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球,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國和全世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為有效控制疫情蔓延發展,減少損失危害,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都采取了強有力的防治措施積極應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突發疫情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新的社會活動特點和人群活動方式調整同樣也給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帶來的巨大影響。本文結合疫情期間消防安全面臨的形勢和風險特點就如何做好疫情期間消防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進行闡述,為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做好消防安全監管工作積累經驗。
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消防安全;監管措施
一 ?疫情形勢下消防安全面臨的形勢和突出風險
(一)危化品運輸和管理使用過程消防安全風險增高。因冠狀病毒對有機溶劑和消毒劑敏感,為做好消毒防疫,大量單位、家庭集中采購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過氧乙酸等有機溶劑和消毒劑,但以上物品均屬于危險化學品,在運輸和管理使用便帶來了較大的消防安全風險,其間網上頻頻曝出部分單位和家庭因使用、管理不當造成的火災、爆燃事故。
(二)醫療機構火災風險增高。疫情暴發后,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全力開展篩查和救治工作,火災風險顯著增高。一是就診人數顯著增多人流聚集,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忙于應對救治病人和安全檢查,全員正常工作持續高強度運轉,人力、物力集中在疫情防控工作上,專兼職消防安全管理人員被抽調充實到其他崗位,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消防安全管理,致使致災因素明顯增多。二是醫療機構儲存大量的消毒藥劑,重點部位消防安全管理有所弱化。三是為高效開展檢測、隔離、救治工作,臨時醫療機構、隔離點、方艙醫院等迅速建成,部分消防設施設備配備不全,管理欠缺,造成極大風險。據不完全統計,疫情期間廣西、河南等地醫院相繼發生火災事故,所幸處置及時未造成人員傷亡。
(三)消防安區責任落實方面打折扣。為有效防控疫情,各地采取了嚴格的管控措施,人員密集所場所落實停產停業措施,停止大型群眾性活動舉辦,人員密集場所人流大量減少,火災風險有所下降。由此也產生了停產停業單位值班值守人員不足的情況,容易忽視消防安全管理,弱化防火巡查檢查和初期火災處置工作。各行業主管部門主要精力和人力集中在疫情防控,對所屬行業的消防安全管理打折扣,極易忽視消防安全管理。
(四)村(居)民住宅火災風險增加。為有效減少病毒傳播和感染,廣大人民群眾積極響應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大多數居家隔離人員活動方式大幅調整,隨之而來的是村(居)民居家用火用電用氣量明顯增加,人員外出減少,部分生活垃圾、雜物容易在樓道、管道井內堆放,私家車、電動自行車占用消防車通道、安全出口等隱患普遍增多,給火災逃生和救援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
(五)消防車輛通行受阻影響滅火救援。受疫情影響,雖然公安部門明確發文禁止封路斷路,但仍有部分農村和城鄉接合部地區為控制人員流動,方便管理采取了封路斷路,設置限高桿、警戒墩限寬等措施實施車輛和人員管控,導致部分道路和消防車通道堵塞無法正常通行,影響滅火救援力量的及時到場展開,小火易釀成大災,給消防救援部門及時高效處置災害帶來一定影響。
(六)集中隔離觀察點風險增高。為有效防控疫情,管控輸入性感染病例和疑似病例,各地設置了不同數量、類型的集中觀察點,部分觀察點由學校、賓館、體育場館等場所改建承擔相應的任務,有些場所本身就消防安全條件不足,有些場所留觀人數超出正常容納允許人數,火災隱患增加,加之部分醫護和保障人員不具備防滅火消防安全常識,火災風險增高。
(七)醫療物資生產儲存企業火災風險增高。面對突如其來的大規模、全球性疫情,各類醫療物資如口罩、防護服、醫用設備供應陷入供不應求的危機局面,酒精、84消毒液等消毒用品供應一度陷入極度緊張的狀態,為有效解決醫療防護和消毒的問題,部分生產企業改造或增加生產線,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加班加點突擊生產,大量儲存原材料和成品,加之工人加班加點極度疲憊極易忽視消防安全,醫療物資生產和儲存企業發生事故的風險大幅增加,火災事故時有發生。
二 ?疫情形勢下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
(一)從疫情防控重點單位場所看,一是為滿足疫情防治和隔離需要,各地緊急新建的定點醫院以及利用賓館飯店、培訓中心、體育場館等場所改建的治療場所、方艙醫院和集中隔離點,大部分未經消防安全審查、驗收合格即投入使用,很大程度上存在先天性安全隱患,且啟用后超負荷運行;有的為滿足醫療技術要求還采取了封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等特殊措施,火災風險高監管難度大。二是一些定點醫院防疫和防火工作之間的矛盾比較突出,防疫管理級別高極其嚴格,一線消防監督檢查受限較多。三是醫藥及醫療防護用品等防疫物資生產和倉儲企業普遍加班加點、突擊生產,設備超負荷運轉,特別是一些企業臨時用工人員經過簡單培訓后倉促上崗,不掌握安全操作流程和滅火疏散逃生技能,員工超強度作業,且生產和儲存的原料大多為易燃可燃物,稍有不慎極易引發火災,消防安全風險高。
