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春

湖南三湘四水,地形復雜,災害頻發。改制轉隸以來,湖南省消防救援總隊面向“全災種”轉向“大應急”,按照專業化、職業化標準,部署建設了8類13支省級消防救援專業隊,航空救援大隊便是其中一支。
政企聯建航空救援
航空救援大隊位于株洲市蘆淞區湖南翔為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簡稱翔為通航)基地,系湖南省消防救援總隊、株洲市人民政府與翔為通航合作共建。走進基地,印有“航空消防救援”字樣的直升機有序停放在停機區,機械師正在進行檢修作業。
“航空救援大隊現有6架救援直升機,編配救援、飛行、空管、地勤等作戰分隊共30人,配置了個人防護、應急通信、機載滅火、現場圖傳等裝備器材?!焙鲜≈曛奘邢谰仍ш犠鲬鹩柧毧瓶崎L兼航空救援大隊副大隊長鄧江龍說。救援分隊由株洲市消防救援支隊內部選拔產生,翔為通航為飛行、空管和地勤分隊選派飛行員、機械師及配套管理人員。
2017年,株洲市蘆淞區政府采取政企聯建的模式,與翔為通航建立了湖南省首個城區中心航空應急救援起降點,為航空救援隊伍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2017年9月,我們參與了株洲市消防救援支隊開展的高空消防滅火救援演練,一致認為航空器在水域救援、山地救援、超高層建筑救援等領域有很大的優勢,并著手探索打造一支‘空中119隊伍。”翔為通航董事長歐德清說,隨后,該公司就著手研發航空救援設備。
2018年6月,消防吊桶、傷員轉運吊籃、機載水炮等裝備基本完成研發、試驗、定型,株洲市消防救援支隊隨即從全市300余名消防員中選拔航空救援隊員。
“在最開始的試飛選拔中,大部分消防員在特定飛行中出現眩暈、嘔吐的情況。在機上都無法適應,下機救人更無從談起。我們從中選出了10名隊員進入了后續的訓練?!编嚱堈f。
理論學習、高空索降、空中偵察、傷員轉運……入選的10名消防員陸續與空管、飛行、地勤人員展開救援協同訓練。雙方采取資源共享、聯合使用的方式,讓飛行員和救援人員快速磨合,形成默契。通過訓練,航空救援大隊初步具備了在各種災害條件下的救援能力。
2018年11月5日,經株洲市政府批準,株洲市航空救援大隊正式成立,并以一場超高建筑滅火救援演練驚艷亮相。
“株洲市區一棟高層建筑突發火災,火點距離地面超過100米,普通消防設備無法撲救,航空救援大隊立即出動!”
接到指令后,考慮到火情特殊,航空救援大隊“邊飛邊報備”。直升機滿載800公斤混合滅火水劑,在起飛3分鐘后到達“火災”現場,成功救出“被困人員”。
株洲市消防救援支隊參謀長兼航空救援大隊大隊長鄒聯盟介紹,國家在空域方面給予航空應急救援“綠色通道”,接到各類危機救援和醫療救援電話后,從申請時刻、航線到最后起飛,最短可在半小時內完成,緊急情況可以“邊飛邊報備”。
在株洲市前期探索的基礎上,湖南省消防救援總隊與翔為通航建立戰略合作機制,湖南省消防救援總隊航空救援大隊正式掛牌成立,可實現長株潭城區15分鐘、長株潭全域1小時的航空應急救援響應。
第一次關乎隊伍存亡的救援
自株洲市航空救援大隊組建以來,航空救援大隊先后參加了湖南省“踐行新使命、忠誠保大慶”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安保誓師實戰演練、湖南省危險化學品水陸空協同應急演練等,豐富了綜合應急救援的手段。
“隊伍一直都在反復訓練和參加演練,雖然信心十足,但第一次出動救援時,內心還是十分忐忑的。”歐德清說。
今年7月9日,株洲市普降暴雨,江河水位猛漲。其中,醴陵市受災最為嚴重,最大降雨量達413.8毫米,24個街鎮不同程度受災,受災人口13.8萬多,被困人口1.4萬多人,當地已啟動防汛一級響應。險情就是命令,湖南省消防救援總隊緊急調派航空救援大隊前往救援。
“設備一切正常,可以起飛。”7月9日15時許,得知醴陵市嘉樹鄉玉茶村約350名人員被洪水困住,歐德清和航空救援大隊2名飛行員、2名救援隊員登機起飛,15分鐘到達現場。經偵察,發現在一處被淹房屋的屋頂上有3名群眾被困,他們隨即飛近準備救援。
“屋頂不能降落,只能懸停空中救援?!睋碛?年飛行經驗的飛行員張楊一邊與救援隊員交流,一邊小心操縱飛機,準備懸停。由于民房屋頂的瓦片容易被直升機帶來的氣流吹飛,他只能垂直下降慢慢靠近。
“這次救援冒了很大的風險,如若稍有不慎發生墜機事故,這支隊伍是否還能繼續存在,翔為通航是否還能經營都不好說。”歐德清說。
最終,救援隊員按照平常訓練的步驟,成功將被困人員救出,并轉移到安全地帶?!暗谝淮尉仍晒?,大家信心倍增,對投入到下一場救援充滿熱情?!本仍爢T李金弟說。
建立全省1小時空中救援圈
9月24日20時許,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楊橋鎮荊竹村一山林突發大火,經當地群眾及時撲救,于9月25日10時30分成功撲滅。然而,因過火區域風勢較大,1小時后發生復燃,且火勢迅速擴大。
按照湖南省消防救援總隊命令,9月26日6時許,航空救援大隊派出1架直升機,搭載5名指戰員前往支援。
“按照現場指揮部的安排,直升機升空進行偵察,將山上滅火救援力量分布、火情蔓延趨勢、燃燒面積等一手信息實時上報,使指揮部對火場有了直觀、全面的了解,讓撲火方案更加科學合理?!编嚱埥榻B,救援隊于9月26日中午又增派1架直升機趕到現場,按照指揮部部署,尋找水源、偵察火情,制定空中滅火方案。9月27日清晨,救援隊一架直升機使用消防吊桶,另一架使用機載水槍實施滅火作業。
“火勢較大,地面滅火人員很難直接進行撲滅,只能等消防吊桶灑水滅火后,他們再撲打余火、清理煙點。除了吃飯和加油外,我們一整天都在不間斷地進行吊桶滅火作業。”飛行員張楊說。由于水源離火場較遠,每次往返需要10多分鐘。救援隊在離火場較近的地方找到一處水塘,能為使用機載水槍的直升機提供水源,但對飛行技術要求極高。
由于直升機不能離水塘太近,救援隊便聯系當地一輛消防車,從水塘抽水為機載水槍加水。這一做法提高了滅火效率,往返1次僅需要5分鐘?!巴?0余次滅火作業后,我們發現滅火效果不太理想,便聯系國家電網衡陽分公司為水槍注入阻燃劑。”鄧江龍說。
據了解,航空救援大隊在此次任務中總飛行時間29小時,飛行85架次,灑水124桶,共撲滅30余處火點。
航空救援大隊組建1年多以來,在訓練、演練、救援的反復考驗中,救援隊員已從地面消防員轉型為“水陸空”全能型的航空救援隊員。
“搭借國家扶持東風,翔為通航下一步將配合省市有關部門,通過設置其他應急救援站點,建立湖南全省1小時救援圈?!睔W德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