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凌華 陳斌鑫

陽羨溪山

胡凌華

陳斌鑫
“相較于其他藝術形式,建筑無疑最為堅固而耐久。一座建筑的誕生,不僅意味著一次人工建造的完成,同時也改變了它所處的空間,重新定義了那片場所的精神,這種影響會隨著建筑的矗立而長久存在。我們對建筑設計的追求,也正是基于這一前提:設計,不只為我們所處的時代,也是為了尋找其超越時間的、長久的生命力,創造建筑真實的完整性。”
打開goa大象設計(以下簡稱goa)的簡介,你很難不被上述這段話打動。作為一家深耕行業20余年的綜合性設計機構,goa在以杭州龍塢茶鎮、宜興陽羨溪山為代表的小鎮類項目,和以浙江大均村舊房改造為代表的公益鄉建項目中,都展現出令人嘆服的專業素養和品質標準。在眾多與鄉村為背景的實踐中,goa堅持對地域文化多元性和差異性的尊重,展開對不同地域文化內涵的追溯,努力以這樣的方式找尋超越風格的表達,成為影響鄉村的力量。
若是你愛飲茶,那你一定聽過龍塢茶鎮的名字。它位于杭州市西南部,以種植龍井茶為主,是西湖龍井最大產區,近7成西湖龍井茶來自于此地,素有“萬擔茶鄉”之稱。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西湖區累計投入8億元,全面完成了龍塢茶鎮原有的10個村莊的美麗鄉村建設,它也成為了浙江省唯一一個以茶為歷史經典產業的特色小鎮,涵蓋“喝茶、飲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全產業鏈。2017年龍塢茶鎮接待游客190萬人,實現營業收入1.5億元;2018上半年,龍塢茶鎮完成稅收約4.3億元,茶產業特色營業收入約92.2億元。
走進這里,白墻黛瓦,宛若吳冠中筆下的江南;茶園連綿,池塘濕地遍布其間,田梗路、茶園道都貫穿在一片“綠肺”之中。在這座小鎮的動遷改造中,就有goa團隊的身影,其中龍塢茶鎮葛衙莊安置房2018年被列為浙江省第一批建筑工業化示范項目,以白墻灰瓦的新中式風格,成為“網紅”農居,吸引新華社、人民網、中國日報等中央和省市媒體紛紛報導。
掌聲和贊譽背后,goa早在2015年就開始了自己的公益性公共藝術項目——“引力場”。據goa副總經理胡凌華介紹,這個項目是由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筑系客座教授、goa合伙人王彥擔任總建筑師,舉辦至今已有四屆。每屆活動都以激活城市空間為目標,組織建筑師、高校學生共同參與,通過極小規模的設計和臨時性建造,為失落的城市角落創造新的空間體驗,使其重新成為市民喜愛的文化活動場地。“‘引力場的成功讓我們想到,能不能將這種‘微更新在鄉村里也做一些嘗試,讓鄉村居民也享有更豐富的公共文化體驗呢?麗水景寧大均村公益項目,正是在這一契機下誕生的。” 2018 年,在goa總經理李慧芬的發起下,goa 聯手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縣大均村政府,為當地完成了第一座老建筑公益改造的試點工程。
大均村是一個傳統古村落,也是浙江省委的定點扶貧對象,有少數民族畬族的文旅資源可供開發。2018年以來,當地政府在原有基礎上,持續加大投入,以美麗鄉村建設帶動鄉村旅游發展。據了解,大均鄉黨委政府在“保護為先,適度開發”的理念下,把古村落保護與鄉村旅游緊密結合起來,將民俗文化、歷史典故、傳統技藝等元素融入古建筑中,充分挖掘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特色,以此增強鄉村旅游的吸引力,進而促進經濟發展。2019年1-9月,大均畬鄉之窗景區共接待游客115.89萬人次,同比增長8.93%;實現營業收入1935.1萬元,同比增長8.88%。

大均村舊房改造標的(改造前)

大均村舊房改造標的(改造前)
此次試點改造的對象需在當地政府提供的候選名單中產生,面對這樣一個已將旅游作為主要產業的古村,goa團隊最終把試點選在面朝老街的村飯店及其相鄰的老屋。項目總建筑師陳斌鑫解釋說:“在選定具體的改造對象時,我們也做了許多前期的研究和溝通。當時無論是當地政府、戶主,還是我們團隊,都達成了一個共識,不會把這次公益改造的福利局限在個人層面,而是希望打造一個全村共享的成果。村飯店具有公共服務的功能,改造后的飯店能夠成為一個開放的平臺,用以展示、販賣一些當地老人及貧困戶制作的手工藝品,為更多需要幫助的當地人創造收入渠道,把公益試點的獲益輻射到更多人身上。
“現在的改造對象有兩層樓,在地理位置上面朝老街,改造完成后會有相對更好的展示作用。改造方案中,我們保留了老建筑的原始的‘面孔,而在內部做現代化的改造;同時增設了新的樓梯構造,通過穿插、出挑等方式與老建筑形成一個時空和視覺上的對話。”