(二)從消防工作責任落實層面看,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各地黨委、政府、行業部門和社會單位把主要精力和資源都聚焦在防控疫情上,對于消防安全特別是重點行業、重點場所的火災防范無暇顧及,有關消防安全工作的部署、調度和檢查相對減少;一些地方的消防監督工作研判不到位,部署不細致,力量擺布不科學,加之存在畏難情緒,擔心感染疫情自身受害給單位添亂,在做好疫情防控重點單位場所監督指導服務和確保社會面火災形勢平穩之間,容易顧此失彼。
(三)從社會面階段性風險看,各地區疫情平穩后,各類企業單位迎來復工潮,人員流動急速提升,企業為趕進度開足馬力加班加點生產加工,不能對生產用設施設備和消防設施器材進行全面檢查保養,不能及時開展員工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同時用火用電用氣面臨極大風險,火災風險相應增加,容易失控漏管。
(四)從消防安全監督執法層面看,監督方式發生重大變化,受制于疫情管控措施影響,部分場所和區域實施封閉管理,消防部門不能深入實地開展面對面的現場檢查,實地檢查頻次和數量相對減少。為做到消防監督不失控漏管,消防部門積極創新監管方式,采用電話、微信、視頻等方式由原來“線下”監管轉向“線上”監管,一定程度致使監管效能和指導效果大打折扣。
三 ?做好疫情防治期間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
(一)全力做好醫療防護用品生產和倉儲物流企業、定點醫療衛生機構和集中隔離點的消防安全指導服務。對發現的隱患問題盡量以督促整改、服務指導為主,盡量減少對該類單位的處罰為單位減負,督促和鼓勵增加消防安全投入。做好提示工作,重點提示加大對發熱門診、住院處、ICU病房等重點部位和持續運轉的用電、用氧等設備的巡查檢查力度。各級消防救援機構成立消防監督服務小組,對本轄區新改建的醫院或和集中隔離點主動介入,在建筑材料、耐火等級、消防設施、安全疏散等方面提供消防技術服務,對存在的風險隱患及時提出意見建議,防止產生先天性隱患。幫助各類醫療機構和企業解決火災防控問題,確保安全抗疫,抓細抓實各項工作,落實一院一策、一廠一策措施,列出問題隱患清單,逐項指導整改落實。
(二)深入開展消防安全形勢分析研判,履行好防范化解安全風險職責。針對疫情給消防工作帶來的影響,實事求是精準分析研判消防安全形勢,提出針對性的措施辦法。針對口罩、防護服、酒精、消毒液等醫療防護用品生產企業和倉儲物流企業,要督促落實火災防控措施,強化消防安全自主管理。針對群眾大多數居家活動的情況,要將居村民住宅作為當前火災防范的重點,指導督促街道、鄉鎮、社區等基層網格力量和公安派出所,加強防火檢查巡查和家庭火災防范宣傳提示,堅決遏制居村民住宅小火亡人事故。對部分采取封路斷路措施的村莊社區,指導當地鄉鎮街道和物業管理單位安排專人值守,配置必要的疏通器材,確保一旦發生火災,能夠保障消防車迅速正常通行。
(三)積極主動作為推動黨委政府行業部門責任落實,齊抓共管共建共治。全面分析研判本地區消防安全形勢,及時向當地黨委政府進行書面報告,提供防疫配套消防安全對策建議,提請黨委政府在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時一并對消防安全提出要求,做到防疫防火工作同部署、同要求、同落實。向衛生健康、工業信息等重點部門點對點進行通報提示,推動落實醫療機構、生產企業等重點行業領域消防安全監管責任落實。將農村、社區特別是住宅作為火災防范的重點,指導街道、鄉鎮、社區等基層網格力量和公安派出所,結合防疫工作,加強防火工作。
(四)創新監管方式落實精準防控措施,多措并舉指導做好消防監管。在面對面的檢查執法活動減少的情況下,創新監管方式,靈活采取多種監管手段,將原來線下的工作做到線上,實現 “線上”指導排除隱患,“線上”課堂提升能力, “線上”宣傳加強防控, “線上”要求壓實責任,確保監管效能不減。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通過消防遠程監控、視頻監控、微信、電話等途徑了解掌握監管對象日常管理、責任落實、消防設施狀態等情況,最大限度通過電話、微信、短信等方式,督促單位落實安全防范措施,對各類單位進行遠程指導、提供咨詢服務,為單位、企業防火做好服務。
(五)履行好災害事故應急處置職責,堅決筑牢滅火救援最后屏障。各級消防救援機構認真落實預案、力量、裝備物資,明確流程、方法、防護措施,確保一旦出動,有序高效處置,切實做到打早滅小。結合氣候、人流、物流活動特點,對疫情可能發生的災害事故進行全面分析研判,從預案、力量、裝備、保障等方面做細工作,做足準備。加強對轄區重點單位尤其是定點醫院、防疫物資生產企業滅火救援預案的熟悉,因地制宜地開展實戰演練。對特別重要的定點醫院和規模較大的物資生產企業,前置備勤力量,加強現場監護。
(六)調整社會化消防宣傳方法,延伸宣傳觸角擴大受眾范圍。動員行業部門,壓實宣傳教育責任,協調利用各行業在基層組織、條線的力量,把防火宣傳、警示提示的聲音傳到最末端。充分利用視頻、微信、電話等方式方法,通過微信、短信群等工作平臺,定期推送消防安全常識,及時提示消防安全注意事項,指導定點醫院、集中隔離點、醫療物資儲存單位利用開會、交接辦等職工人員集中時機開展消防培訓和警示教育,最大限度開展火災提示警示和逃生常識宣傳教育。
作者簡介:
茹作乾,男,漢族,中共黨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澤普縣消防救援大隊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一級指揮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