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交通運輸局
《中共成都市委關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建立完善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現代治理體系的決定》提出,要推動完善“一干多支”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并明確指出,要“完善設施互通機制,協同構建多層次跨區域綜合交通網絡和服務體系,推動成都平原經濟區鐵路公交化運營。”推動成都平原經濟區鐵路公交化運營,能優化城市空間布局、重構城市運營方式,充分發揮其速度快的優勢,打造投入少、見效快、功能強、輻射廣的鐵路公交化運營系統,推進市域30分鐘和成都平原城市群1小時交通圈建設,滿足成都中心城區與市域遠郊區縣及成都平原城市群的一體化交通聯系需要,此舉將大力支撐成都平原城市群社會經濟快速發展。
成都平原城市群鐵路公交化運行概況
成都平原城市群鐵路公交化運營以成都為中心,向外輻射至德陽、綿陽、遂寧、資陽、眉山、樂山、雅安七個城市。截至目前,成都至城市群日發動車251對,日均客流總量19萬人次,平均發車間隔30分鐘。其中,成灌(彭)鐵路開行對數59對,平均發車間隔15分鐘,達到國內市域鐵路領先水平。
平原城市群鐵路公交化運營以來,市域30分鐘、平原城市群1小時的快鐵交通圈加速形成,每年新增吸引約1500萬人次由小汽車出行等轉為高鐵出行,日均客流量前三位的線路為成都至都江堰、德陽、綿陽,分別達到了1.4萬人次、2萬人次、4.8萬人次,較公交化開行前分別增長了70%、400%和167%。鐵路公交化運營同時推動了境內國鐵干線、市域鐵路、城軌交通的融合發展,軌道交通作為城市交通主骨干、城際交通主通道的作用凸顯。目前,成都鐵路樞紐疏解轉換客流約50萬人次/日,較公交化開行前增加32%。
項目進展
(一)聚焦功能,提升規劃推進建設。一是按照“三鐵融合”理念對國鐵干線、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進行統籌規劃,對廊道重合線路進行調減,對線網密度較低區域進行補強,確保區域軌道覆蓋率指標較優;以人本理念優化換乘體系,按照“安檢信任票制協同”原則規劃實施國鐵系統與城市軌道交通間的換乘體系,在軌道交通車站附近按照“高效銜接、便捷換乘”原則規劃公交和慢行交通,確保銜接高效有序。二是建強公交化項目,在原部省、部市各類鐵路項目建設會談紀要框架下,積極落實資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建成了成雅鐵路,正加快推進成灌(彭)鐵路公交化改造、火車北站擴能改造、火車南站改造、鐵路樞紐環線改造等項目建設,“二環四向八射”鐵路樞紐格局初步形成,高鐵網絡已覆蓋成都平原經濟區八個城市。
(二)堅持創新,不斷破解運營發展難題。會同中鐵成都局,克服運營資源不足和管理標準差異等困難,推進公交化優化創新:一是積極探索通過定制動車加密、干線列車增加停站等方式提高動車服務頻次。二是積極探索自購動車、融資租賃模式增加運力,2018年成都市自購10組CRH6A“天府號”公交化動車組用于成灌鐵路、成雅鐵路運營,效果良好。三是加強客流調研分析,通過遠端車站存車、延長運營時間、優化停站時刻等措施,不斷優化運營組織方案。四是創新路地安檢管理機制,推動路地運營主體、公安部門四方簽訂安檢互信協議,促成犀浦站、成都東站在全國創新實現便捷換乘,得到國家發改委肯定和市民好評。
(三)強化協同,建立公交化發展推進機制。主動擔當,共建協同發展機制。2018年9月,成都平原城市群8市與中鐵成都局簽訂了《關于推進成都平原經濟區協同發展加快鐵路公交化運營合作框架協議》,在此基礎上,2019年初,成德綿3市與中鐵成都局集團簽訂了《成德綿鐵路公交化運營合作協議》。為進一步提升鐵路公交化運營服務質效,2019年10月23日,成都市邀請中鐵成都局集團、中鐵二院和省內14個重點城市進行協商,共同簽署了《落實“一干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戰略,提升鐵路公交化運營服務質效合作備忘錄》,路地協作全面深化。
切實做好鐵路公交化推進工作
盡管鐵路公交化運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服務能力有待提升。線網不優、運能不足等短板較為突出,對東部新區建設、區域協同發展支撐還不夠。二是服務水平存在短板,資源配置、組織調度方面的不足,影響了公交化運行效率,通勤高峰及節假日客流擁擠和“購票難”現象仍然存在。三是協同發展不夠,更大范圍統籌資源、更深程度推進合作還需加強,運營補虧機制仍未全面建立,協同運營機制需持續優化。下一步,市交通運輸局將繼續會同成都鐵路集團、中鐵二院和相關城市切實做好鐵路公交化推進工作。
(一)統籌規劃建設,增強服務能力。一是持續提升規劃。立足區域協同和經濟地理重塑,補充完善寶成、成昆、達成等普速鐵路公交化改造方案,將公交化網絡延伸至省內重點城市,從大區域、全線網視角統籌公交化運營,提升公交化輻射范圍;按照以人為本、產城融合和TOD綜合開發的理念對換乘體系、場站建設進行規劃,進一步提升公交化運營質效。二是加快鐵路公交化改造,按照國家鐵路集團的批復,加快推進成灌(彭)鐵路及鐵路樞紐環線改造、紫瑞隧道及相關聯絡線建設,實現成都鐵路樞紐環線雙線貫通;加快啟動天府站、崇州動車所、廣元及樂山動車所建設,補強鐵路場站設施短板,提升鐵路樞紐公交化組織能力。三是推進鐵路通道建設,加快推進成蘭、成自、成昆擴能、川藏鐵路等項目建設,延伸高鐵至自貢、瀘州、西昌、康定等城市,補強攀西經濟區、川西北經濟區軌道交通短板。
(二)優化運營方案,提升服務水平。一是優化資源配置,依托成貴鐵路開通契機,分流成都經遂成、成渝客專至華南方向的動車客流,有效釋放遂成、成渝通道運能,從線網全局優化配置運能資源;統籌國家鐵路集團配屬動車、地方政府自購動車、聯合融資租賃動車等多種運力資源;在更大區域統籌利用動車存放及檢修設施,更大程度服務公交化運營。二是優化運營組織,結合遂寧、南充、達州、巴中等地客流需求,進一步優化公交化運營路徑,經路地協商,年底前將在沿線增開10對以上動車;針對高峰時段及節假日出行困難問題,推進自購、租賃動車等方式增加動車數量,加大高峰時段運力投放,加密發車頻次,優化沿線停站時刻。三是在更大范圍推進安檢信任、票制協同和快捷支付,方便乘客快捷出行。
(三)完善協同機制,支撐高效發展。落實《關于推進成都平原經濟區協同發展加快鐵路公交化運營合作框架協議》《落實“一干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戰略,提升鐵路公交化運營服務質效合作備忘錄》精神,完善鐵路公交化協同機制,定期召開路地聯席會議,共同研究公交化運營具體事項,協商建立科學合理、量化可行的公交化運營補貼機制,確保公交化運營持續高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