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玲 王培紅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過對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2019年全院比阿培南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統計,評價其用藥合理性,促進臨床嚴格規范比阿培南的使用。 方法 隨機抽取該院2019年1~12月全院使用比阿培南的300份出院病例為研究對象,翻閱病例醫囑,通過自制的比阿培南臨床應用點評工作表,統計分析臨床比阿培南使用的合理性和存在的問題。 結果 300份出院病例中,男139例,女161例;年齡13~89歲,平均55歲;比阿培南的不合理使用率為44.4%,不合理使用主要體現在適應證不合理(0.7%)、遴選藥品不合理(4.0%)、用法用量不合理(36.7%)、其他用藥不合理(3.0%)等方面。 結論 應重視規范特殊使用級比阿培南的合理性使用。
[關鍵詞] 抗菌藥物;碳青霉烯類;比阿培南;合理用藥
[中圖分類號] R978.1?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0)34-010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count retrospectively the application of biapenem antibiotics b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in 2019 in this research, and to evaluate the rationality of its medica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strict and standardized application of biapenem in clinic. Methods A total of 300 discharged patients treated with biapenem and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9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he medical prescriptions for these cases were reviewed, and the application rationality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linical biapenem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rough filling out the self-made biapenem clinical application review worksheet item by item. Results Among the 300 discharged cases analyzed by our hospital, there were 139 male patients and 161 female patients. The age of patients ranged from 13 to 89 year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55 years. The irrational application rate of biapenem was 44.4%. The irrational phenomenon wa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which were inappropriate indications(0.7%), inappropriate selections(4.0%), inappropriate usages and dosages(36.7%), other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s(3.0%) and so on. Conclusion The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biapenem in specialized level should be standardized and emphasized.
[Key words] Antibiotics; Carbapenems; Biapenem; Rational medication
比阿培南屬于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是一類廣譜的強效抗生素,其主要作用機制為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發揮抗菌作用,對于大多數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厭氧菌均有抗菌活性。但隨著比阿培南在臨床的廣泛應用,存在部分應用不合理現象。因此,為提高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及減少或減緩細菌耐藥性的發生,比阿培南的正確合理應用具有重要意義[1]。為促進臨床合理使用比阿培南,加強醫務人員正確使用抗生素的意識,應以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2]、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遏制細菌耐藥的通知》(2017年10號文)[3]、《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4]作為指導準則。本研究對2019年1~12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比阿培南臨床使用情況進行回顧性調查、統計、分析、點評,旨在為臨床合理使用比阿培南提供參考意見,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取隨機抽樣法選擇2019年1~12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使用比阿培南的出院病例300例,對比阿培南的使用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與合理性評價。本研究中,男139例,女161例;年齡13~89歲,平均55歲。根據抗菌藥物評價細則,剔除以下病例:患者醫囑臨時取消或未使用該藥;運行病例;病例資料不全[2]。
1.2 方法
