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瑜
摘要:本文對我國銅桿出口的國際競爭力進行了簡要分析,闡述了國家稅收政策對我國銅桿出口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就當前銅桿對外出口貿易發展的形勢變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銅桿出口;國際貿易;發展形勢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銅加工材生產國和消費國,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目前我國銅材產能、產量均處于高位,尤其是產能過剩問題,已經成為當前我國銅材產業亟待解決的問題。銅桿是銅加工材的中間品,是電解銅重要的消費領域。2018年,我國銅桿設備產能超1600萬噸,運行產能近1300 萬噸,銅桿產量795萬噸,實際產能利用率不足60%。銅桿產品同質化令國內市場飽和,加強對外貿易出口成為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的重要途徑。本文基于當前我國銅桿對外貿易出口現狀,就其出口形勢發展變化進行一些探討。
1我國銅桿出口的國際競爭力分析
我國銅線桿普遍采用美國南線SCR、德國西馬克Contirod 連鑄連軋生產線,在產品性能方面基本達到國際水平。與其它國家的同類產品相比,得益于較低的勞動力成本、能源成本和投資成本,我國銅桿產品具有一定的低成本優勢,但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老齡化問題以及環境保護等因素,我國銅桿生產的低成本競爭優勢正在逐步喪失。一方面勞動力成本和能源成本逐步提高,另一方面,銅桿生產加工屬于資金密集型產業,生產設備的更新改造以及生產技術研發投入在生產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斷加大,使得勞動力成本和能源成本在總生產成本中所占比例被壓縮,造成我國銅桿生產的低成本優勢逐步降低。而在國際市場,美國、日本、韓國以及歐洲等國家的銅加工企業眾多,銅桿作為一種工業原材料,在產品性能方面各國都比較接近,需求價格彈性較大,產品供應的可替代選擇較多。因此,從總體上來說,我國雖然是銅加工生產和消費大國,但并不是強國,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的銅桿產品并不占據太多競爭優勢,國際競爭力并不是很強,價格因素依然是我國銅桿參與國際競爭的主要因素。
2國家政策對銅桿出口的影響
在國際貿易中,國家的進出口政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進出品關稅以及退稅政策方面。
對進口商品征收進口關稅會增加其成本,進而使進口商品的市場價格高漲,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外國商品的進口量。因此,征收進口關稅是限制外國商品大量進入本國市場的一種有效手段,能夠保護本國沒有競爭力的相關企業,使其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不斷發展壯大。高關稅提高了交易門檻,進而影響交易行為。對于我國銅產業來說,由于缺乏銅原料,為鼓勵進口,所以銅原料的進口關稅較低,在2%以下;銅加工材的進口關稅在4%~8%之間,銅制品則采用較高的關稅,限制國外銅制品進入國內市場。
出口關稅是出口國海關根據關稅簡則對出口商品所征收的關稅。征收出口關稅一方面可以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另一方面可以限制重要的原材料大量輸出,保證國內供應;還可以使國外使用從本國進口的原材料進行加工生產的企業增加生產成本,削弱其競爭能力。目前,我國粗銅等銅原料出口征收5%~15%不等的出口關稅,對銅加工材和銅制品已經全部免征出口關稅。
出口退稅是指對出口商品已征收的國內稅部分或全部退還給出口商的一種稅收政策。出口退稅是我國重要的一項外貿政策,對于相關產業增加對外出口,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按照我國《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對于出口商品,不但在出口環節不征稅,稅務機關還要退還該商品在國內生產、流通環節已負擔的稅款,這就涉及到了一個退稅率的問題。我國出口退稅實行的是先征后退的辦法,退稅率分為若干檔,不一定就等于征稅率。國家通過退稅率調整可以控制相關行業的產品出口,有出口限制的商品退稅率都比較低,退稅率高的一般都是國家鼓勵出口的商品。退稅率影響出口商品的價格,而出口商品的銷售總收入卻與該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有著密切關系。以銅桿來說,其需求價格彈性較大,可替代國家較多,價格上升會使銷售收入減少,價格降低則會促進其銷售收入增加。
從出口退稅率的變化可以看出我國對銅桿出口的政策激勵與限制。2006年我國將大部分銅加工材的出口退稅率由13%下調至5%,而到了2010年則取消了21類銅材原有的5%的出口退稅。從稅收政策的變化可以看出,從2010年起,我國對于銅材產品實行的是限制出口的政策,優先保證國內供應。隨著我國銅加工業之后多年的高速發展,產能、產量持續高位,國內市場趨于飽和狀態,產能過剩問題突顯。2015年,我國將銅桿等銅加工材的出口退稅率上調至9%,2018年又上調至13%,鼓勵出口的政策傾向明顯。出口退稅率的上調對于銅加工企業來說,有力的提升了對外貿易出口的價格競爭力,尤其是對于銅桿加工企業來說,近年來產能過剩,國內市場飽和,而對外出口又無性能優勢與價格優勢,形勢極為窘迫,國家稅收政策的調整對于銅桿產品擴大對外出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銅桿對外出口貿易發展的形勢變化
作為世界最大的銅加工材生產國與消費國,我國銅桿進入國際市場,對國際銅桿市場價格的必將產生重大影響。銅桿的產品性能各國相差并不大,價格是進入國際市場銷售的重要影響因子。基于政策因素,我國銅桿之前對外出口貿易并沒有太大的價格優勢,出口退稅率較低使得銅加工企業在對外出口方面沒有多大商機。當前,繼銅桿出口退稅率上調至13%之后,我國增值稅率也調降至13%,也就是說,銅桿對外出口在當前是真正可以實現以不含稅的價格進入國際市場,這無疑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國銅桿的價格競爭力,對于國內銅桿加工企業來說是一個大好的機遇期。
國際貿易對于進出口政策比較敏感,基于當前中美貿易摩擦,雖然我國在稅收政策上鼓勵銅加工材加強對外出口,但就當前國際貿易中的保護主義問題,我國銅加工材的對外出口還有諸多的不確定因素。對于銅桿加工企業來說,在傳統的對外貿易合作之外,尚需要大力開拓新興市場,尤其是東南亞、印度等市場,當前的需求增長很快,而我國“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不斷深化,也為我國銅桿加工企業國際市場的開拓提供了契機,順應國家戰略再加上稅收政策的加持,相信未來幾年我國銅桿企業對外出口形勢將會發生重大利好變化,銅桿企業在新形勢下應抓住機遇,勇于迎接挑戰,加強銅桿對外出口貿易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賈雲.倒逼環境下的中國銅桿企業[J].中國金屬通報,2017 (04):61.
[2]李鵬.“新常態”下銅加工企業營銷思考[J].有色金屬材料與工程,2016,37 (03):118-122.
[3]金榮濤.鼓勵銅材出口:政府還有多少底牌可打?[J].中國金屬通報,2015 (0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