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全
摘 要:現階段,基于政策要求和行業需求,PPP發展已經由最初的突飛猛進向規范、穩健發展過渡,擁有工程總承包能力已被視為企業承接PPP項目的基礎條件。如何管控國際工程項目的財務風險,是國際工程承包企業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要促進我國國際項目的發展,必須從其財務管理特征和國際規則出發,本研究結合實際案例對國際財務管理特征進行具體的分析,希望能夠在財務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關鍵詞:國際;承包企業;財務;風險;管理
1導言
全球經濟一體化模式下,既給企業帶來生機,又使其面臨挑戰,尤其是在國際施工管理中,涉及內容較多,包括語言、財務會計準則、制度等。認清財務管理中企業財務與管理財務之間的特點,對其進行統一,或者尊重其發展規律,并以此為基礎進行適應。“EPC+PPP”作為新模式尚且處于初步探索階段,缺少充分的研究理論和成熟經驗,很大程度上增加了PPP項目發展的難度與風險,尤其是財務風險管控方面面臨諸多的難點和挑戰。
2國際工程承包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特征及作用
國際工程承包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主要有以下三大特征:1.能保證財務風險分析的全面性;2.具備規范的財務風險預警流程;3.能有效結合財務信息評估和處理各類財務風險。
國際工程承包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作用為:
快速識別風險。國際工程承包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靈敏性較高,通過風險預警模型對財務指標進行測試后,能迅速識別和檢測出異常的財務指標,通過追溯源頭找到導致財務風險的原因。
實時監測風險。財務風險預警機制規范了財務風險內控制度及預警流程,大幅提高財務信息收集效率,可做到隨時收集財務信息、評估財務風險,實時檢測風險因素的變動趨勢,提高對風險的管控能力。
及時警示風險。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可以在識別財務風險的第一時間,進行有效風險評估,確定風險等級,并發出警示,便于財務督導處理組及時采取對等的解決措施。
有效防范風險。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可以有效識別潛在財務風險,并且根據風險的等級發出警示、追溯原因,并及時采取措施,將財務風險的影響降到最低。
3國際財務管理特殊性
3.1項目金額大,融資方式復雜
國際項目往往都是大項目,涉及的專業不僅是一個,并且項目費用較大,合作企業較多,往往為多家融資,包括銀行、施工企業、材料輸出企業、媒體等,資金來源豐富。對企業項目的順利實施具有極大地促進作用。另外,在結算過程中,結算內容非常多,導致融資豐富較多,較為復雜,并且各個國家之間的財務核算具有差異,對融資的理解也存在差異,因此有時會影響財務管理。
3.2成本費用的管理復雜
國際項目的成本費用不易管理,按照統一管理,財務管理人員很難掌握每個環節的從財務成本支出原因,按照分步管理,則很容易出現漏洞。國際項目復雜,涉及進出口貿易,設備需要進口,對設備的理解要專業,對項目施工要及時。這些過程都可能導致企業財務成本的增加,但對費用的控制很難。
3.3結算方式復雜、外匯匯率對財務管理的影響大
國際項目資金的支付方式通常為外幣,并且主要以信用證結算為主,這一過程需要專業性,銀行手續要完整。而目前這一復雜的結算方式很明顯給企業帶來了困難,導致其核算時缺項,且項目周期相對比較長,使實際收款匯率與投標匯率發生臨時變化,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4建筑總承包PPP項目存在的財務風險分析
4.1對資金流動缺乏監管
對于國際項目而言,施工成本多,并且是由多方合資而成,一旦資金鏈斷開,將嚴重影響其發展,因此要保證充足的流動資金。然而對于資金把握的不準確,對形勢的認知存在偏差,都使財務管理工作無法實施,或者實施效果不佳。尤其是當前,企業對于財務資金流動的重視度不足,對其監管也不足,因此影響了財務管理。例如,對于資金流動與調配相對比較頻繁,若存在資金利用不合理的情況,會引發資金分散,以此造成財務管理人員對資金量把握不足,存在資金不足的情況發生,也很難在管理中體現,從而會增加企業財務成本。
