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發展中形成的具有寶貴藝術價值的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記載,更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記載。作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是社會發展的要求。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到高校美術教育中,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價值及其傳承,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非物質性,更多的是強調不依賴于物質形態而存在的品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具有一定難度。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下,市場經濟與國際環境的影響,對經濟價值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從文化本位上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提高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關注度是當今社會發展中的重要課題。而高校美術教育,本身就是藝術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融入到美術教學中,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價值并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美術教育中的傳承,是今天美術教學的新任務。本文重點討論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價值,以及如何在高校美術教育中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價值體現
美術教學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教學內容在不斷豐富、穩定。我國的美術教學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較多。在過去,大量西方文化匯入高校美術教育中,其不利于我國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因此,將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到高校美術教育中,具有重要意義。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高校美術教育中,并不是偶然,一方面,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而引導學生認識藝術、鑒賞藝術和創造藝術,正是高校美術教學的目標。另一方面,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是美術教育的責任之一,而非物質文化遺產植根于我國傳統文化,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形式。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高校美術教育內容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組成豐富,涵蓋美術、音樂、舞蹈、詩歌、節日、婚俗嫁娶、祭祀禮儀等,而這其中的美術,可以直接作為高校美術教育的內容來源。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除了美術,其他內容同樣可以為高校美術教學提供教學元素。如在婚喪嫁娶中,同樣有較多美術藝術的展現,顏色的搭配,視覺的沖擊,這些都是高校美術教育中所需要的內容。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豐富高校美術教學內容,這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重要價值體現。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升高校美術教育深度
美術教育不能流于表面形式,高校的美術教育更應當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這也就要求高校美術教學,應當具有一定的深度,應當在基本的教學之外,傳遞有深度的思想。而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到高校美術教育中,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美術教學的深度。一方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定精神的傳承和體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習中,學生能夠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中勤勞、勇敢、積極向上的精神品質。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習,這些優秀的精神品質可以影響高校學生,提高學生的思想深度。另一方面,文化入侵是一種軟入侵,在今天的國際環境下,存在一定的國外因素企圖通過文化軟入侵干擾我國,特別是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受到國外思想的影響越來越多,而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甚至民族精神的了解則越來越少。因此,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到高校美術教育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學生對于我國文化的認知,這也正是高校美術教育擔負起社會責任的一種形式。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提升高校美術教育深度,這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價值體現。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傳承
高校美術教育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間的關系,可以說后者是前者內容的充實,前者是后者的傳承形式。高校美術教育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教育者在高校美術教學中引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和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漸被淡化的處境。在這個過程中,其可以吸引優秀的學生加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當中,這對于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重要意義。筆者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傳承,為吸引更多的人參與,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首先,要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優秀傳承人引入高校美術教育師資隊伍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應當更加專業,更具有導向性。所以說,要在高校美術教育中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就需要由更專業的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的加入,讓學生接觸到最真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大學的美術教學中,教師隊伍的組成越來越豐富,授課方式也越來越豐富。所以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納入到高校美術教育師資隊伍當中,是與高校美術教育發展本身相一致的,這也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專業傳承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其次,要增加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課外學習機會,讓學生接觸最“原汁原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并不能直接引入到高校的美術課堂當中,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帶到戶外,帶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環境中。例如,在高校美術教育中,教師組織學生參加一些風俗禮儀活動,讓學生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參與中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讓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更為全面的認識,這對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一定作用。
最后,要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的優秀人才。在高校美術教學中,要挖掘合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對那些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興趣,并且有意愿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學生,應當多加關注、培養,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擴大人才隊伍。
(廣西藝術學院設計學院)
作者簡介:舒富妹(1998—),女,苗族,湖南懷化人,本科,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