大均村舊房改造設計圖
改造對象選定了,但營造過程卻仍面臨許多挑戰——村居品質的改良有時并非像看上去那么簡單,諸如原始承重結構脆弱、工藝與成本沖突等許多典型困難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從改造對象的客觀條件來說,屋內采光十分差,即便是在晴朗的白天,也需要開燈才能視物,因此陳斌鑫設想采用玻璃頂來增強采光,形式上保持當地坡屋頂的特色,當日光透過瓦片的縫隙照進屋內,也會別有一番風味。但是,由于改造對象是老式合院的一部分,與鄰居共用一面墻,改造方案會給原有承重結構帶來極大挑戰。為避免潛在的危險,建筑師創造性地在老屋內部搭建了一套傘式支撐框架和一層混凝土結構的承重墻,既不破壞原墻面,又能順利應對新增的荷載。同時,清水混凝土的內層墻面也為老屋增加了新的表情。
但是,清水混凝土建筑對工藝的要求很高,而當地的農民施工隊由于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總是無法做出理想的效果——這是鄉建項目中最為普遍的矛盾之一,許多設計會因此而選擇以工人能夠適應的、低技化的方式完成,但goa團隊則試圖探索高品質鄉建可行的上限,堅持組織建筑師團隊在現場指導、傳授技術。同時也通過自身的行業資源,邀請到業內最頂尖幕墻公司協助建造,“(這家幕墻公司)他們也本著為公益做貢獻的想法,參與營造并在材料和施工上僅收取了最低成本價,我們是很感謝的。”胡凌華說。
施工標準高、周期加長也導致了成本的上升,胡凌華介紹說,goa在這個項目上原本投入了40萬元,后來為了確保高品質實現又追加了十余萬元。“增加投入是基于我們對工程品質的尊重,而控制成本的關鍵,還是從設計上尋找突破口,”陳斌鑫舉例說,“比如玻璃頂上要固定傳統中式瓦片難度很大,構造設計復雜便會增加成本支出,同時要保證其視覺效果,還需要增加密度,勢必會造成成本的再度上升。因此我們舍棄傳統瓦片,改用了新型鋁制瓦。鋁板預加工制成的瓦狀構件能夠更好地固定在屋頂上,安裝便捷且成本可降低近1/3,工藝上也能實現色彩的定制,于是我們選用與傳統瓦片相融合的顏色,像簾子一樣披到屋頂上,最終呈現的效果十分理想。”
2020年元旦,此次大均村舊房公益改造的成果正式和大家見面了。回顧整個項目,作為負責人之一的胡凌華認為,這個項目的意義在于其為鄉村建設樹立了一個相對高品質的示范,并沒有因為是鄉村公益項目而在標準上妥協。相反,通過設計和構造的設計,在現有成本下呈現出最高品質。這一方面得益于設計者對行業生產資源和生產能力的熟稔,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情懷和設計追求。
在長于鄉村項目設計的陳斌鑫看來,美麗鄉村建設的核心是讓鄉村煥發生命力。無論是公益項目還是商業項目,改造也好,新建也罷,只要是能拉動當地或周邊經濟發展的,就是符合美麗鄉村建設內涵的。目前他手上已建設過半的宜興陽羨溪山項目就是在開發層面上展開探索,希望以“全域旅游”的規劃為載體,拉動當地的就業和經濟發展。
不同于大均村的單體改造,陽羨項目總規劃面積近400公頃,是一個從整體規劃到建筑設計的大型綜合開發項目。基地東西長約 3公里,南北約 2 公里,基地內復雜的自然條件對設計提出了極高要求。作為總建筑師,陳斌鑫心中對陽羨溪山項目的理解更接近一次城市化背景下的田園實驗:項目應延續自然地貌的特征,當地的人們在這里獲得更多工作機會,附近城市居民也會前來享受田園生活,人們在這片綠野中勞作、休閑,也將收獲一段綻放生機的美好體驗。

陽羨溪山
小鎮建筑組團提取傳統的空間類型再創作,目標是激發游客與在地文化的情感互通和價值觀共鳴。因而,小鎮設置了全域開放的慢行道路系統,所有區域均不設圍墻,也不收門票,以地貌地形作為天然的邊界,礦坑主題公園、健體公園、騎行游線、山谷樂園、書院等適合全年齡層的文化娛樂健身設施分布于其中,再加上養老住宅及完善的生活服務配套、醫療配套和商業配套,形成開放的全域化旅游格局。
從初具規模的陽羨溪山項目中,湖岸、溪谷、茶田、花海搭起的地景結構線已依稀可見,串聯起小鎮中心、書院以及頤養居住等一系列功能;山地建筑群遵循丘陵起伏、依坡而建,形成階梯式的建筑形態,屋頂層層跌落,消解了建筑的體量感;基地內原有的茶田被保留下來,作為功能區域的天然的邊界,并由此展開新的建造。

陽羨溪山
在采訪最后,當被問及他心目中的美麗鄉村該是怎樣的,這位設計師瞬間變得感性起來,他說:“我覺得,作為設計師,我打造的是人們似曾相識的田園,是把美好的意象化作真實的場景。我經常會回想起我童年在鄉村里的一些事,浮現在我腦海中的那些建筑場景和空間,總是與美好而溫暖的回憶綁定在一起。比如我在某條街的角落里跟人斗過蟋蟀,我在哪處屋梁下跟爺爺奶奶吃過飯,我坐在某個小山坡上眺望過遠方……所以我希望我的建筑都是被使用的、有煙火氣的,而不是變成一塊師出無名的碑,高冷地站在那兒。建筑只有在與人發生關系時才是有價值的,它應該成為一個承載美好記憶的容器,裝進很多令人留戀的片段。試想一下,如果我造的那些房子能讓人感到舒服,未來的某一天,當住過我房子中的某個人成為建設發展的決策者,他會告訴身邊人,‘我特別懷念以前住在某某地方的感覺,那么這些因建筑而帶來的美好就會被傳遞、被拓展,我想,這是身為設計師最大的快樂。”
龍塢茶鎮
地處浙江省杭州市,屬于政府與地產集團合作開發的特色小鎮項目。
景寧大均村舊房改造
地處浙江省麗水市,是由goa大象設計與當地政府合作,擔任主要出資、建筑設計及設計管理的單體建筑公益改造項目。
陽羨溪山
地處江蘇省宜興市,屬地產集團投資的特色小鎮項目。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