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宅巍
2019年12月6日至12日,我 與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葛道榮的次子葛鳳瑾先生,共同受邀赴日本,先后出席了在大阪、名古屋、靜岡和東京四個城市舉行的“南京大屠殺82周年證言集會”。在這些證言集會上,播放了南京大屠殺的錄像視頻和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葛道榮老人的證言視頻,由葛鳳瑾先生講述了全家在南京大屠殺暴行中遭遇的殘害,由我作了“悲壯的南京保衛戰真相”的演講,出席集會的市民與報告人就南京大屠殺和南京保衛戰的史實與認知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在南京大屠殺悲劇發生82周年和中國第六次“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夕,日本四個城市舉行的證言集會,為人們重溫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推動東亞和世界的和平,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證言集會”由日本“南京大屠殺60周年全國聯絡會”主辦。該聯絡會自1997年成立,先后由旅日華僑中日友好協進會秘書長林伯耀、日本銘心會南京友好訪華團團長松岡環、日中友協常任理事由木榮司、“不再重演南京悲劇” 名古屋會事務局負責人平山良平等主持,設有東京、熊本、長崎、福岡、廣島、岡山、神戶、大阪、金澤、名古屋、靜岡等分會。聯絡會每年12月都在多個城市舉行南京大屠殺證言集會。證言集會一般邀請中國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與研究專家前來發表證言與演講,有時也邀請中國方面其他日軍暴行的幸存者、研究專家及日本方面的研究專家發表證言與演講。近年來,由于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日漸離世,健在者也年事已高,已逐漸由幸存者的子女、后代赴日講述證言。本次是聯絡會第23次在各地舉辦證言集會。
葛鳳瑾的證言,再現了當年日本侵略軍在南京大屠殺的血腥暴行。他的父親葛道榮當時只有10歲,為了保護5歲的妹妹和2歲的弟弟,腿部被日軍刺傷。他說:12月中旬的一天,在金陵大學難民收容所南院一間教室里,父親摟著妹妹和弟弟,又冷、又餓、又怕。突然咣噹一聲,闖入了3個日本兵,沖到父親的面前吼叫。父親被日軍重重地抽打并戳傷了右腿,鮮血浸濕了褲腿。葛鳳瑾三爺爺葛之爕那年53歲,是一名中醫師,在難民區內的高家酒館家中被日軍殘忍殺害。葛鳳瑾的舅爺爺潘兆祥于12月12日去下關城外買雜糧,就再也沒有回來;另一位舅爺爺王鈞生也于同一天去煤炭港裝卸作業區上班后,一去不返。這兩位舅爺爺都在下關江邊遇害了。

葛鳳瑾在東京作證言

孫宅巍(左)在演講
我在4次證言集會上,都應日本朋友的要求,作了《悲壯的南京保衛戰真相》的演講。他們說,過去中國的專家來,都是講的南京大屠殺暴行本身,但日本社會與市民對于與南京大屠殺密切相關的南京保衛戰真相都不夠了解。我在演講中指出:攻占南京是日軍的既定目標。發生在1937年底的攻擊南京之戰,是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破壞世界和平的一大罪責。日本侵略軍向中國發起的全面侵略戰爭,從一開始,就把攻擊中國的首都南京,作為首先要實現的一個重要目標。我詳細介紹了中日雙方部隊在南京郊外與城垣各地展開激戰的情況。由于中國守軍的奮勇抵抗,日軍官兵把與中國軍隊的交戰稱為“殊死的戰斗”“慘烈的肉搏戰”,驚呼中國軍人“明知結果肯定是死,但還是頑強抵抗”“實在令人佩服”。在南京保衛戰中,共有8名將軍和11名團長以上的指揮官,犧牲在陣地上或突圍途中。我說:“他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中國人民英勇頑強、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抗戰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是中國軍人和人民的光榮和驕傲。這種精神,激勵著中華兒女在整個抗日戰爭中英勇斗爭、抗日御侮,直到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
全國聯絡會的主要負責人林伯耀先生,到大阪機場來迎接我們赴日報告者一行,參加了在大阪舉行的證言集會。他表示:這樣的證言集會已經持續了23年,今后還要把這個活動堅持辦下去,讓更多的日本市民和年輕人知道南京大屠殺真相。他說:“南京大屠殺已經不是中日之間的一個小案件,它是全世界、全人類的一個歷史教訓。我們已經受過這樣的苦難,作為教訓,我們不愿意看到別的國家、別的民族再經受這樣的苦難。”
大阪、名古屋、靜岡、東京四地的證言集會,顯示了日本朋友的正義與良知,也使我們中方的參與者受到深刻的教育與啟發。
各地的證言集會都有數十人至一二百人參加。他們為了參加集會,不僅要自行乘車、用餐,并且還都要捐給會議1000日元至1萬日元不等的活動經費。與會者的熱情,令我十分感動。老年夫婦高橋恒夫與牧野悅子,住在愛知縣豊橋市,本在靜岡附近,因未接到通知,錯過了靜岡集會,便專程乘新干線趕到東京,他們說,要用行動表達自己對南京大屠殺暴行的抗議和對死難者的同情。他們的行動昭示了日本人民正義與良知的心聲。
