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高級記者好攝之友創始人浙江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新聞攝影學會秘書長
在攝影表現上,細節決定成敗,我們要強化對“情節”和“細節”的表達能力,因為情節就是故事,細節就是語言“。細節”雖然是不容易引起人們關注的微小環節,但屬于對微觀事物的刻畫和描寫。發現細節并加以很好詮釋,是一種能力,也是衡量攝影者表達水平高低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指標。
作者對《嗨!》的表達恰恰討巧于此。從場景中發現局部,從“細節”中強調情節主題,以及對人與事物的刻畫,讓其產生關聯度,以強化感染力。作者又以巧妙構思,利用斜向構圖、色塊對比等形式感來增強觀者的閱讀力;以黑白灰的色調來控制色彩的干擾,使畫面更加簡約,線條更加清晰。黑白色塊上的不同細節形成的上下斜角的趣味點,又增加了表達與呼應。從這幅手機作品中,看出了作者所具備的現場概括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具有嫻熟的基本功,能把非凡復雜的情景用簡潔的畫面敘述出來。畫面簡潔清晰,故事充滿內涵,能激起觀者濃烈的閱讀興趣。作品在黑白細節處理上仍有提升之處,處于暗部的“閱讀女性”是一個主題趣味點,面部過暗,缺少了細節層次;而右上方高調處的畫面人物又過亮,特別是高光部位,適當進行對兩個趣味點的光比調整,整體表達上還會更好。

《嗨!》,崔艷梅 攝

《非遺火龍真壯美》,盧寶泉 攝
雖然來自一個活動現場,但作者在意呼應,呼應即聯系,也表示物與物之間的關系。從這幅作品看,觀者就能體會到作者所在意的“呼應”。觀者能從《非遺火龍真壯美》中看出作者巧用“火花”的線條結構能力,明暗對比的場景造勢中卻不失舞龍人的細節,構圖穩定且氣勢恢宏是這幅作品的亮點。作者以相對平視的視角,把鮮為人知的絕活原汁原味地記錄下來,具有較高的傳播價值。酷似油畫的凝重色調,預示出傳統民間絕技的滄桑與厚重,以及對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畫面傳神地表現出精彩、驚險的瞬間,取舍得當。
不過,這幅照片的“火花”還不夠在點上,缺少那種火花四濺,驚險刺激的感覺;拍攝的視角還可稍高些,以增強畫面的透視感。

《走近歷史》,王海濤 攝
這樣的生活場景司空見慣,拍攝不難,難的是拍攝意圖明確。這幅作品以最典型直觀的框架式構圖,將表達的主題呈現給觀者。合理而新穎的構圖不但能夠點明照片的主題,而且在視覺上可以給人帶來舒適美感。作者借用牌樓框架作前景,弱化了畫面周圍對視覺產生干擾的次要元素,從而將觀者視線引到畫框中的被攝主體上,畫面結構飽滿,主體突出。落日余暉不再搶眼,染紅了樓塔,渲染了對主題的表達;運用剪影框架的前景,與背景主體形成明與暗、冷與暖的對比,具有較強的帶入感。遠處門框前的游人姿態略顯呆板,活躍度和肢體語言不夠豐富,雖是點綴人物,但生動性依然重要;前景選擇的地面條石可更夸張,讓其年代感更強。

《現場直播》,戴驊驊 攝

《泳》,胡擁軍 攝

《霧之戀曲》,馮安安 攝

《愛在黃昏日落時》,魏子翔 攝(選送單位:北京聯通客戶俱樂部)

《策馬奔騰》,賴明榮 攝

《孤獨感》,滕洪亮 攝

《歷歷萬鄉》,寧嘉怡 攝

《摩登》,紀萍 攝

《踏浪》,蔣青春 攝

《起飛的北美蜂鳥》,陳躍書 攝

《無聊》,王延明 攝

《輕盈一躍》,蔡東平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