1.2.1調查方法? 通過該院醫療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以“比阿培南”為檢索詞,匯總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全院所有使用比阿培南的出院病例,使用隨機函數的方式隨機抽取300份出院病例,認真翻閱每一份病例的醫囑,進行合理性分析,填寫自制的比阿培南臨床應用點評工作表。收集記錄的信息包含患者年齡、性別、BMI、診斷、是否微生物送檢、比阿培南醫囑(包括藥物、用法、用量、用藥起止時間)、開囑醫師姓名、職稱、特殊使用級專家是否會診、感染相關診斷及其他不合理類型名稱等情況。
1.2.2 設計比阿培南臨床應用點評工作表? 為準確有效地從信息系統中獲取處方點評所需的臨床用藥相關信息,本研究自行設計《比阿培南臨床應用點評工作表》[5],主要內容包括患者年齡、性別、BMI、診斷、是否微生物送檢、比阿培南醫囑(包括藥物、用法、用量、用藥起止時間)、開囑醫師姓名、職稱、特殊使用級專家是否會診、感染相關診斷及其他不合理類型名稱等情況。見表1。
1.2.3 記錄病例信息及比阿培南應用情況? 病例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里的住院號、性別、年齡、BMI等。比阿培南應用情況分為用藥情況(用法、用量,用藥起止時間、聯合用藥情況、開囑醫師姓名等)和更換用藥方案情況(藥房缺藥、療程結束、不良反應發生等)。
1.3比阿培南合理性評價標準
參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2]、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遏制細菌耐藥的通知》(2017年10號文)[3]、《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4]、比阿培南(天冊)藥品說明書等為主要參考依據,并綜合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檢驗指標等情況進行評價分析[6],主要包括適應證、用法用量、微生物送檢、療程、配伍禁忌、聯合用藥等。
1.4 統計學分析
根據患者病例信息及比阿培南使用情況,用Microsoft 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統計內容分為七大類,包括抗菌藥物不合理處方率、適應證不適宜率、藥品選擇不合理率、用法和用量不合理率、聯合使用不合理率、存在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率、其他用藥不合理情況率(是否有微生物送檢、是否有特殊使用級會診單、是否越級使用特殊使用級等)。并對抗菌藥使用合理性進行評估,對使用不適宜的問題進行分類。
2 結果
2.1 使用比阿培南的科室分布情況及患者感染類型
300例患者分布于多個臨床科室,其中呼吸內科112例(37.4%),ICU 70例(23.3%),普通外科73例(24.3%),神經外科20例(6.7%),其他科室25例(8.3%)。主要感染類型為肺部感染(43.3%)、膽道感染(25.0%)、腹腔感染(19.0%)、其他感染類型包括肝膿腫、尿路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混合感染等。見表2。
2.2比阿培南不合理使用表現
300例中,比阿培南臨床不合理使用率為44.4%(133/300),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現在適應證不合理(0.7%)、遴選藥品不合理(4.0%)、用法用量不合理(36.7%)、其他用藥不合理(3.0%)。見表3。
2.3 比阿培南用法、用量不合理表現
300例中,比阿培南用法、用量不合理率為36.7%,其中不合理現象[7]主要表現在給藥頻次不合理(35.0%)、用法不合理(0.7%)、給藥劑量不合理(1.0%)。見表4。
3 討論
3.1 適應證
本次隨機抽樣的300份出院病例中,其中有2份病例存在醫囑適應證不適宜。例如1號病例,患者診斷為:①前交通動脈瘤破裂伴蛛網膜下隙出血(hunthess Ⅴ級);②高血壓3級(極高危);③中樞性呼吸衰竭;④肺炎;⑤顱內感染。該患者痰培養檢出G-桿菌,黏液型肺克2+,藥敏顯示環丙沙星(S)、頭孢哌酮/舒巴坦(S)、哌拉西林/他唑巴坦(S)、頭孢曲松(S)、亞胺培南(S)。病程記錄示“患者出現高熱,痰液較多,予吸痰、退熱處理,根據藥敏,改抗生素頭孢哌酮/舒巴坦為比阿培南加強抗感染”。根據《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評價細》,碳青霉烯類僅適用于:①多重耐藥但對該類藥物敏感的需氧革蘭陰性桿菌所致嚴重感染,包括血流感染、肺炎、上尿路感染、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腹腔感染等;②脆弱擬桿菌等厭氧菌與需氧菌混合感染的重癥患者;③粒細胞缺乏伴發熱等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免疫缺陷患者中重癥感染的經驗治療;④耐碳青霉烯類腸桿菌科細菌(CRE)感染[8-9]。該患者非多重耐藥菌感染,故選用比阿培南其適應癥不適宜。2號病例患者診斷為: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房顫動、左右心房增大、中度二尖瓣、三尖瓣反流心功能3級(NYHA分級);②肺部感染。根據《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評價細則》,該患者無近期使用抗菌藥物史,非重癥感染患者,無多重耐藥菌感染的危險因素,無相關指征,無比阿培南適應證[10]。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主要針對重癥感染的患者,面對當前嚴峻的耐藥形勢,臨床醫師應認真評估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嚴格掌握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的適應證。
3.2用法、用量
抗菌藥物臨床用法、用量不適宜主要表現在給藥劑量不適宜和給藥頻次不適宜。例如3號病例用藥醫囑為NS 100 mL+比阿培南溶媒結晶(天冊)0.3 g ivgtt bid×7 d。根據《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比阿培南屬于時間依賴性抗菌藥物,建議嚴格按照給藥間隔要求,q12 h靜脈滴注。4號病例診斷為:①右肝膿腫;②膽囊結石伴慢性膽囊炎,用藥醫囑為:NS 100 mL+比阿培南溶媒結晶(天冊)0.6 g ivgtt q8 h×7 d,根據比阿培南說明書,1 d的最大給藥劑量不得超過1.2 g,建議臨床應嚴格按說明書合理使用比阿培南[11]。臨床應利用抗菌藥物的PK/PD特點,合理運用優化抗菌藥物,可避免耐藥菌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