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愿
(河南能源義煤公司石壕煤礦,河南 三門峽 472100)
軟巖巷道的維護一直是煤礦生產的難題,錨網噴支護既充分發揮了噴射混凝土的作用,又發揮了錨桿的作用,在網的作用下使圍巖具備較高的柔性和較大的允許變形量。但在軟巖支護中,混凝土噴漿層在支護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剛性支護的作用,當變形量超過其變形極限,噴漿層就會產生裂縫,巷道繼續變形到一定量,噴漿層就會與巷道圍巖接觸面分離,繼而出現噴漿層不同形狀、不同面積的破裂面,如果處理不及時,將可能產生離層垮落,失去支護作用,嚴重威脅礦井生產安全。
石壕煤礦14區回風巷200m處穿過三軟巖層,巷道原支護方式為錨網噴支護,施工工藝為傳統的不防噴漿體離層的掘(掘進)、錨(打錨桿、索、掛金屬網)、噴(噴混凝土)施工工藝,巷高4.5m,寬5.5m,為直墻半圓拱斷面。施工工藝斷面圖如圖1所示。錨桿間排距為800mm×800mm,錨索間排距為1200mm×1600mm。在礦壓作用下,巷道頂、幫變形產生噴漿體離層,進而巷道變形嚴重,給巷道運輸、行人等造成了重大隱患。

圖1 14區回風巷舊施工工藝斷面圖
針對14區回風巷噴漿層的離層現象,采取了以下設計方案:將原先巷修作業的處(處理離層)、錨(打設錨桿、索、掛網)、噴(噴混凝土)、注(壁后注漿)的施工流程改變為處(處理離層)、噴(噴混凝土)、錨(打設錨桿、錨索、掛網)、噴(噴混凝土)、注(壁后注漿)的施工流程。具體工藝為:將巷道離層處理掉之后,先噴漿,預留20mm不到最終噴厚,然后再打錨桿、索、掛網,然后在錨網層的外表再淺噴一層混凝土,防止金屬網氧化破損,最后進行壁后注漿,填充圍巖松動圈,盡可能地增強圍巖主動支護能力。巷修作業后巷道斷面圖如圖2所示。

圖2 14區回風巷防離層施工工藝斷面圖
先噴主體噴漿層,在主體噴漿層外打設錨桿、索掛網,充分利用錨桿、錨索主動支護的能力,把噴漿層與巷道圍巖更加緊密結合在一起,使主體噴漿層的支護能力與錨桿、錨索的支護能力充分疊加,指向巷道圍巖,可有效阻止主體噴漿層受壓脫落。巷道錨網層外的薄噴漿層由于厚度20mm(略大于金屬網厚度+金屬網與巷道壁縫隙厚度)左右,主要起到防止金屬網層氧化破損的作用。
原先的施工工藝巷道受力分析如圖3所示,錨桿通過托盤對圍巖的擠壓力為f1,錨索通過托盤對巷道圍巖的擠壓力為f2,噴漿層對圍巖的支撐力為f3,而巷道圍巖對噴漿層的擠壓力為f4,巷道表層錨桿、錨索、噴漿層對圍巖的總支護力為f1+f2+f3。f3小于f4時,巷道噴漿層就會產生變形,進而產生離層,從而導致噴漿層對圍巖的支撐力降為零,而對圍巖的總支撐力下降為f1+f2,從而降低巷道整體支撐力,巷道將進一步變形,進而巷道失修。

圖3 原巷道支護力學分析示意圖
防離層新施工工藝巷道受力分析如圖4所示。防離層施工工藝的使用,使錨桿支撐力f1與錨索支撐力f2共同作用在主噴漿層(初噴層)上,巷道表層錨桿、錨索、噴漿層對圍巖的總支撐力仍為f1+f2+f3,但巷道圍巖對噴漿層的擠壓力f4由f1+f2+f3共同抵擋,巷道噴漿層將更加穩固,不易產生離層,從而巷道總體支撐力不易下降,巷道支護強度提高。

