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鵬


初冬,剛組織完專業撲火隊員培訓的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馬不停蹄地又開展了森林草原撲火隊伍指揮員培訓,力爭在全省森林草原防火期全面到來之前把森林防火滅火專業力量扶上馬、再送一程。
根據國務院督導組部署,結合森林草原火災95%是人為火災,火災防范重點在于野外火源管控和進山入林人員管理,火災撲救要點在于“打早、打小、打了”的實際,四川省委省政府要求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延伸森林草原防滅火觸角,抽調精兵強將,培訓專業滅火隊員、森林草原撲火隊伍,以提高專業撲火隊能力素質,有效防范化解火災發生。
夯實一線力量基礎
試點率先在森林草原防火壓力最大的涼山彝族自治州展開。自治州下屬的17縣(市)除西昌、德昌等少數專業撲火隊組建較早外,有的縣是臨時組建起來的隊伍,人員基本由退役軍人、地方民兵和群眾組成。他們缺少對森林草原火災的認知,缺乏足夠的防火滅火經驗、滅火裝備操作技能。
為此,總隊擬定了以森林草原火災基礎知識、安全知識、避險知識、基本體能、防滅火設施設備使用與維修等技能培訓為基礎,以實戰綜合演練、防火隔離帶開設、計劃燒除、火場自救等帶有戰術背景內容為重點,以聯防聯訓聯動為促進的綜合培訓計劃,并從涼山森林消防支隊遴選了34名滅火經驗豐富、組訓施教力強、管理教育嚴格的指戰員擔任培訓教員,分赴17縣(市)組織開展培訓。
培訓從森林草原火災基礎知識、安全知識、基礎體能、紀律作風整頓和滅火機具操作使用入手,解決撲火隊員思想認識、職業認知、作風紀律和體能技能上的弱項和短板。培訓中,34名培訓教員根據撲火隊自身建設實際和訓練中反映出的問題,及時調整訓練計劃和內容,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幫助撲火隊維修滅火機具,傳授滅火機具維護保養和排除一般故障方法技能。培訓中后期,重點逐漸轉向滅火戰術訓練,班組、分隊整體實戰訓練和演練。從鋪設模擬火線練配合著手,過渡到短距離小火撲打,在逐漸適應火場環境后,再回到設置中強度火線提升實戰能力。
經過近一個月的鞏固訓練,隊伍參加森林草原防滅火綜合演練時,泵車出水壓制火頭及時,各班組協同跟進撲打順暢,火場緊急避險組織緊張有序,火場順利撲滅合攏。專業撲火隊在經過基礎訓練、戰術協同、綜合演練打磨后,圓滿完成考核驗收,并將在下步的全省綜合森林草原滅火演練中一展身手。
提升一線指揮員素質能力
培訓完專業撲火隊員后,總隊立即組織力量在成都市錦江區白鷺灣畔轉入四川省森林草原撲火隊伍指揮員能力提升集中培訓。此次集訓由四川省應急管理廳牽頭,森林消防總隊承辦,著力提高專業撲火隊指揮員的專業素質、職業技能和綜合滅火行動能力。
總隊結合省內近兩年森林火災高發頻發的實際,采取集中授課、研討交流、現場觀摩、實操訓練、考核驗收相結合的方式,培訓鍛煉森林草原撲火隊伍指揮員熟知并掌握省內重點林區林火行為和變化特點,熟知所屬隊伍的綜合滅火能力;能正確領會上級意圖、掌握火情態勢和周邊友鄰情況,做到力量部署科學、指揮機智果斷、戰法運用靈活、行動協同默契的素質能力。
培訓教員根據不同地域森林草原防滅火特點、指揮員經歷、擔負任務實際統分結合,“滅火基礎理論”“滅火指揮與安全”“滅火戰法運用”“滅火裝備操作與使用”等共同科目統一授課、集中學習,干熱河谷地區、高山草甸地帶、高山峽谷地形和高原高山地貌的火災撲救常識和安全避險知識則作為選修選學內容由學員根據所在任務區域特點、擔負任務實際自主選擇。既增強了授課培訓的針對性,又給滅火經驗匱乏、新擔任指揮員一個術業專攻、博采眾長的機會。
開局良好 任重道遠
兩次培訓雖然針對群體不同,但相同的是對培訓的熱情和高度認同,組織培訓的總隊指戰員常常被培訓隊員和指揮員感染感動。39歲的寧南縣專業撲火隊隊員陳萬云強忍胃痛苦練三公里、55歲的稻城縣專業撲火隊隊長阿絨拿著水泵槍頭愛不釋手的畫面讓省森林消防總隊培訓專業撲火隊的伍正忠和培訓森林草原撲火隊伍指揮員的宮浩越一度動容。
陳萬云和55歲的阿絨都有著豐富的森林草原防滅火經驗,他們一個在專業撲火隊干了5年,參加過今年西昌市瀘山森林火災撲救;一個是守護高原脆弱生態17年,有著幾十場森林草原火災撲救經驗的老兵。他們面對年齡比自己低十幾、二十歲的森林消防員,不僅沒有因為年齡偏大、經歷豐富擺資格、找借口,還異常嚴格地要求自己。
50歲的峨邊縣撲火隊長吳慶順,更渴望早點完成隊伍的更新換代。他們撲火隊平均年齡46歲,長年奔波在森林草原防火滅火一線,幾乎每名隊員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傷病,借專項整治東風抓緊補充新鮮血液、完成更新換代,建設一支更有活力、更有戰斗力的隊伍是吳慶順最大的愿望。
其實,年齡偏大在所有撲火隊普遍存在,只是新成立的撲火隊稍好一些。相對于危險性大、更加辛苦勞累、工資待遇不高的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各地的年輕人更傾向外出打工,留給專業撲火隊的選擇確實不多。
好在加入撲火隊的人,不論年齡大小,對這份工作都有著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他們在培訓中認真學習、努力訓練,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年齡偏大的劣勢,但從整個專業撲火隊建設發展和作用發揮來說,仍將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