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沈陽城市學院
引言: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需要通過各種方式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比如提高產品的質量、制定有競爭力的價格政策、提高售后服務質量等。賒銷也是一種重要的增加市場份額的手段。但是低效的應收賬款管理策略,將降低企業資金利用效果,加大企業的經營風險。如果當企業的應收賬款的增長幅度遠大于收入的增長幅度,不但會導致企業自有流動資金的減少,甚至會導致企業資金匱乏、影響效益并陷入經營困境等。由此可見,提升應收賬款管理水平是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一項重要事項。本文將從應收賬款全過程視角,分析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現狀和問題,并提出應收賬款管理的有效對策和建議。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因賒銷產品或勞務而形成的應收款項,是企業流動性資產中的重要科目之一。[1]應收賬款的周轉速度是一定時期內,應收賬款轉化為現金的平均次數,是衡量企業應收賬款流動程度的指標。
應收賬款全過程管理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應收賬款的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2]首先,應收賬款的事前管理是在銷售之前評估客戶的資信情況,比如調查往期付款情況、及時跟蹤了解客戶的經營情況等,以期降低壞賬風險。其次,應收賬款的事中管理是指客戶在簽訂合同后與付款前的過程管理。在此階段,企業需要明確各個相關部門的職責和任務,同時結合客戶實際情況,合同執行的進度與狀態等信息及時有效的和客戶進行溝通,強化企業關于應收賬款管理的質量。最后,應收賬款的事后管理是客戶支付賬款階段的一種管理。在此階段,如果催收手段不正確,將使得企業壞賬增加。如果發生壞賬,缺乏維權意識與正確的維權手段,也將無法保護企業應有的合法利益。
一部分企業由銷售部門員工承擔售前的信用調查工作,銷售人員出于自身銷售業績的考核壓力,較易美化客戶的信用調查結果。另一部分企業由財務部門員工進行信用調查,易在籌融資的績效壓力下,縮緊信用政策,對銷售業績產生負面影響。由此可見,銷售和財務都不能承擔信用調查的職能,是內控制度中不相容職位相分離。同時,企業的信用調查能力也良莠不齊,未形成系統的信用評估體系。有的企業只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所獲信息單薄而且時效性較差。
一方面,應收賬款催收程序存在一定缺陷。目前企業通常采用電話、走訪等途徑進行應收賬款的催收工作,但是這種方式無法構成法律認可的催收記錄和紙質文件。如此,無效的催收記錄無法給未來可能的訴訟追索提供法律支持。另一方面,應收賬款回款業績考核體系過于單一。如果回款業績僅通過應收賬款回款率指標進行評價,難以反映出那些賬齡較長、難回收的賬款情況。單一的應收賬款回款考核指標,將導致長賬齡、難回收的應收款量不斷增加。
無論是管理層還是普通員工,企業均應該定期進行科學有效的專業知識培訓和講解,強化全員對于應收賬款的管控意識。通過培訓,使得企業員工尤其相關人員知曉應收賬款管理是企業發展經營的重要環節,合理減少企業應收賬款金額,將減少企業運營發展的風險,更減少了資金斷裂風險。同時,增強對于應收賬款管理認識,使得相關人員理解應收賬款的考核指標。定期開展和落實業績考評活動,促使被考核人員能積極促進提高公司的應收賬款管理的工作水平。
企業應收賬款在日常管理時,其自身具有系統化的特點。應收賬款全過程管理主要分三個階段進行,首先,事前管理方面,全面調查客戶的資信情況,并對不同資信情況的客戶進行等級分類,制定科學有效的管理規章等,盡量避免企業發生壞賬。其次,事中管理方面,企業相關部門應該分工明確,共同合作、相互監督、制定健全完善的制度管理體系和獎懲評價標準,以此避免推脫責任并有助于加強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最后,事后管理方面,應該安排科學有效的應收賬款的催收方法,保障自身合法權利。
隨著業務的發展,忽于應收賬款的管理,將導致應收賬款的大量沉淀。通過保理業務,企業可以把由于賒銷而形成的應收賬款有條件地轉讓給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再為企業提供資金,并負責管理、催收應收賬款等。應收賬款保理業務可有效幫助企業收回賬款,并加快資金的周轉效率。因此,企業可以借由專業的保理商和內部保理業務部門,合理使用保理業務。如果建立內部保理業務部門,需要企業進行嚴格的專業培訓與考核,并完善相關部門的工作機制。結合企業的實際財務能力和風險承擔度,以最大化提高企業應收款保理業務水平,促進企業的長期發展。
結論: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商業信用越來越盛行,但是伴隨著的是企業應收賬款的資金占用量的日益膨脹。由此,加大了企業的經營風險。甚至有的企業因為大量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導致生產經營陷入困境,走向破產境地。建立健全應收賬款的管理體系,會增強企業資產的流動性,能夠有效的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擴大企業的發展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