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秋 李慧嫻 王潔敏
華北理工大學 經濟學院
近幾年,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而且是世界各國提振經濟的主要動力。在政策的扶持下,我國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不斷增加,但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問題不可忽視[1]。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其無形資產比重較大,對資金的需求波動也大,但融資渠道相對狹窄,因此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風險更加突出。而且高新技術類企業的經營管理經驗欠缺,加上資本結構與財務管理有獨到之處,抵抗風險的能力較弱,經營陷入困境的概率較大。如果企業不能及時的控制財務風險,就可能帶來嚴重的財務危機,因此對于高新技術產業的財務風險必須嚴加管理,有效及時的進行風險控制。
(一)資產負債率較高引發的財務風險。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是高投入、高風險和高收益,企業前期產品的開發設計都必須依靠大量的資金支撐,而高新技術產業的融資渠道較為單一,往往依靠負債經營,企業的杠桿率持續增高。雖然負債經營具有降低資金成本和杠桿效應的優勢,但是同時也會帶來無力償付債務、再籌資、財務危機等風險[2]。當企業的經營研發成果不能夠及時獲利時,過高的負債增加了企業還本付息的壓力,為償還債務所支付的利息也與日俱增,其他支出占現金流的比例被壓縮,此時財務杠桿極易發揮副作用,企業發生財務風險的概率增加。此時企業內部的負債結構不合理會引發高新技術企業更大的資金危機,造成資金的短缺,進而導致公司資金周轉狀況出現問題,公司陷入財務危機。
(二)短期償債能力較低引發的財務風險。高新技術企業的特點就是無形資產的比重大、資金的回收期較長。由于在前期就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產品研發,然后取得技術成果,再實現對產品的商品化。因此,在初期便需要龐大的資金,而流動資產占比相對較低,并且資金回收效率并不會如其他行業迅速,導致其短期償債能力較弱[3]。如果企業在產品研發到資金回收這個過程中出現了資金缺口,會很容易產生資金鏈斷裂企業的投資活動與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波動較為明顯并且長期處于負值狀態,公司的財務風險加大。
(三)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杠桿水平與獲利能力不匹配。財務杠桿系數的存在可以導致普通股每股收益的變動率高于企業息稅前利潤的變動率,由于財務杠桿的存在,微小的利潤變化會引起巨大的每股收益變動,股東會獲得超額的收益[4]。但高新技術企業的投資回報周轉速度相對較慢,通常導致企業的財務杠桿水平高于獲利能力,負債所產生的利潤不足以彌補負債所需要的利息,有時公司甚至需要減少權益資本來償還債務,這就是財務杠桿過高時所帶來的的嚴重損失。
(一)積極拓寬融資渠道,確定合理的負債結構。高新技術產業經營運轉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持,其必須不斷完善和改進內部的資產結構,確定合理的負債規模,從源頭上降低財務風險的發生。同時企業在構建自身的資本結構時,必須要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對于高新技術產業來說稅后利潤是增加股息提高投資者收益還是擴大規模增強企業競爭力,一直都是高新技術企業面臨的問題。一旦處理不當,便容易造成企業和投資者之間的矛盾。高新技術企業需要拓寬融資渠道,避免由于單一的融資方式帶來的風險,同時也需注意提高資本的使用效率,不斷積累企業的營運資本,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5]。
(二)構建營運資金的內部控制機制,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結合高新技術產業的特殊性質,高新技術產業的各項財務比率的波動性較大,僅僅從賬面數據很難準確全面的收集到財務預警的信息。高新技術企業需要對于企業內部營運資金進行實時監控、管理,提高企業舉債經營的資金使用效率,以此來降低公司的營運風險。企業的財務人員運用項目風險的資料,運用財務數據和非財務數據對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定期測評,使得企業生產過程中的籌融資風險能夠準確、及時的反映給企業管理者,從而為企業風險決策提供充分的參考,最終為高新技術企業提升價值創造力做貢獻。
(三)加強投資活動的風險意識,謹慎進行新技術研發引入。高新技術企業的投資在創新技術可行性、投資活動的可持續性和企業研發成果的未來前景上均存在不確定性,高新技術企業一旦將資金流、現金流投入某一新技術、高技術的研發活動,那么其技術盈利性就需要獲得保障,如果研發活動出現異常,那么企業對另一高新技術的投資活動就會出現極大障礙,最終促使企業投資活動出現產業鏈斷裂的風險。
由于高新技術企業的營運模式的特殊性,其財務風險明顯高于其他類型企業。財務風險的存在具有雙重性,一方面其會導致公司的風險加大,未來收益具有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其也使得公司運營得當,資本結構合理的情況下,帶來超額收益。因此高新技術企業需要明確自身的財務風險特點,從而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和價值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