綠化隔離帶。飼養區中不能飼養其他經濟動物,飼養區外1km中不能養偶蹄動物。要求牛場的生產區、生活區、管理區分開,牛場生產區要在管理區下風向或側風向,隔離污水、牛舍、糞便處理設施與病牛、死牛處理區設置在生產區主風向下風與側風向。根據生產階段設計牛舍結構,牛舍布局要滿足分階段飼養方式的要求。牛場要設置廢棄物存儲區域,避免泄露、惡臭與溢流等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最后,還要求牛舍良好通風,濕度、溫度、光照與氣流必須滿足肉牛不同生產階段的要求。
《肉牛無公害綜合飼養技術》第三章為無公害飼料的生產,包括無公害飼料的定義、無公害青粗飼料的生產、肉牛無公害精料補充料的生產、無公害副料的選擇及處理。此章節還介紹了飼料分類,包括粗飼料、飼喂、秸稈氨化等。養牛業為長盛不衰的產業,投資養牛為長久事業,只要懂技術加上勤勞奮斗,人人都能致富。為了使各養牛專業戶解決相應的技術難題,此章節介紹無公害飼料飼養,實現低成本高產出的養殖。
《肉牛無公害綜合飼養技術》第四章分析健康牛群的培養和飼養管理,包括肉牛選種與選配、肉牛飼養管理、肉牛育肥、牛的繁殖常識、肉牛場防疫體系與肉牛常見病防治。通過此章節能使肉牛養殖戶具備牛群的飼養與培育相關知識,牛場防疫要根據相關程序進行,專人負責,創建牛場獸醫工作制度,有效貫徹防疫措施。要求每天清掃牛舍,保證干燥、清潔,每星期使用20%的熟石灰水或5%的來蘇兒噴灑消毒。要求水槽經常換水,每周要徹底洗刷一次。如果發現病牛要及時隔離飼養,避免傳染。飼養人員也要定期體檢身體,患布氏桿菌、肺結核的人不能當飼養員,避免人畜共患。
《肉牛無公害綜合飼養技術》第五章對肉牛的屠宰進行分析,包括宰前處理、屠宰工藝、排酸、分割與包裝、庫存待售、牛肉冷加工生產線簡介、肉品檢測要求。在商品牛運輸過程中,通過動物防疫監督機構進行檢疫,并且要出具檢疫證明,運輸車輛在使用前后要根據相應的要求進行消毒。認真做好日常的生產記錄,主要包括牛只標記與譜系育種記錄,流產、妊娠、配種、發情等繁殖記錄,轉群、斷奶、哺乳等生產記錄等。
《肉牛無公害綜合飼養技術》第六章分析了無公害肉制品生產,主要包括加工無公害肉制品的條件和無公害肉制品的生產例子。
總體來說,《肉牛無公害綜合飼養技術》對肉牛養殖、牛舍建設、無公害肉牛養殖品種、飼養管理等內容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內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是一本農民真正讀得懂、用得上、買得起的圖書。本書適合于肉牛養殖者和畜產科技人員參考,也能作為實用技術的培訓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