4.2成本控制相對不足,極易面臨成本超支風險
相對一般建筑企業而言,建筑總承包企業具有較強的綜合管理能力,其成本控制水平亦得到相應的提升。此處提及的成本控制不足主要指的是成本全過程管理、實時動態管理以及價值鏈成本控制相對不足,致使總承包PPP項目極易面臨成本超支風險。一些企業成本控制仍以事后、靜態和內部管控為主,尚未實現事前、事中和事后相結合的成本控制模式,導致很多風險因素無法被提前預測、及時預防。而工程總承包PPP項目合作周期長達10年-30年甚至更久,在漫長的時期內,內外部環境風云變幻,材料、設備、人工、技術及管理的價格極有可能出現持續遞增現象,導致項目建設和運營成本飆漲。企業由于未能提前預測、發現和防控,缺少價值鏈企業的協作支持,難以科學有效的應對成本增長難題,不得不面臨高額的成本超支風險。
5國際承包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措施
5.1制定財務風險內控制度
國際工程承包企業財務部門在制定財務風險內控制度時,必須深入結合境外項目主要財務風險,從項目生產經營的投標環節、中標后生產準備環節、項目實施環節、項目完工環節四個環節進行制度細則的分析,重點關注企業內部風險。內控制度的實施需要企業上下協調和配合,針對財務風險的內控要延伸到業務端,從各環節的業務端開始搭建企業的內控框架。在這個框架中,財務風險是核心和落腳點,人員配備、風控目標設定、制度確定是具體架構,只有結合企業生產經營的具體環節和具體業務,制定相應的管理細則,有效發揮財務部監控效用,提高員工風險防范意識,嚴格把控企業財務風險,才能從本質上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5.2加強資金監管水平
按照國際管理,國際項目的發展要以國際的基本要求為主,我國國際項目與很多國家都有合作,需要在工作中降低財務管理成本,在進行國際項目財務管理工作中,需要在工作要求的基礎上降低風險,在此需要面臨較大的復雜性,尤其是在匯率方面。這一點影響非常大,由于全球范圍內的財務管理并不穩定,發生變化的幾率較大,因此要做好相關準備,對風險進行觀察監督,要第一時間發展財務管理風險,并且制定相應地處理方法,將其遏制在萌芽中。當然,對企業而言,還需要增強國際項目財務管理工作者降低匯率風險意識,對其資本集中過程進行探究,保證資本風險的最低。還要對國內形勢進行了解,秉承財務管理和企業發展的目的性。在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主要是對資金流動實施有效地監管,以此確保資金的有效分配與安全流通,才可以從本質上確保項目不延期,才能提高其施工質量。
5.3創新完善融資機制,降低和防范項目融資風險
建筑總承包企業應該通過拓展融資渠道、優化融資結構、嚴控融資成本等途徑促進企業融資機制的創新完善,從而有效的降低和防范總承包PPP項目的融資風險,推進項目的高效建設和運營。在金融嚴監管的背景下,各融資機構準入機制日益完善規范,工程總承包企業要抓緊機遇,充分展現和利用自身綜合實力較強的優勢,有效的吸引金融機構的青睞,爭取信任,發展合作關系,拓展企業的融資渠道。充分了解金融機構多種多樣的金融產品,建立擴充企業的金融數據庫;通過數據分析、效益比對,科學的選擇金融產品以豐富企業的融資形式,巧妙的分散融資風險,優化融資結構。要搭建信息共享機制,實現企業與政府、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其他社會資本方之間的及時交流、互通互聯,充分做好PPP項目的推介,提高合作機構對投資項目的投資興趣、信心。
6.結束語
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建立全面且適用企業自身經營特點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可以有效避免企業發生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對于國外企業的建立要進行嚴格的審核,要求其具有資質才可開啟。還需要根據一定的標準來規范國際項目財務管理,提高我國企業在國際發展中的速度。
參考文獻:
[1]程曉釗.PPP項目的財務風險的控制及防范[J].商訊,2019(36).
[2]黃舒.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構建[J].審計與理財.2017,(11):52-53.
(安徽新華學院 ?安徽 ?合肥 ?23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