12月9日,退休的中學教師平山良平先生等四人,帶著擴音器和傳單去名古屋市政府前舉行街頭抗議活動。活動的源頭,要上溯到2012年2月20日河村市長發表否認南京大屠殺言論。名古屋一批正直的教師、市民便成立了“讓河村市長撤回否認南京大屠殺言論”的團體。從這年的9月3日起,舉行街頭抗議活動,打出橫幅,發表演講,散發傳單。此后,每月第一、第三周的星期一上午舉行街頭抗議,每次活動都是在前一天夜里提前制作好傳單,在汽車上放好麥克風,裝上旗子,向名古屋出發。河村一天不撤回否認南京大屠殺言論,他們就一天不停止抗議活動。到2019年12月9日星期一,已是這種抗議活動的第163次。我對平山先生說,謝謝你們對中國人民所受災難的同情和理解。平山先生回答說:“這既是對中國人民所受災難的同情和理解,也是為了我們自身的利益。因為對于錯誤的言論置之不顧,是件羞愧的事情。河村的言論也會被一些市民接受。如果不斬斷這種趨勢,日本整個社會就會變得很惡劣。”平山先生于1988年8月第一次參觀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受到很大震撼,進一步認識到侵略戰爭和暴行的殘酷。他說:“我發現,關于南京大屠殺,要是多數日本人認識不到它確實存在,對這段歷史一無所知的話,日本整個國家將會像失重的氣球一樣不知道何去何從。”他認為,自己所做的事是一種愛國的行動。他說:“當市長做錯事情的時候,進行有效的糾正,這才是真正愛國的市民應該做的事情。”平山先生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講,通過南京大屠殺被害者的證言集會,我們自身也得到了成長。平山先生等人8年來的抗議集會活動,也使我深受教育。我在名古屋證言集會上作報告時,就呼應了他們的正義斗爭。我在報告中說:“河村市長2012年否認南京大屠殺的言論,是對人類的良知與正義的公然挑戰,他的謬論早已為南京大屠殺鐵的事實所擊破!”
名古屋小學教師小野政美,是證言集會的積極組織者。他在聽了我的報告后,特地向我要了一本我的專著《南京保衛戰史》,并要我在書的扉頁上簽名。他說:“我雖然不懂中文,但這本書是日本當年發動侵略戰爭的見證,我一定要好好收藏保存!”小野先生長著長長的白胡須,是位很有特色、待人很熱情的老人。他在飯桌上對我和葛先生說:“我父親曾經是偽滿洲國的職員,那也是對中國人民犯下了罪過。我要為父親那一段不光彩的歷史向中國人民道歉,說一聲對不起!”說著,他誠懇地向我們躹了一躬。我從內心里被小野先生的良知而深深地感動,我覺得他代表了日本民族和日本社會的希望。
12月10日,日本當地時間下午6:30,第三場“南京大屠殺證言集會”在靜岡舉行。集會組織者之一、靜岡大學和平學講師森正孝現場播放了由他自制的關于南京幕府山集體屠殺的影像。視頻通過對侵華日軍老兵和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走訪,再現了南京大屠殺的慘痛歷史。以森正孝先生為代表的一批聯絡會成員,20多年來,以還原歷史真相為己任。他們的言語和行動,都充分體現了人類的正義與良知。
在這次四個城市的證言集會中,中日雙方人士表達了一個共同的心聲: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與我同行的葛鳳瑾先生,在每場講述證言時都不忘表示:“希望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并記住這段歷史。只有正視歷史才能珍惜當下。只有以史為鑒,才能避免悲劇重演。讓大家攜手成為守護歷史與和平的使者,愿世界不再發生戰爭,愿天下母親不再流淚,愿天下的兒童都能在和平環境中過著幸福愉快的生活。”
我在每場報告中,也都殷切表示:“在悲壯的南京保衛戰進行82年后的今天,我們重溫南京保衛戰和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銘記歷史,以史為鑒,時刻警惕曾給人類帶來災難的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共同去爭取和維護世界和平。”在東京,特地從南京趕來的江蘇電視臺記者,在對我采訪時問我:“在你看來,和平是什么?”我回答說:“和平就是不再有妻離子散,和平就是遠離戰爭的血腥與恐怖,和平就是人們都能在寧靜、安定的環境中正常地生活。”接著,我又補充說:“這是從深重的戰爭災難中走過的南京人民與中國人民的深切體會,也是我們長期以來的期盼與愿景!我真誠地希望,我們身邊的浩瀚東海,能夠成為一片和平、寧靜的海域,愿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愿中日兩國間的友誼之樹常青!”
在12月7日的大阪證言集會上,福井縣鯖江市議會議員山本敏雄提前趕到集會現場,對葛鳳瑾先生能夠代表幸存者的父親葛道榮赴日參加證言集會表示歡迎。他說:“我父親是一名參加攻擊南京的侵華日軍老兵,對南京人民犯有罪過。我希望通過證言集會,讓更多的日本人了解歷史真相,正視真相,迎來真正的和平。講述歷史的真相,是為了肩負起保衛和平、制止戰爭的責任。”
12月8日,是名古屋證言集會組織者之一小野政美的生日。他說:“能夠在集會上聽到幸存者后代的證言陳述,是送給我的最有意義的生日禮物。”作為一名退休小學教師,他一直致力于傳播歷史的真相。南京大屠殺60周年全國聯絡會東京分會負責人、一橋大學名譽教授田中宏,在12月11日東京證言集會上致詞時說:“我希望通過這場證言集會,讓日本民眾了解當年的歷史,尤其是讓我們的后代學到真正的歷史。歷史不能忘記,歷史教訓必須銘記。只有銘記歷史,才能爭取到真正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