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格
[摘? 要]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主要面向社會培養應用型舞蹈人才,然而隨著外在社會環境的發展與變化,舞蹈表演專業建設卻相對比較滯后,弱化了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和效率。基于此,文章在系統總結當前高職舞蹈表演專業建設困境的基礎上,深入分析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進而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深化認識高職舞蹈表演專業建設現狀,指導專業建設工作順利進行,提高高職舞蹈表演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高職舞蹈表演專業? 專業建設困境? 發展對策
“高職”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簡稱,以高中畢業生和中專、職校、技校畢業生為招生對象,培養應用型人才。2019年4月1日,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明確提出:“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重點支持一批優質高職學校和專業群率先發展。到2035年,一批高職學校和專業群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引領職業教育實現現代化,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迸囵B應用型人才始終是我國高職院校制訂、創新、改革專業方案的核心目標。舞蹈表演專業作為高職院校專業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理應準確把握這一根本目標,系統審視當前專業建設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高職舞蹈表演專業建設困境的表現
1.人才培養定位滯后于行業發展實際需求
目前,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的領導和教師雖然均已清楚地認識到培養應用型人才是核心任務,然而他們在制訂和實施舞蹈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中,卻未能根據社會的多樣化、細分化需求,進一步細化、定位人才培養目標,造成了課程教學內容不集中、教學方法缺乏針對性等問題。另外,部分舞蹈教師簡單地將培養應用型人才理解為培養學生的舞蹈編創與表演能力,弱化了專業導向與能力素質,與職業發展趨勢格格不入,不利于學生未來就業。
2.課程體系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價值不突出
課程體系主要圍繞人才培養目標而制訂,直接決定著學生所接受的專業知識和學習方式,進而影響到舞蹈表演專業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目前,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均按照教育部相關要求制訂詳細的課程體系,統領專業課程教學工作。經筆者深入分析發現,當前的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課程體系明顯存在應用型人才培養價值不突出的問題,一方面表現在該課程體系與本科院校的舞蹈表演專業課程體系沒有太大差異,未能凸顯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個性化特征,致使學生在未來就業中缺乏專業特色與核心優勢;另一方面,該課程體系中理論性較強的課程比較多,如舞蹈藝術史、舞蹈藝術修養、舞蹈審美認知等,雖然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但也弱化了以應用型為主的學習導向和能力素質。
3.實習實訓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效果不理想
實習實訓是高職院校培養學生實操能力的重要舉措。雖然各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普遍有各種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了多樣的實習實訓機會,但是實際效果并不理想。這突出表現在學生參與實習實訓的時間比較“碎片化”,對各種實習實訓活動淺嘗輒止,一方面學生無法真正參與舞蹈創作與表演工作,大都是提供與舞蹈表演專業不相關的服務;另一方面,學生參與實習實訓活動十分松散,有的甚至還找理由作假,不參加實習實訓,致使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實習實訓活動流于形式。
高職舞蹈表演專業建設困境的原因分析
1.學校疏于對業界人才需求情況的研究
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核心目的是為了滿足業界對于實操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人才培養方案必須以實際需求為導向,設定各項標準。當前,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建設之所以存在人才培養定位滯后于行業發展實際需求、課程體系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價值不突出等問題,主要原因在于學校疏于對業界人才需求情況的調查與研究。很多院校憑借廣播、電視、網絡媒體中對于舞蹈表演人才的報道,直觀地判斷業界人才需求特征、標準和規模,借此設定人才培養目標,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既比較粗略、簡單,又無法凸顯學校自身特色。
2.學校缺乏對高職人才培養定位的認識
