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羊區紀委監委機關
2019年,青羊區委立足“中優”戰略,以成都市委“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年”決策部署為戰略指引,提出了“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標桿城區”的奮斗目標。青羊區紀委監委聚焦市委、區委重大決策部署要求,推出“清風護航行動”,以“正航向”“提航速”“續航程”為主要發力方向,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組織協調、監督檢查、懲處激勵三項職能,在督促全區各職能部門與企業做到“親而有為”“清而有度”的同時,也為入駐青羊的企業送去徐徐紀檢清風,營造了“紀企聯動、清風相伴、共謀發展”的良好氛圍。
強化互動溝通,廣開言路“正航向”
注重變被動為主動,著力縮短紀企距離,深入一線聽取企業和群眾意見建議,切實找準營商環境建設中的具體問題。
一是主動“訪”。開展“紀企零距離”大走訪活動,由區紀委書記“掛帥”,班子成員組成5個小組上門走訪區內企業,與企業當面交流溝通,發放《廉政監督卡》1000余份,收集問題及意見建議30余個,協調相關職能部門解決問題12個。
二是在線“答”。推出“政風行風熱線—局長在線”營商環境建設主題年活動,定期安排產業或窗口部門“一把手”在線回答企業和群眾提問,建立“線上答問題、線下優服務”的工作模式,2019年推出活動8期,現場解答群眾電話提問100余條,回復網絡提問11條。針對企業提出的問題,結合機構職能調整,組織營商環境牽頭部門一把手“上鏡”,開展“網紅式”營商環境專項宣傳,制作“嗨,青羊”營商環境宣傳片。
三是當面“聽”。在企業較集中的街道和產業聚集區召開“陽光問責問廉”壩壩會、“紀企面對面座談會”15場,特邀入駐企業參會,現場收集問題263個,現場解答問題119個,督促整改惠企政策、稅收減免、周邊環境優化等企業關注的問題141個。創新開展第三方機構營商環境社會評價,隨機訪談個體工商戶237家、法人企業189家,收集問題23個,并形成專題分析報告供區委區政府決策。
強化督促推動,精準發力“提航速”
針對企業“痛點”“阻點”“難點”,發揮紀檢監察職能優勢,多措并舉督促全區各職能部門認真履職盡責,共同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各項工作“全面提速”。
一是專項監督突出“準”。建立重點工作督導制度,對全區75項營商環境建設重點指標逐一建立臺賬,按月會同區目督辦實施專項督導,督導情況作為區委常委會月度通報的重要內容。將營商環境專項監督納入區委巡察和述責述廉內容,通過下發整改通知書、召開聯席會議、明察暗訪等方式,督促各單位落實優化對企服務具體要求。
二是派駐監督突出“深”。發揮派駐紀檢監察機構的“探頭”作用,圍繞營商環境建設年“十大主題活動”“十大標志工程”和16項系列行動計劃,將36項工作以“派單”的形式分門別類下發對口派駐紀檢監察機構,督促其開展“貼身”檢查,并將檢查情況納入“四本臺賬”,每月上報匯總數據。
三是社會監督突出“廣”。充分發揮社會力量覆蓋面廣的優勢,積極引入外部監督力量。聯合成都廣播電視臺推出“清風揚正氣·監督問責進行時”電視問政節目。聯合區級媒體推出關于營商環境的系列調查報告,從負擔重不重、配套齊不齊、服務好不好、投訴難不難四個方面對職能部門“發問”,在全區引發較大反響。聘請18名企業家代表和專家學者擔任營商環境監督員、特約監察員,全年參加營商環境明察暗訪2次、現場質詢12次、特色工作評選1次。
四是制度轉化突出“長”。實時將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及群眾意見建議反饋各單位,督促其堵塞制度漏洞,并將營商環境建設中的經驗做法及時固化、轉化為制度機制,推動營商環境建設工作長效化。截至目前,青羊區已出臺《促進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支持政策》《促進文化金融融合發展的若干政策》《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實施辦法》等各類惠企利企長效機制十余個。
強化懲防并舉,三維互動“續航程”
堅持預防、懲處、激勵“三維互動”工作理念,著力打造一支重商親商、清正廉潔、擔當有為的干部隊伍,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為營商環境建設持續提供強大動力。
一是思想教育注重“先”。專題開展營商環境建設互動式警示教育,將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六個嚴禁”要求融入新開發的“親清政商關系”H5現場答題游戲,讓黨員干部在互動游戲中明晰政商交往底線。發揮青羊歷史底蘊深厚優勢,創作廉潔主題“浣花之戀”MV,在全區機關及企業集聚區投放,營造崇廉尚潔良好氛圍。召開以“亮家丑、補短板”為主題的營商環境建設剖析反思座談會,集中“診治”問題,推動服務企業再上臺階。
二是查出違紀注重“嚴”。堅持從嚴從快查處破壞營商環境、損害企業權益以及政商交往中的違紀違法問題。2019年以來,共立案查處各類黨員干部、公職人員損害營商環境案件14件15人,黨紀政務處分9人,收繳違紀款40.7萬元。出臺實施《關于推動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進一步優化全區營商環境的十條措施》,從制度層面規范涉企案件查辦,有效保護企業合法權益。
三是激勵作為注重“敢”。出臺《青羊區激勵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十二條措施》,對在服務企業、推動發展過程中出現失誤或錯誤,符合容錯糾錯條件的,及時啟動容錯糾錯程序,鼓勵黨員干部、公職人員與企業人員保持良性互動。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旗幟鮮明保護干部干事創業和服務營商環境建設的積極性,2019年以來,全區共運用“四種形態”406人次,其中第一種形態349人次,占總數的86%,同比上升119%。
通過不懈努力,2019年以來,青羊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企業設立登記時間由3個工作日壓減為0.5個工作日,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時間壓至90個工作日,實現企業100%辦件“僅跑一次”,675項行政審批事項實現“一窗受理”,依法查處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案件23件、違法案件309件,幫助企業直接融資總計超過198億元,累計為企業減稅降費15.44億元,惠及企業上萬家,“一網通辦”“承諾制審批”“容缺受理”等改革順利推進。2019年6月,青羊區在全球商業地產中國大會上被評為“中國最佳國際營商環境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