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潔,楊云洪,2,王 歡
(1.營口菱鎂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遼寧營口 115100;2.遼寧省鎂素營養專業技術創新中心 遼寧營口 115100;3.鲅魚圈海關綜合技術服務中心 遼寧營口 115007)
硫酸鎂(MgSO4)及其水合物是重要的無機鎂化合物,在農業生產中用作中量元素肥料,用于向作物補充鎂(Mg)、硫(S)元素營養。MgSO4及其水合物含有不同數量的結晶水,主要有一水硫酸鎂(MgSO4·H2O)、三水硫酸鎂(MgSO4·3H2O)、五水硫酸鎂(MgSO4·5H2O)、七水硫酸鎂(MgSO4·7H2O)、硫酸鎂干燥品(MgSO4·nH2O)等,部分MgSO4及其水合物狀態不穩定,不易存放。目前,MgSO4及其水合物中Mg、S元素含量的測定常用化學容量法,但此方法測定效率較低,且化學廢液的排放易造成環境污染,而采用X射線熒光光譜法可大幅提高MgSO4及其水合物測定的效率[1-3]。采用MgSO4及其水合物分析純試劑配制校準樣品并用于建立校準曲線時,如果直接采用粉末壓片法制樣,校準樣品和測試樣品在熒光強光的照射下會脫除結晶水,揮發出的水蒸氣使樣片出現鼓包、開裂等現象,對測定結果和儀器設備都將帶來較大的影響。
試驗以含結晶水較少的MgSO4·H2O和含結晶水較多的MgSO4·7H2O為例,通過高溫灼燒脫水確定最佳的灼燒時間。將已配制的校準樣品灼燒脫水,并對認定值進行灼燒減量校正[4-6],分別以校準樣品中Mg、S元素校正后的含量為橫坐標、對應的熒光強度為縱坐標,繪制Mg、S元素校準曲線。MgSO4及其水合物測試樣品灼燒脫水后,采用X射線熒光光譜法測定,對測定結果進行灼燒減量校正,從而建立了測定MgSO4及其水合物樣品中Mg、S元素含量的X射線熒光光譜法。與化學法測定結果比對,結果表明X射線熒光光譜法的精密度和準確度均滿足測定要求。
主要儀器:ARL Perform′X4200型X射線熒光光譜儀,美國賽默飛公司;PrepP-01-40t型壓片機,瑞紳葆分析技術(上海)有限公司;DC-B15/13型馬弗爐,北京獨創科技有限公司;101-2AB型電熱鼓風干燥箱,天津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
主要試劑:硼酸,分析純,天津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MgSO4·H2O、MgSO4·7H2O,分析純,天津福晨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MgSO4及其水合物中Mg、S元素的測定條件見表1。

表1 Mg、S元素的測定條件
1.3.1 樣品干燥與灼燒處理
分別稱取3~4 g(精確至0.000 1 g)MgSO4·H2O、MgSO4·7H2O分析純樣品(通過Φ75 μm標準篩)置于預先灼燒至恒重的瓷坩堝內,在(105±2) ℃的電熱鼓風干燥箱中干燥2.0 h,取出后將樣品移入(450±25) ℃的馬弗爐中灼燒,每隔30 min取出稱重,直至坩堝質量恒定(樣品中結晶水完全失去),計算灼燒減量并采用化學法測定灼燒前后MgSO4·H2O和MgSO4·7H2O(灼燒后均以MgSO4計)中S、Mg元素質量比(S/Mg)。
1.3.2 校準樣品
由于目前沒有MgSO4及其水合物的標準物質,因此用MgSO4及其水合物分析純試劑配制8個Mg、S質量濃度有一定梯度的校準樣品(通過Φ75 μm標準篩),按Mg元素含量從低到高依次編為1#~8#,采用化學法測定校準樣品灼燒脫水前的Mg、S元素含量,取5次測定結果的平均值作為校準樣品的認定值。
對校準樣品進行干燥、灼燒脫水,然后取適量灼燒至恒重的校準樣品,以硼酸墊底鑲邊,在壓片機壓力為392 kN、保壓時間20 s的條件下制成校準樣品壓片。
不同灼燒時間下MgSO4·H2O和MgSO4·7H2O的灼燒減量見表2。

