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伴隨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全球治理體系深刻重塑,國際格局加速演變,中國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必將成為我國會展業更強的增長動力。華毅東方展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毅東方”)作為我國第一批走出國門的展覽企業,已走過22年風雨歷程,回顧砥礪奮進的22年,浸潤了一代展覽人奮斗的心血和汗水,凝聚了扎根展覽業、服務展覽業的使命擔當,與中國會展行業發展同向同行,為中國會展事業和經濟繁榮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華毅東方用勇氣和智慧書寫了今天不凡的成就,成為了行業內領軍企業,榮獲政府和會展業頒發的各項榮譽。近日,《中外會展》雜志記者邀請到華毅東方總經理張嵐嵐分享探討行業發展話題。
張嵐嵐:相對于歐美國家,國內會展業起步較晚,展覽業直到近十年才發展成為構建現代市場體系和開放型經濟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平臺,展覽的形式也由過去主要面向重工業、能源等傳統行業,逐漸滲透入各行各業,并從以往以政府為主導的綜合性展會向專業性展會轉變。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了產業結構的調整,作為行業和市場的風向標,展覽服務于貿易的功能,在經濟大潮中顯示出十分獨特的優勢。在未來,國家將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使對外貿易從數量擴展向質量和國際競爭力提升轉變,這也要求中國會展行業的總體質量與水平全面提升。
在中國會展業進入由量到質的優化轉變期,國際化、專業化將成為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專業性更強的國際化展會將更能吸引海外參展商,同時促進國內企業與海外客戶的交流,以達到貿易成交。因此,提高展會國際化水平、提升展會國際影響力、按國際化標準辦展是展覽行業向國際化、專業化、行業化發展的重要條件;學習國際展覽法律體系標準、引進國際化創意策劃、運營管理及優質服務等先進理念,是展覽行業急需思考的重要課題。
張嵐嵐:過去十年,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并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今天,隨著中國逐漸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心,中國的展覽業作為國家開放型經濟的重要平臺,成為“一帶一路”倡議下“互通互聯”的先行者、對外交流的“窗口”,推動了國際和區域層面的經濟合作,帶動沿線國家和地區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一帶一路”的倡議不僅為會展行業帶來了新的挑戰,也為會展行業創造了更多融入國際展覽業和展覽市場發展主流生態圈的機會,并助力更多的會展企業走出國門、深入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市場。會展注定要成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名片。
張嵐嵐:當前,從我國“會展經濟”的發展狀況和發展方向來看,我們更需強調其“文化”的內涵。目前展覽行業入門容易,越來越多的展覽公司涌入市場,會展企業數量不斷增長,工程質量水準參差不齊。另一方面,由于行業內法律法規不夠完善,部分企業缺乏行業自律,有些環節容易出現安全隱患,也出現了所謂的“多、小、亂、雜、騙”等亂象,從而失去了行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因此,會展業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就必須加強行業自律,形成“誠信”“規范”的良好風尚,這也是會展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華毅東方經歷大浪淘沙仍然能夠在逆境中慨然奮起,順境中行穩致遠,就是因為始終堅持為客戶負責、為行業負責的堅定信念和敢于奉獻、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作為全國會展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委員單位,我司牽頭并起草的會展業國家標準《展覽展示工程服務基本要求》現已由國家標準研究院正式頒行,并在國標委新聞發布會上正式發布。因此,我認為,作為會展人,我們都要有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和繁榮市場經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張嵐嵐:5G時代的來臨,讓各行業進入了智能化發展。比如,目前一些展會已實現參會智能簽到,在線登記、現場數字化導覽、智能點餐、無人商店、智能場館、移動支付、智能預訂酒店和航程等等。人工智能技術突飛猛進必將刺激展覽商業模式的調整,“互聯網+”的模式將成為推動展覽業創新發展的驅動力。
要辦好一場展會,僅憑主辦者的積極性和展館的智能化設施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隨著各種新型展會的大量舉辦,特別是隨著會展業分工的日益細化,高素質的會展專業人才在會展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日趨凸顯。如何提高會展業發展的規范性,使展會的組織、管理更為科學有序,使會展的本質功能和多元效應得以充分實現,進而提升國內展會的對外形象,滿足主辦者、參展商及觀眾的需求,是會展從業人員應當思考的重要議題和應具備的專業素質。西方國家在很早就特別注重會展從業人員的崗位培訓,選撥優秀人員上崗,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展館的硬件優勢得到發揮,在展會服務中最大限度地達到客戶期望值,促進會展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有效地把握商機,實現經營效益的提高。 “與國同夢”不僅僅是信仰,更是恒久不變的情懷,時代的接力棒要靠每一個人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