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茹柳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近年來我國的電影產業迅速發展,許多優秀的電影作品邁入國際市場,而中國電影在國外大獲成功的原因離不開精彩的字幕翻譯。電影《你好,李煥英》于今年在中國內地上映,迅速突破10億票房大關,大獲好評。作為即將在全球上映的影片,其中的一些臺詞的翻譯值得探討。本文將從目的論視角出發,根據目的論“三原則”(目的原則、連貫性原則、忠實性原則)對《你好,李煥英》英譯字幕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你好,李煥英》;英譯字幕翻譯;目的論
一、目的論概述
1.1 目的論的發展
目的論(skopostheory)是20世紀70年代由德國學者弗米爾提出的一種翻譯理論,skopos是希臘語,意為“目的”。賈斯塔·霍茨-曼塔里提出了翻譯行為理論,進一步發展了功能派翻譯理論。克里斯蒂安·諾德系統地總結了德國功能主義翻譯理論各派的觀點,提出了功能原則和忠實原則,以及如何在原文功能的基礎上制定切合翻譯目的的翻譯策略,使得目的論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1]
1.2 目的論的三大原則
目的論的運用主要基于以下三大原則:目的原則、連貫性原則、忠實性原則。其中,目的原則是首要法則。
1.2.1 目的原則
這里的“目的”通常情況下指的是“交際目的”,以電影字幕為例,其目的就是要通過合理運用各種翻譯技巧與翻譯方法,從而讓觀眾能夠更好地接收電影所傳達出的信息,融入到情節之中,感受電影的魅力所在。
1.2.2 連貫性原則
連貫性原則,顧名思義,就是要求譯文要符合目的語的表述規則,增強譯文的可讀性,而對于電影字幕的譯者而言,則要考慮的是如何能在準確地表達出臺詞含義的同時,讓譯文更容易被觀眾所接受。
1.2.3 忠實性原則
忠實原則,簡而言之,就是要盡量忠實于原文,基于目標受眾對于自身文化的良好理解,傳達出原文的意思。
二、字幕翻譯的原則
2.1 瞬時性
由于字幕要與電影的視頻畫面保持一致,因此駐屏時間十分有限,字幕停留最佳時常為2~7秒。[2]且無法重復觀看,這一點與其他的文本翻譯差別很大,對譯者的翻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空間局限性
英語和漢語的斷句習慣不同,且對于電影來說,如果每個畫面中字幕顯示的字符數過多,則會影響畫面的整體呈現,因此譯者在進行字幕翻譯時,不僅要簡潔準確,還要盡量將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句子放進同一個時間軸。
2.3口語化
字幕翻譯的內容大部分都是人物的對白,與書面化表達不同,譯者應考慮電影所面向的觀眾類型,爭取用大眾化的語言,使譯文保持連貫流暢,方便觀眾充分體會臺詞含義與劇中人物的情感。
三、目的論視角下電影《你好,李煥英》英譯字幕的分析
3.1 目的原則下電影《你好,李煥英》英譯字幕的分析
原文:你說咱把孩子交到這樣院長手上咱能不高興嗎?
字幕翻譯:To Think our daughter will be in such good hands.
分析:該譯文非常簡潔明了,將“交到這樣的院長手上”譯為”be in such good hands”,兼顧到了中英兩國語言的差異,原文中并沒有出現”good”一詞所對應的“好”,但結合當時劇中人物的語氣,可以分析出其對于院長能力的肯定,而英文中恰好有與之對應的表達,”in good hands”有“受到內行人很好的照料”之意,非常符合語境,也能適應西方國家的觀眾,有助于他們理解臺詞的內涵。
3.2 連貫性原則下電影《你好,李煥英》英譯字幕的分析
原文:今天,讓給我們走進勝利化工廠,感受那個年代的記憶。
字幕翻譯:Today, we’re going to tour Triumph Chemical Factory.
For some first-hand experience of a simpler time.
分析: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并沒有局限于原文,進行字對字的直譯,而是遵循了目的論視角下的連貫性原則,通過改譯增強了譯文的可讀性。其中,譯者將“那個年代的記憶”譯為了”first-hand experience of a simpler time”。通過查閱詞典,”first-hand”有”obtained or experienced yourself”之意,讓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同時”simpler”一詞的使用,體現出了劇中人物所處時代質樸的特征,二者的結合也讓譯文變得更加連貫,可謂一舉多得。若直譯為”memory of that time”,不僅不符合已有的語境,還可能會造成對觀眾的困擾。
3.3 忠實性則下電影《你好,李煥英》英譯字幕的分析
原文:她叫煥英
我叫光林
我倆
歡迎光臨
字幕翻譯:Her name is Huanying.
And mine is Guanglin.
Together
It means ”a warm welcome.”
分析:這是整部電影中頗具特色的一句臺詞,對于“歡迎光臨”,譯者并沒有運用過于復雜的翻譯技巧處理這句話,而是選擇忠實于原文,保留了其最直觀的含義,巧妙地化解了“諧音梗”的翻譯難題,保證觀眾能在短時間內理解該句的含義。
四、結語
本文從目的論的視角出發,在三大原則的指導下對電影《你好,李煥英》的英譯字幕進行了分析,筆者認為:譯者在進行電影字幕翻譯時,要以方便觀眾理解劇情為首要目標,充分考慮到字幕本身的特點,并以此為基礎選擇恰當的翻譯原則,準確且生動地表達出臺詞的含義,最終達到傳播文化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李佳遙.翻譯目的論視角簡析《中國的故事》解說詞英譯[J].今古文創,2020(28):71-72.
[2] 盧子孺,張軍.目的論視角下的美劇《致命女人》字幕翻譯研究[J].海外英語,2020(17):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