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呼勝利》畫面氣氛熱烈、色彩飽和、曝光精彩,在畫面表現技巧的呈現上是成功的。
賽龍舟是一項集速度、耐力、技術和智慧于一體的娛樂活動。畫面中龍舟運動員古銅的膚色與藍紅相間的船槳,既營造出節奏感、流動感和形態美,又形成色彩對比及空間透視。作者抓住勝利者奪勝后歡呼雀躍的瞬間,升華了作品主題,使作品具有了典型意義。

▲《歡呼勝利》東莞市老年大學 羅智勇
《墾海》線條、影調、色彩是攝影藝術造型不可缺少的因素,運用得當與否,會直接影響畫面的藝術效果。該作品使用長焦鏡頭拍攝,畫面鋪陳由近及遠,視野開闊。縱橫交錯的線條分割與組合、景物由大到小的依次呈現,形成了很強的線條透視和廣闊的表現空間,營造出動中有靜、動靜結合的節奏感。
作者敏銳的觀察力和對表現對象恰如其分的造型處理,將自己對大海、對勞動者濃厚的感情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滲透出東方藝術的特色,令人回味無窮。

▲《墾海》晉江市老年大學 陳金頂
《由來》夏日的池塘一片生機盎然:荷花、蓮葉、蜻蜓為夏天增添了一抹律動的色彩。該作品選取蜻蜓為拍攝對象,饒有趣味地選擇了蜻蜓的蛻變,表現手法細膩、構思巧妙。
畫面采用側逆光來突出被攝主體,呈現出主體的細節與質感;采用黃金分割構圖,荷葉和背景約占畫面的2/3;通過大光圈、小景深、近距離的拍攝,將蜻蜓與背景分割開來。同時,畫面采用虛實和色彩對比,使蜻蜓顯得尤為突出,為畫面帶來強烈的視覺效果,呈現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韻味。

▲《由來》菏澤市老年大學 吳愛香
《晚霞》色彩斑駁的大地、灰暗的云層、蔭翳的遠山,呈現出一幅西藏遼闊風景的典型特寫。西藏是宗教圣地,亦是中外游人向往的風景勝地。作者在鏡頭的運用和拍攝距離、角度和高度的選取等方面都具有獨到的構思和見解,并以飽滿的創作激情來表達西藏風光的雄奇。

▲《晚霞》益陽市老年大學 孟繼紅
作品利用明暗對比產生的層層影調,表現出強烈的縱深感;利用低角度側光表現層巒疊嶂的高山和蜿蜒曲折的公路,并通過突出明亮的山脊、凋敝的樹木和聚集的云層,表現出西藏風光的神奇和詭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