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淑珍 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農村經濟服務中心
引言:在新時期發展背景下加強財務管理推動農民合作社的規范化建設是提高農村經濟和農業產業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要充分重視財務管理工作。柳林縣農民合作社在建設發展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從財務管理的角度上看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只有不斷完善和規范財務管理,才能更有效地推動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從而達到提質增效、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隨著近幾年來國家大力發展農村經濟,農民合作社各項工作在開展及管理中也逐漸得到加強,但是在財務管理工作方面從縣內目前的情況來看還存在一些不足,這主要與管理者的發展觀念和思想意識有關。領導者在實際工作中將過多的精力集中在抓農業生產和經營服務上,忽視了財務管理和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之間的聯系。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到2017年的年底柳林縣全縣的農民合作社僅有716家,而且合作社成員較少,所形成的規模也較小。在農民合作社的管理上,不僅其他管理機制和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財務相關管理制度體系也沒有得到明確,雖然表面上看一些農民合作社制定了財務相關制度,但是在實際中卻沒有做到嚴格按照制度執行,再加上缺少有效的財務監督機制,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和規模的壯大。
目前縣內很多農民合作社還存在會計核算制度不完善,建賬、記賬不規范和不及時的情況,在實際會計核算操作中一些科目的使用也不準備,這種現象導致了無法及時掌握農民合作社真實的財務狀況,阻礙了領導者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另外,費用申請審批不嚴謹、隨意開支、支出限額設定標準不明確等現象依然存在,增大了農民合作社財務管理工作的難度。
在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和財務管理中,離不開人員隊伍的發展建設,從現階段農民合作社財會工作者方面上看,仍然存在一些財會人員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水平不高的情況,甚至一些財會人員還兼任著其他工作,嚴重影響了農民合作社財務管理和發展水平的提高。
在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中,財務管理得不到充分重視的現象大部分與財務管理者的發展觀念和思想意識有關,因此有關部門應當重視和定期組織財務管理的相關教育培訓工作,讓管理者能夠正確認識和了解財務管理在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中起到的重要作用[1]。另外,除了財務管理者以外,還存在著一些相關人員也應當具備相應的財務知識,以支持財務管理得以順利進行,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和注重財務管理重要性和財務知識的宣傳也極為重要。
在加強財務管理中,科學合理地建立健全財務管理體系是一項重要內容,因此為了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相關職能,首先需要優化農民合作社的各個組織機構部門,強化財務管理力度。在財務監督機制上,可以聯系縣內的實際情況,根據實際發展情況制定出符合柳林縣農民合作社的相關財務監督機制。例如,柳林縣目前合作社成員少、規模小,在沒有條件設置內部審計的情況下,可以將財務信息主動公開,讓人民群眾共同發揮監督的作用。
在規范會計核算和財務制度執行方面,為了加大落實財務相關制度的執行力度和規范會計核算,首先可以在完善財務管理體系的基礎上,定崗定責,將責任落實到個人,以提高制度的執行力度。再根據財會法規和相關政策制定出一個符合柳林縣實際的審批制度,嚴格按照財務制度和審批制度加強層層審批的規范化,可以有效減少和避免會計核算不規范現象的出現。
優化財會人員的配備是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有效途徑之一。部門領導應該正確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在財務工作中設置專門的財會人員來開展各項業務和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根據相關政策法規通過人才引進的方式配備具有專業財會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良好的人員,加強財會人員隊伍的建設,提高財務工作質量效果和提高縣內農民合作社財務管理水平。另外,還應當注重財會人員知識技能的提升和教育培訓,使信息化建設深入農民合作社財務管理,最終達到推動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的目的。
結語:總的來說,農民合作社已經成為了將農戶帶入市場的一個有效方式,是促進農村經濟和農業發展的重要平臺。隨著農民合作社規模不斷加大,規范化建設已經成為了各項工作開展的重點內容,充分重視財務管理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各項工作順利有序地開展。因此,應當正確認識財務管理與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之間的聯系,在今后的工作中通過不斷加強和完善財務管理,來推動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