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柳勤,楊湘英,黃 培,馬建萍,戴偉英,朱明麗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浙江杭州 310000
口干癥是指因唾液分泌減少或成分變化引起的口腔干燥狀態或感覺,是常見的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口腔自覺癥狀。當唾液分泌的速率小于口腔黏膜吸收唾液的速率和唾液蒸發的速率之和時,就會感到口干,只要患者以口干為主訴,即可診斷[1]。短暫的口干可通過自我進行調節,而相對持續且頑固的口干癥狀往往會對患者的心身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有研究指出:口干癥是ICU患者最普遍、最嚴重且最易被忽視的癥狀[2]。口干癥引起的不適體驗使患者處于強烈的應激狀態中,明顯增加患者的耗氧量和代謝負擔,延緩甚至阻礙患者的恢復[3]。ICU護士是危重患者口干癥最直接的發現者,在干預措施的開展中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然而有研究顯示,多數ICU醫護人員對口干癥的認識不足[4]。因此,本研究對ICU護士進行危重癥患者口干癥相關知識的掌握及行為意向調查,為改善ICU患者的口干癥評估和管理提供科學的依據。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8月-10月浙江省杭州市3所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的176名自愿參與本研究的ICU護士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在職、注冊護士;在ICU工作6個月以上。排除標準:進修護士;因病假、事假或外出進修、學習無法參與調查者。
1.2.1調查工具
1.2.1.1 一般資料調查表
一般資料調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包括性別、年齡、學歷、職稱、工作年限、是否為ICU專科護士、是否接受過口干癥相關的知識培訓等。
1.2.1.2 ICU護士對危重癥患者口干癥的相關知識與行為意向調查問卷
研究者依據信息-知識-信念-行為模式相關文獻[5]自行設計,經研究小組討論、專家函詢等逐步修改形成。問卷包括2個維度、25個條目,分別為患者口干癥知識維度18個條目和護士對患者口干癥干預行為意向維度7個條目。其中口干癥知識維度,包括病理生理、癥狀體征、護理措施3個方面。均為選擇題,答對1分,答錯0分(多選題多選少選均不得分),總分18分,正確率≥60%為合格。護士對患者口干癥干預行為意向問卷,采用Likert 4級評分方式,分為一直、經常、偶爾、從不4個等級,分別計為4~1分,總分7~28分,均為正向計分,得分越高表明口干癥干預行為越正向。評判知識和行為意向的得分情況用得分指數表示,得分指數=(實際得分/最高得分)×100%。得分指數低于50%說明相關知識及干預行為掌握較差。本問卷經7名專家評議,測得內容效度0.82。通過預實驗調查30名ICU護士,測得知識、行為維度的Cronbach’sα系數分別為 0.78、0.85,總問卷的Cronbach’sα系數為0.82,顯示該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2調查方法
由研究者選擇符合納入標準的調查對象共176人,使其了解研究目的及要求,并發放問卷。問卷使用統一指導語,對于個別有疑問的條目,由研究者進行解釋。本研究共發放問卷星電子問卷176份,全部收回。其中,有效問卷為176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2.3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頻數、百分比、得分指數表示。
本次調查對象年齡24~52歲,平均(34.01±6.99)歲;ICU工作年限0~28年,平均(13.22±8.35)年,調查對象一般資料見表1。

表1 調查對象一般資料(n=176)

表1(續)
結果顯示ICU護士對口干癥相關知識的得分情況處于中等水平,各維度得分指數情況見表2。在口干癥相關知識的18個條目中有6個條目的得分指數低于50%,具體條目內容見表 3。

表2 口干癥相關知識的得分(n=176)

表3 口干癥相關知識得分指數低于50%的條目(n=176)
結果顯示ICU護士對口干癥患者干預行為意向平均得分指數為67.1%,問卷的7個條目中,有2個條目得分指數低于50%,見表4。

表4 ICU護士對口干癥患者干預行為意向情況(n=176)
本調查研究顯示,在口干癥相關知識的18個條目中有6個條目的得分指數低于50%,說明有大于50%的護士對這6個條目的問題回答錯誤,占問卷總條目數的33.3%。其中口干癥發生的原因得分指數只有17.9%,口干癥診斷依據得分指數為9.2%,患者出現口干時,能匯報醫生給予生津藥物治療的得分指數僅為6.6%,得分指數均低于20%。分析原因:護士對口干癥發生的原因、診斷依據掌握度不夠,可能是因為接受口干癥相關知識的培訓不夠。由表1可見:只有19.32%的護士接受過相關內容的培訓,這需要ICU的護理管理者及教育者重視該方面的培訓及指導,建議可將口干癥相關知識的學習納入科室的業務學習及考核中,這樣可讓ICU護士更好的掌握危重癥患者口干癥的相關理論知識。另一方面,患者出現口干時,護士能及時匯報醫生給予生津藥物治療的得分指數只有6.6%,說明口干癥未得到ICU護士的足夠重視,可能和ICU護士更重視危重患者的病情變化、工作比較繁忙有關,管理者可將患者口干癥相關護理干預措施納入科室危重患者基礎護理質量檢查范疇,并將護理干預行為納入患者滿意度調查之中,以此提高ICU護士對口干癥的重視度及執行力。
口干是患者的一種主觀感覺和體驗,由于口干閾值具有顯著的個體差異,因此很難形成金標準來客觀地評價患者的口干情況[6]。護士在病情觀察及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中,若多加關注及重視,可盡早發現患者口干癥的不適癥狀,且在口干癥干預方面也是措施的直接實施者。本調查研究顯示,ICU護士對危重癥患者口干癥干預行為意向水平欠佳。表4結果顯示,在臨床護理的過程中,主動關注患者口干情況的得分指數是69.8%;患者主訴口干時,能關注其口干癥狀動態變化的得分指數是70.2%;而護士主動查閱關于口干癥處理的文獻或資料的得分指數僅為39.5%。故提高ICU護士對危重癥患者口干癥的認知因引起足夠的重視,關注危重患者病情變化的同時,也需重視患者口干的主訴,及時匯報醫生并給予合理的處理,將動態評估患者口干癥狀納入護理質量觀察的范疇,并不斷加強相關知識的學習,提高ICU護士干預行為意向的水平,提高危重癥患者的舒適度及滿意度,提升優質護理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