圖4 防離層巷道支護力學分析示意圖
處理噴漿離層,在施工過程中先用長柄工具進行敲幫問頂,處理掉離層活矸。之后,根據巷道高度,搭設好操作平臺,施工人員站在操作平臺上,使用風鎬配合鋼釬將未敲落的噴漿離層處理掉。
安全措施:①要有一名有經驗的老工人觀頂,防止處理離層過程中離層傷人。②操作平臺搭設要牢固、平穩。③施工地點前后要設置警戒,處理離層過程中嚴禁人員從施工點下方通過。
初次噴漿,達到主體噴漿層設計厚度,既可以起到臨時支護的作用,防止作業過程中發生頂板事故,也可以填滿離層處理后活矸脫落的巷道坑面,為后續打錨桿、錨索、掛網做到緊貼巷道壁創造條件。
初次噴漿技術要求:①噴混凝土前要先用高壓水沖洗待噴巖面,確保混凝土層與巷道面有效粘合。②初噴混凝土層厚度要留有后續噴漿的厚度20mm左右(略大于金屬網厚度+金屬網與巷道壁縫隙厚度)。③坑面過深一次噴漿無法達到要求時,要打錨桿、掛網再噴漿,確保達到前一項的要求。
初噴混凝土安全技術措施:①搭設好操作平臺,人員站在操作臺上作業要佩戴好保險帶,防止人員從操作臺上跌落。②作業人員要佩戴好勞動防護用品。③噴漿出料口嚴禁對人。
錨桿、錨索托盤都要緊貼主體噴層,金屬網搭接為100mm,每200mm用雙股鐵絲擰扎牢固。
安全技術措施:①搭設好操作平臺,人員在平臺上作業要佩戴好安全帶。②錨桿、錨索要逐根進行拉力試驗,確保每根錨桿錨索都打設合格。③錨桿打設間排距為800mm×800mm,錨索打設間排距為1200mm×2400mm,巖性破碎嚴重的位置,可適當減小錨桿錨索間排距。④操作錨桿鉆機人員要相互配合好,鉆機角度準確,鉆機要站穩,防止鉆機頂傷人員。⑤在打設錨桿的過程中,將注漿管打設安裝好,將注漿管螺絲用破布包好,可以使噴漿層充分補嚴注漿管與孔之間的縫隙,并能防止混凝土粘結注漿管螺絲,注漿管間距1.2m,排距2m。
二次噴漿,覆蓋錨網層,達到設計斷面,做到噴面光滑,與原巷道壁重合,達到巷道成型美觀的效果。
技術要求:①噴漿前要先用高壓水沖洗巖面,確保噴漿層之間能夠有效結合。②噴漿前預先掛線,確保噴漿面光滑,與原巷道斷面重合,巷道成型美觀。③噴漿厚度不超過20mm,確保后續不產生較大噴漿離層。④加強灑水養護,每班養護不少于1次,養護時間不低于一周。
安全技術措施:①搭設好操作平臺,人員站在平臺上作業要佩戴好保險帶,防止人員從平臺上跌落。②作業人員要佩戴好勞動防護用品。③噴漿出料口嚴禁對人。
充填凝結巷道松動圈之間的縫隙,使巷道圍巖充分黏結在一起,增強巷道的支護強度。
技術要求:①將注漿管附近巷道可能漏漿的裂縫用水泥抹嚴。②注漿時,巷道出現漏漿時停止注漿,用水泥將漏漿處封住,凝固好再開始注漿。③注漿機壓力急劇上升,無法繼續注漿時立即停止注漿。④嚴格按照比例配比制作水泥漿。
注漿安全措施:①注漿前要檢查注漿高壓軟管連接是否安全牢固。②注漿時,作業人員嚴禁站在注漿管接頭的正后方。③作業人員一定要佩戴好勞動防護用品。④操作平臺一定要搭設牢固,人員高空作業要佩戴好保險帶。
14區回風巷三軟巖層段巷修作業錨網噴巷道實施新防離層施工工藝后,經過2年來的觀察,巷道未產生明顯變形,巷道下沉總量50mm,未出現噴漿體離層。該段巷道巷修作業后達到了良好的支護效果,徹底消除了巷道噴漿體離層這一頂板管理隱患,也節省了巷道反復維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