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國有施工企業中農民工群體數量龐大。如何發揮好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優勢,加強對農民工這一特殊群體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其提高認識、強化認同、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思想觀念,激發他們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是國有施工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課題,更是深化國企黨建工作的應有之意。
一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需要。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黨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進一步確立了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各級黨組織均要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深化全面從嚴治黨工作的重要內容,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確保基層支部發揮好教育、管理、監督黨員和組織、凝聚、宣傳、服務群眾作用。支部工作的對象既包括自有管理人員,也涵蓋參與一線作業施工、數量非常龐大的農民工以及其中的黨員。因此,將思想政治工作延伸覆蓋至農民工群體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要求的需要,是夯實基層黨支部黨建工作的需要,更是彰顯基層黨組織作用與價值的需要。
二是項目精細化管理的需要。當前,建筑施工行業正迎來變革大潮。傳統粗放式管理正在逐步向精細化集約化管理模式轉變,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勞務管理在內的各項工作標準和要求隨之不斷提高。比如,在勞務管理方面,項目部全面推行作業隊伍資質管理、招投標管理、勞務分包合同管理、現場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加強勞務隊伍市場準入審核,實行優勝劣汰。同樣,思想政治工作也必然隨著項目精細化管理的不斷深入更加細化、更加精準、更加注重實效。加之,施工項目由于農民工問題而引發的信訪維穩事件、負面新聞等屢見不鮮。因此,加強農民工群體思想政治教育勢在必行。
三是農民工自身發展的需要。參與施工一線作業是一項高強度體力勞動。農民工大多由農村進入城市,背井離鄉,遠離親人,承受著身體和心理上的雙重壓力。工作中,他們必然會遇見需要表達的訴求或者需要基層項目協調解決的問題。生活上,他們更需要基層項目關懷關愛,需要壓力排解的渠道,需要他人解疑釋惑、進行思想政治方面的疏導,包括在專業技術方面他們也有培訓提升的需求。因此,從農民工自身角度來看,基層項目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相關必要的指導幫助,也是恰如其分,迫切需要。
從目前實踐來看,基層項目針對農民工群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主要體現在:
一是重視不夠。建設單位、施工企業、基層項目及勞務公司對工作必要性認識不深,工作重視不夠。推進農民工群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舉措不多,創新力度不大,成效不顯著。
二是關系不緊。目前,施工項目全部實行勞務分包管理。農民工受雇于實力不同的勞務公司,并非由施工企業直接管理,施工企業與農名工也不存在合同關系。因此,施工企業對農民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存在剛性約束。
三是實施難度大。首先,農民工群體人數眾多,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同時,項目駐地和工期均不固定,導致人員流動性極大。其次,施工企業基層項目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專兼職黨務人員配備不足。第三,勞務公司基層黨組織建設相對薄弱,對農名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動力和能力有欠缺。
當前,全國近3億規模的農民工群體,是參與一線施工作業的主力,是施工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一環。特別是在目前青壯年勞動力數量銳減、工地用工趨緊、國家高度關注農民工群體生存現狀的情況下,國有施工企業理應放眼長遠、走在前列,大膽探索實踐,通過強化黨建引領、完善工作機制、創新宣教模式、與日常管理深度融合等舉措,推進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積極成效。
一是堅持黨建引領。壓實黨建責任,特別是加強基層黨建工作。以提高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優勢,自上而下,層層壓實責任,提高對農民工群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深刻認識對這一特殊群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引導基層項目將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統一納入支部黨建工作范疇。完善領導體系,加強組織領導,特別是增強項目主要負責同志思想認識,做好頂層設計,制定專項方案,選強配齊專兼職黨務干部,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是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建立健全基層項目加強農民工群體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制度。嚴格制度落實,將落實情況納入基層黨建考核。做好軟硬件支持,結合農民工群體特點,制定科學方案,編制適宜的宣傳教育資料,提供必要的宣教場所和工作經費。加強聯創共建,一方面探索在在勞務分包合同中,將對農民工群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勞務公司一項必要工作,督促指導其開展農民工群體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推進基層項目黨支部與業主單位、監理單位、分包單位等聯合開展農民工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北京市政集團承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綜合管廊(一期)項目為例,項目黨支部會同當地住建部門、建設單位成立了聯合黨組織,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加強對農民工群體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技能培訓,促進農民工綜合素質提升,加速其向新時代產業工人轉變。期間,聯合開展了“文化進工地”活動、成立了“農民工黨員先鋒隊”、舉辦了“優秀傳統文化大講堂”、設立了農民工露天電影院,還邀請農民工黨員參加支部活動和組織生活,形成了合力,成效顯著。
三是融入項目管理。創新宣教形式,堅持線上線下有機結合。選擇適當機會組織集中學習,比如,利用農民工夜校,同班前講話、入場教育、施工交底等日常管理工作相結合。同時,借助互聯網、APP、微信新媒體等開展線上學習教育。堅持與工會工作有機結合。通過開展送溫暖獻關愛、組織文化活動等形式,寓宣教于日常工作,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以北京市政集團為例,針對農民工群體,基層項目廣泛開展暑期送清涼、節日送溫暖、扶貧助困等活動,專門組織理發隊開展義務理發、春節期間專車送農民工回家、疫情期間派專車接農民工回京返崗等等。除了傳統形式的理論宣講,項目黨支部以行動對農民工群體進行了思想政治教育,讓他們從中切實得到了實惠、感受到了尊重和溫暖,增強了農民工群體的歸屬感、獲得感,激發了他們的工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