毋庸置疑,業界確實需要應用型舞蹈表演人才,但又有多樣化、專業化、個性化的特征,即“專業人才從事專業工作”。學生只有具備明確的專業導向和突出的專業優勢,才能更好地適應業界需求,增強個人就業能力。當前,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之所以存在課程體系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價值不突出的問題,其原因之一便是學校對高職人才培養定位不夠重視,認知較為模糊。部分高校雖然也認識到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性,設置了這方面的專業目標,但在制訂和實施舞蹈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具體過程中,卻不自覺地借鑒、模仿其他院校甚至是本科院校舞蹈表演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或者是將一些知名度高、就業情況好的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作為“模板”,借以應用,這就直接導致舞蹈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定位模糊、特色不清、缺乏個性等問題。
3.學校疏于對實習實訓工作的指導與監督
加強實習實訓活動既是教育部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措施。目前,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建設之所以存在實習實訓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效果不理想的問題,根本原因在于學校疏于對實習實訓工作的指導與監督。部分高職院校在與企業簽訂“校企合作”的過程中,未詳細規定學生在單位內的角色與工作情況,很多時候,僅是簡單地把學生“推給”企業,很少關注企業對學生實習實訓活動的安排。而且在具體的實習實訓過程中,學校很少調查學生對實習實訓效果的評價,也很少監督、評估學生的實習實訓過程,僅以提交證明為學生參與實習實訓的依據。
解決高職舞蹈表演專業建設困境的對策
1.以業界需求定位人才培養目標
業界對于舞蹈表演人才的需求決定著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與教學方案。當前,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應加強對業界人才需求情況的調查與研究。一是采用問卷、走訪、座談等形式,了解舞蹈劇團、舞蹈表演公司對于舞蹈表演專業人才的具體需求,包括人才專業方向、能力素質、規模數量等;二是要加強與校企合作單位的溝通與交流,從校企合作單位處了解其對于舞蹈表演專業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標準;三是對歷屆舞蹈表演專業畢業生進行調查,了解其就業現狀,搜集其對于人才培養目標、方式以及課程建設、改革方案等方面的建議和對策。高職院校應綜合考量這些信息,據此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核心導向下,制訂更加具體、明確、細化的人才培養目標,形成舞蹈表演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個性化特色。
2.綜合多方信息建構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開展舞蹈表演人才培養工作的核心依據。當前,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應綜合多方面信息建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第一,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要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深化認識,在準確把握其內涵的基礎上,制訂個性化的課程內容和具體的教學方法。第二,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應對校內師資力量、專業背景、教學能力,以及硬件設施、軟件資源的使用情況等展開調查,進一步明確學校開展各門課程教學工作的能力與效果。第三,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要加強對學生舞蹈基礎能力、學習興趣、訓練效率、就業取向的調查活動,以保證所制訂和實施的課程方案能夠更好地契合學生個性化的舞蹈訓練與表演特征,從而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和效率,提升舞蹈表演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
3.加強對實習實訓的指導與督促
實習實訓是把學生置于課堂之外甚至是校外,讓學生獨立自主地參與專業實踐活動,因此,加強對實習實訓活動的指導與督促是提高實習實訓質量、順利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措施。第一,高職院校在建設實習基地和開展校企合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明確規定用人單位能為學生提供與舞蹈表演專業相關的、能夠鍛煉學生實操能力的崗位,以保證學生實習實訓的質量。第二,高職院校要加強對學生實習實訓活動的調查與指導,了解學生面臨的實際問題,并能及時給學生提供幫助。第三,高職院校要嚴格督促和評估學生的實習實訓活動,嚴格評定學生在實習實訓期間的表現,要求學生提供除了“實習實訓證明”之外的其他材料,如參與編創和表演的舞蹈作品、制訂的舞蹈活動方案等,以此提高學生對于實習實訓工作的重視,激發學生參與實習實訓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結? 語
總體來說,雖然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均有詳細的人才培養方案,但卻存在人才培養定位滯后于行業發展實際需求、課程體系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價值不突出、實習實訓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效果不理想等問題,原因在于學校疏于對業界人才需求情況的研究,缺乏對高職人才培養定位的認識,疏于對實習實訓工作的指導與監督。針對這些問題和原因,本文提出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要以業界需求定位人才培養目標,綜合多方信息建構課程體系,加強對實習實訓的指導與督促,以進一步提高舞蹈表演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孫國榮:《大學生舞蹈教學指導》,上海音樂出版社,2014,10,第32頁。
[2]范波瀾:《舞蹈表演專業教學方法改革探索與實踐》,《藝術教育》2019年第4期,第18-19頁。
[3]劉劍:《高職舞蹈表演教學中的民族舞教學方式探究》,《黃河之聲》2018年第9期,第45-47頁。
作者單位:陜西藝術職業學院? 陜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