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援
在這次舉國抗疫中,臺灣島內的蔡英文、賴清德、蘇貞昌等中華民族的敗類,對大陸落井下石、趁火打劫,想借“疫”反中謀獨。他們不僅挑戰中國大陸,而且挑戰人類公德,必須要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價。惡有惡報絕不是說說而已,而是要讓行惡者切身感受到后果。
首先,要在心理上震懾、擊垮他們,不能讓他們在氣勢上如此囂張。這次抗疫中,我們不僅表現出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也表現出軍隊強大的動員、組織協調和機動投送能力,以及軍民團結如一人的強大凝聚力。將這種“非戰爭軍事行動”轉化為“戰爭軍事行動”,只需要啟動轉化機制即可;將這種應對“天災”的實力轉化為應對“臺獨”人禍的能力,對“臺獨”分裂主義勢力將是滅頂之災。
另外,我們在行動上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懲罰力度。我建議:
第一,可考慮修改《反分裂國家法》,將對臺工作的最新思想和研究成果吸納進去。該法從制定到現在已經15年,形勢和具體情況已發生重大變化,要與時俱進,將一些條款進一步細化或修改。
比如,該法提出在三種情況下中國大陸可用“非和平手段”處理臺灣問題的底線,但比較模糊、籠統。現在可以明確哪三種情況,什么樣的人和團體應界定為“臺獨”分裂勢力,什么樣的言行應被列為“臺獨”分裂事實?“發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有無定性和定量標準?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界定為“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在《反分裂國家法》中列舉了實現“和平統一”的五條措施,那么“非和平方式”的手段有哪些?一旦使用“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臺灣還有無實現“一國兩制”的可能性?另外,《反分裂國家法》明確規定:“解決臺灣問題……不受任何外國勢力的干涉”。什么叫“外國勢力的干涉”?是文是武?是商是法?如果外國勢力干涉了,我們應該怎么辦?
這些細節應當在法律上盡快明確,否則“臺獨”分子仍會不斷以打“擦邊球”的形式肆無忌憚地挑釁國家統一,侵蝕我們的底線。
第二,應將“臺獨”死硬分子列入挑起兩岸軍事沖突的戰爭罪犯名單。解放戰爭后期我軍執行這一創造性政策,對于分化瓦解敵軍、爭取中間勢力、孤立和打擊頑固派和首惡分子起到積極作用。現在,蔡英文、賴清德等不斷叫囂武力“對抗大陸”,從美國購買先進武器,就是試圖以武拒統,把臺灣推向戰爭的不歸之路。如果臺海暴發軍事沖突,他們就是挑起事端的罪魁禍首。
第三,對“臺獨”分子分裂祖國的言行及時公布,制定“臺獨”言行備忘錄。為以后清算分裂祖國的罪犯提供事實依據,也讓全世界認清是誰在挑動戰爭,一旦解放軍使用武力手段那也是被逼無奈的反擊之舉。從而,進一步占領輿論和道德的制高點。
第四,對支持“臺獨”的企業和個人實施制裁。不能讓一些人一邊搞“臺獨”一邊賺大陸的錢。
第五,加強針對“臺獨”骨干分子和“臺獨”分裂圖謀的有可操作性和能見度并且帶實戰背景和假想敵的演練。要不斷擠壓“臺獨”生存空間,將“例行性”聯合軍演轉變為有針對性的懲罰性預演。“臺獨”分子挑釁一次,我帶彈的軍機軍艦就向臺灣的近岸逼近一步,讓臺軍的“識別區”形同虛設。讓臺軍始終如驚弓之鳥,疲于奔命。讓臺灣民眾認識到,是“臺獨”分子把臺灣攪得島無寧日。
第六,攻心為上。在加強對臺灣人民進行“和平統一”益處教育的同時,也要加強對臺灣一旦“武統”所要付出代價的宣傳,讓臺灣人民在和平與戰爭、統一與分裂之間做出抉擇。
第七,適時公布統一時間表。不能讓臺灣問題久拖不決。
當前,“臺獨”分裂勢力正在分裂祖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和平統一的空間被擠壓得越來越小。而無論“武統”還是“和統”,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是任何人都不可阻擋的。▲(作者是前全國政協委員)
環球時報20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