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勻音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的《黃鶴樓》有多牛?讓初初來打一個不是特別貼切的比方:一個不錯的作家寫出佳作,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讀后感慨:“這個題材我以后都不敢再寫!”相傳,崔顥此詩一出,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詩仙”李白就發出類似的慨嘆。沒錯,崔顥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可見,這首被后世稱為“唐人七律第一”的詩歌,的確名不虛傳。
有趣的“謠言”
在詩篇呈現的整幅畫面上,交替出現的有黃鶴樓的近景、遠景、日景、晚景,變化奇妙,氣象恢宏。全詩在詩情之中充滿了畫意,的確令人驚嘆。不過,初初也得有一說一。所謂李白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是不是確有其事呢?明朝楊慎在他的《升庵詩話》中曾做過詳細的考證,說李白過武昌,見崔顥《黃鶴樓》詩,“嘆服之,遂不復作,去而賦《金陵鳳凰臺》也”。本來呢,事情也就到此為止了,后面卻有禪僧用此事作一偈云:“一拳搥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也就是說,李白本尊欣賞崔詩是真,至于這番言論嘛,倒未必屬實了。而可以肯定的是,崔顥、李白、王維等文人騷客的詩篇,讓黃鶴樓更加美名遠揚。
“天下江山第一樓”
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回望過去,黃鶴樓也曾是個“小透明”:三國時期,它只是瞭望戍守的“軍事樓”。隨著三國歸于一統和江夏城的發展,它逐步演變為“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觀賞樓。想想也是,仙人黃鶴,名樓勝地,藍天白云,晴川沙洲,綠樹芳草,落日江水,形象鮮明,色彩繽紛,豈有不美之理?看來,初初2020年的出游名單可以加上“黃鶴樓”了。怎么樣?要不要與初初來一次“有預謀的偶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