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飛廷 馬慧嫻 霍玉潔 江寧川
摘 要:文章首先闡述長江水域船舶污染的現狀,其主要包括生態服務功能弱化、港口承載力不足以及環境風險隱患多,然后提出船舶污染防治和經濟發展的對策與建議,如加大基礎建設和標準監管、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實施管理、推廣新能源使用等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從而為長江船舶污染治理和綠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長江經濟帶;云平臺;環境治理;經濟發展
引言:長江船舶污染的防治工作是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和發展長江綠色經濟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由于船舶這一水上運輸工具的特殊性,其運輸航線長、范圍廣加上其水源本身具有的流動性導致船舶污染的擴散性強、影響的面積廣,以至于船舶污染的防治工作復雜而又艱辛。
一、船舶污染的現狀
1.區域整體性維護缺乏,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呈現缺失趨勢。
因為目前長江中下游岸線開發建設的強度大,岸線的使用方式和布局不合理,生態水資源岸線,生活水資源岸線的比例偏低,危化品碼頭和儲蓄設施亟需全面的清理和及時整改。森林總量不足、質量不高致使長江污染自愈能力低下。長江部分中下游地區一些重要水系遭到人為的破壞,江河湖泊形成的河網綜合調蓄的能力明顯下降,部分地區濕地覆蓋面積明顯減少,生態服務自恢復功能明顯弱化。生物多樣性面臨嚴種威脅,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破碎化嚴重,水資源生態系統健康受到脅迫,水域生產力急劇下降。
2.港口承載力不足,對于排放的污水無法及時快速的處理。
部分地區對港口碼頭防污染建設的投入較少、不夠重視,只是在港口碼頭的基礎上配置臨時性的防污設備,沒有對港口碼頭配置污染物及時接收的設備,不能及時地接收已經處置的船舶洗艙水、油污水和船舶生活垃圾污水。由于危化品船舶洗艙站點設置與洗艙經費原因,合法的船舶洗艙站點很少,不能滿足危化品船舶洗艙需求;合法污染物接收船舶不足,不能滿足船舶污染物接收需求,這都是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的一個問題。同時,由于非法污染物接收船舶容易和船員形成直接的利益關系,使得少量船舶也不愿給合法船舶接收,但是非法船舶處置污染物成本低,容易造成二次生污染;岸上缺少船舶污染物接收單位,污染物上岸處置也無法得到徹底解決。
3.環境風險隱患多,飲用水安全保障壓力大。
長江是我國重要的飲用水源,也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全國很多地區的生活和工業用水自長江。現階段,長江運輸的危險化學品數量仍然是偏高的,每年危險化學品運輸量超過2億噸,發生危險化學品泄漏風險持續增加。危險放射性化學品生產和運輸點多線長,風險因素大同時船舶老舊、運輸路線沒有合理的規劃、長江流域的應急救援處置能力薄弱等問題突出也是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船舶污染防治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基礎建設和標準監管:1.加快岸上接收能力建設,根據推進長江船舶污染治理工作現場會上報告的《指導意見》有明確要求,要盡快提升岸上接收處置船舶污染物的工作效率,2020年底前要全面完成建設任務。2.嚴格船舶污水垃圾收集送交,重點圍繞水污染治理,抓好船舶垃圾、生活污水、油污水合法合規收集送交。400總噸以上船舶污水垃圾全收集、全送交,排放要全達標。3.加快長江干線水上洗艙站建設,按照相關部門的相關要求,加快已規劃布局洗艙站建設,2020年底前13座洗艙站要具備投入運營條件。要落實液體危險貨物運輸船舶強制洗艙要求,洗艙水全部收集接收轉運處置。4.岸電建設應用要加快,2020年底前重點港口實現岸電設施全覆蓋,加快推進現有船舶受電設施改造。這四個方面是有關設施的,涉及收集、接收、轉運、處置全鏈條,既是基礎工作又是需要長時間大投資的重點工作應抓緊落實完善。5.積極推進船型標準化,要鼓勵發展節能、綠色、智能的標準化船舶,加快淘汰老舊船舶,深化長江航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6.加快完善標準規范體系,統一長江干線岸電設施標準,統一船岸接頭標準;完善洗艙站建設相關標準;明確400總噸以下船舶生活污水治理標準等。7.加快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圍繞把建設好的設施用起來,完善船舶污染物“船一港一城、收集一接收一轉運處置”銜接協作機制和聯合監督機制,完善船舶污染治理收費政策,加大對企業法人責任追究力度等。