表2 不同灼燒時間下MgSO4·H2O和MgSO4·7H2O的灼燒減量
由表2可知,MgSO4·H2O和MgSO4·7H2O的灼燒減量均在灼燒2.0 h后基本不變,說明此時樣品中的結晶水已完全脫除。化學法測定灼燒脫水至恒重前后的MgSO4·H2O和MgSO4·7H2O中Mg、S元素含量并計算S/Mg,結果見表3。

表3 灼燒前后MgSO4·H2O和MgSO4·7H2O中Mg、S元素的測定結果(化學法)
由表3可知,灼燒前后樣品中S、Mg元素的含量比基本不變,樣品組分的絕對量沒有變化,灼燒處理僅脫除水分,并未造成S元素的損失,所以選擇樣品灼燒時間為2.0 h。
MgSO4·H2O的灼燒減量一般為12%~15%,MgSO4·7H2O的灼燒減量一般在50%以上,MgSO4水合物灼燒后應對灼燒減量進行校正。灼燒減量校正系數K按式(1)計算:
(1)
式中:m后——灼燒后樣品的質量,g;
m前——灼燒前樣品的質量,g。
MgSO4及其水合物校準樣品在繪制校準曲線時,Mg、S元素含量應為認定值灼燒減量校正后的含量,按式(2)計算:
W校=W認/K
(2)
式中:W校——校準樣品校正后Mg、S元素的含量,%;
W認——校準樣品中Mg、S元素含量的認定值,%。
MgSO4及其水合物待測樣品測定時,Mg、S元素含量應為X射線熒光光譜法測定值灼燒減量校正后的含量,按式(3)計算:
W樣校=W樣測×K
(3)
式中:W樣校——待測樣品校正后Mg、S元素的含量,%;
W樣測——待測樣品中Mg、S元素含量的測定值,%。
2.3.1 校準曲線的繪制
測定MgSO4及其水合物校準樣品中Mg、S元素含量,然后先將MgSO4及其水合物校準樣品在(105±2) ℃的電熱鼓風干燥箱中干燥2.0 h,再在(450±25) ℃的馬弗爐中灼燒2.0 h至恒重,最后按2.2計算灼燒減量校正系數和校正后的Mg、S元素含量,結果見表4。

表4 校準樣品的測定結果及灼燒減量校正值
將灼燒脫水以后的校準樣品以硼酸鑲邊墊底,在壓力為392 kN、保壓時間為20 s的條件下制成壓片,分別建立以校準樣品中Mg、S元素校正后的含量為橫坐標,對應的熒光強度為縱坐標的校準曲線(見圖1),校準曲線的相關參數見表5。

圖1 Mg、S元素校準曲線

表5 Mg、S元素校準曲線參數
2.3.2 精密度試驗
選取1個MgSO4及其水合物樣品(通過Φ75 μm標準篩),按1.3.1處理樣品至恒重后,粉末壓片制取8個平行樣片,在儀器工作條件下進行測定,并計算Mg、S元素測定值的相對標準偏差,結果見表6。

表6 精密度試驗結果
選取5個MgSO4及其水合物待測樣品(通過Φ75 μm標準篩),編號依次為a~e,按1.3.1處理待測樣品至恒重后,粉末壓片制取5個樣片,在儀器工作條件下進行測定,測定結果按2.2校正后與灼燒前的化學法測定結果進行比較,結果見表7。
由表7可知,X射線熒光光譜法的測定結果與化學法的偏差較小,說明該方法準確可靠。

表7 待測樣品測定結果
將MgSO4及其水合物在(450±25) ℃下灼燒,使試樣中結晶水完全脫除,避免了粉末壓片時因結晶水的存在對測定結果和儀器設備的影響,并通過試驗確定了試樣完全脫去結晶水所需時間為2.0 h;通過對MgSO4及其水合物校準樣品的灼燒減量校正,繪制了Mg、S元素的校準曲線,解決了MgSO4及其水合物校準樣品難以直接采用粉末壓片法制樣的難題;方法的精密度和準確度均滿足分析測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