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是黨的事業的生力軍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始終走在時代最前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重大戰略任務,提出了新時代我國青年教育的新目標。培養新時代青年職工,需要正確把握青年職工成長環境和自身特點的變化及成長規律,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新時代青年職工頭腦,筑牢新時代青年職工精神之基,以優秀傳統文化涵養新時代青年職工的道德品質,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引領,在豐富的社會實踐中增強新時代青年職工本領,不斷拓展新時代青年職工的國際視野。
掌握了理論即掌握了創造物質的力量,首先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新時代青年職工和啟示新時代青年職工,增強新時代青年職工的認知和辨別能力。一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新時代青年職工的頭腦。強化新時代青年職工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和豐富內涵,真正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以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為軸心,加強對新時代青年職工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引導新時代青年職工深入學習和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在學原著的過程中增強新時代青年職工認識事物本質的能力,使新時代青年職工掌握科學的方法論,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交錯復雜的多元文化沖擊中堅持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
筑牢新時代青年職工的精神之基,樹立新時代青年職工的理想,激活新時代青年職工的夢想。一是堅定新時代青年職工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要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馬克思主義,在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答案。二是增強新時代青年職工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要使新時代青年職工忠誠社會主義,信仰共產主義,從而筑牢新時代青年職工的思想基礎。三是增強新時代青年職工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自信。要以理論教育為基礎,以文化熏陶為常態,以實踐養成為機制,增強新時代青年職工對“四個自信”的思想認同,使新時代青年職工立于時代前沿,以昂揚之姿邁進新時代。
品行高尚是新時代青年職工的重要標志。培養新時代青年職工高尚的道德品質,一是要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重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加深新時代青年職工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的科學認識,從戰略高度深刻領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新時代青年職工發展的重要意義。二是加強革命文化教育。利用網絡新媒體及社會實踐教育延伸革命文化的教育課堂,讓新時代青年職工深刻領悟中國革命過程中涌現出的五四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三是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貫穿到新時代青年職工培養的各個環節和過程,增強新時代青年職工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認同,激勵新時代青年職工將新時代的道德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德才兼備的時代新人。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青年職工是培養時代新人的基本出發點。新時代青年職工的價值觀念影響著我國社會未來的共同價值取向,因此,一是必須要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引領作用,將新時代青年職工個人價值觀培育與國家和民族的核心價值觀緊密地融合在一起,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新時代青年職工共識、共同踐行的核心價值觀。二是唱響新時代的主旋律,利用網絡新媒體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快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合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到理論教育之中,實現覆蓋青年職工教育的全部階段,同時建立內外協同合作、聯動互助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模式,形成寬領域、全覆蓋的教育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所有知識要轉化為能力,都必須躬身實踐。要堅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實踐中學真知、悟真諦,加強磨練、增長本領。一是加強實踐活動創新,采取寓教于樂、靈活生動的形式開展新時代青年職工教育。培養時代新人必須要抓住新時代青年職工的特點,多措并舉強化教育模式設計,吸引新時代青年職工的熱情參與。二是引導新時代青年職工付諸實際行動。鼓勵新時代青年職工走出“舒適圈”,深入到群眾中間,扎根到社會基層,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強新時代青年職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調節社會心態的能力。在支援湖北武漢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醫務人員中,“90后”“00后”有12000人之多。他們在服務人民中茁壯成長、在艱苦奮斗中砥礪意志、在實踐工作中增長能力本領,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三是新時代青年職工要勇敢創新創業。引導新時代青年職工增強創業意識,通過豐富多彩的創業教育實踐活動,樹立起青年職工遠大的創業理想,加強自我人生規劃。
在統籌“兩個大局”視野下,新時代青年職工的國際視野越來越顯得重要。一是加強對新時代青年職工的國際國內形勢教育,使新時代青年職工從時代發展和國際格局兩個維度把握新時代的歷史方位,正確認識個人前途與世界發展的緊密關聯。二是加強中外文化交流,為新時代青年職工接觸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創造有利條件。充分利用互動媒介,搭建中外青年職工學習交流的橋梁。以真人節目、詩詞歌會、學術研討等形式,增進中外青年職工的友誼,培養新時代青年職工的國際視野和世界公民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的回信中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