(二)明晰職責,履行責任:第一,航運企業要落實主體責任,相關企業要進一步完善管理體系,加強對船舶運營全過程管理,加大投入、完善設施,確保船舶污水垃圾全收集全處理、排放全達標。要制定年度船舶污染治理工作方案,與安全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要層層簽訂環保責任書,把船舶污染治理責任傳導到每艘船、每一個船員。同時將企業的污染治理成果效益與企業的經濟效益掛鉤,對于效果較好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獎勵,對于效果較差的企業加大懲罰力度,嚴重的企業可以直接要求禁止經營貨運物流,這樣既可以發展綠色經濟又倒逼企業加強船員環保培訓,進一步增強船員環保意識和技術水平。第二,港口企業要落實銜接責任,港口經營人要保證所有港口都具備充足的船舶污染物接收能力,主動作為,改善船舶污染物送交不便的狀況,實現船舶污染治理“船岸一體”。第三,地方政府要落實管理責任,沿江省市要把船舶污染物的轉運處置納入城鎮污染治理體系,統籌考慮,相關城市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接納船舶污染物。要加快完善相關設施,盡快補齊設施短板,建好更要用好基礎設施,暢通船舶污染物轉運處置渠道,實現船舶污染治理“港城一體”。壓實這三方面責任,收集、接收、轉運、處置鏈條就建立起來了,逐步實現“船一港一城”一體、有序銜接。
(三)與時俱進,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實施管理:提升船舶污染治理智能化水平,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依托現有長江船舶管理信息系統,構建統一的長江船舶污水垃圾接收處置服務與監督管理信息平臺,通過矢量數據建庫與影像數據分析相結合將長江有關船舶、污染物接收處理單位、污染物接收處理情況等相關信息納入平臺,再積極建結合云平臺收集獲取不同數據通過云計算加以處理完善最終得以實現污水垃圾接收在線預約、實時查詢、在線監管等。
(四)推廣新能源使用,減少污染物產生:加快技術創新,推動科技進步,減少污染生成和排放,推廣新能源使用,為船舶使用新能源提供支持和便利,加大LNG清潔能源的使用普及,同時可以在不同水域合理規劃設置能源加注站,解決燃料問題,加強船舶燃油質量檢測,嚴厲禁止船舶使用超標準能源;推廣港口岸潮汐能發電電建設,為靠泊作業船舶提供岸電服務,減少船舶停泊作業期間使用燃油發電同時還可以通過發電獲取經濟效益。
(五)加大督促指導:要遵循“看不到問題是最大的問題,看到問題而回避問題更是嚴重失職”的原則,認真抓好已發現問題的整改。交通運輸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要進一步加強指導,加大督促力度,加快完善治理具體措施、標準體系。地方政府要加強統籌,對建設項目進行清單化管理,明確具體任務的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要可檢查、可督促。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按照韓正副總理要求,緊盯不放,一抓到底,協調督促。
新時代、新發展、新要求,總之,長江船舶污染治理和綠色經濟高質量發展已經到了攻堅克難的深水區,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重要精神,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深的思想認識,更積極的實際行動,勇于擔當,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為全面實現長江航運綠色發展,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作者簡介:
龍飛廷( 1998年12月),男,江蘇宿遷人,本科在讀,金融分析.
(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 ?湖北 武漢? ? ?4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