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威
摘? ?要:近年來,滁州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真抓實干,熱火朝天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2018年,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測評中,滁州市位列全國第六、安徽省第一。取得如此好的成績,既是榮譽,也是壓力。滁州市目前已進入創城攻堅階段,如何進一步推進文明城市的創建工作,成為當前創建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創建工作存在的不足之處,需要格外重視并認真整改。
關鍵詞:滁州;文明城市;創建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但群眾參與意識被動
政府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主導,群眾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主體。但部分群眾創建意識不強,從思想上不能理解創建的根本是為群眾謀福祉。他們缺乏參與的主動性,參與志愿活動主要以單位強制性為主,對上級布置的任務只是勉強應付,存在走過場,搞形式主義的現象。
二、城市配套水平不均衡,公共服務短板明顯
隨著滁州市市區南移,市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等標志性建筑落戶城南,以綠化、停車、電梯為代表的配套設施也隨之完善。但在老城區,配套設施的不足嚴重影響了文明城市的整體形象。小高層不配備電梯,限制了老人和行動不便人的出行。車輛增多,車位不足,停車困難問題突出。小區綠化不足,影響其形象和檔次。社區街道圖書室、活動室等設施缺失,市民閱讀量、文化活動嚴重不足。伴隨著人口老齡化,養老和就醫困難成了中國所面臨的重要困難之一。全市僅有兩家三甲醫院,社區醫院及養老院更是屈指可數,就醫難、養老難同樣是滁州市面臨的重大問題。
三、全民素質有待提高,創建細節值得思考
隨著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的開展,滁州市的整體形象有明顯改觀,市民整體素質顯著提高。但對照創城標準認真檢視問題,仍可看出諸多不足。不遵守交通規則,公眾場所隨地吐痰、抽煙、大聲喧嘩等行為仍隨處可見。垃圾不分類,隨意丟至垃圾桶現象普遍。部分行動緩慢的老人在上下班高峰期乘坐公交車,極大影響了上下班時間。市容整治過程,遇到不配合的市民易與工作人員發生矛盾,甚至武力沖突。部分群眾移風易俗觀念不強,大操大辦婚喪事情依然存在。
針對以上不足,筆者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一、大力宣傳引導,人人皆是創城主角
要廣泛發動群眾,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讓所有人深刻體會到創城的最大受益者是百姓自己。增強群眾的參與意識,讓人人成為文明城市創建的參與者和踐行者。各級領導應深入基層,與群眾保持充分溝通,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積極爭取群眾的理解與支持。匯全民之力共同創建,著力打造環境優美、秩序優良、服務優質、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亭城。建立獎懲考核制度,樹立文明先進典型,激發干部群眾創建文明城市的熱情。
二、完善城市配套,惠民利民永無終點
政府應始終牢固樹立為民惠民理念,改善市民居住環境。在物業管理方面,扎實開展小區整體環境提升行動,對小高層采取政府補貼和住戶部分承擔的方式安裝電梯。加快公共停車場建設,解決停車難問題。小區開展樓道刷白,外墻粉刷、道路硬化、補植綠化等提升行動。居民應將自家的環境衛生徹底清掃,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家庭為單位,全面推進住宅小區的文明創建工作。政府應鼓勵開辦民營養老院及醫養結合的敬老院。對一些完全喪失勞動力的老人,采取全社會關注的方式,如志愿者加入、社會捐助購買勞動力、家庭自付等多種渠道共同解決殘疾、孤單、貧窮的老人生活。對生活半自理的老人,鼓勵在社區、小區開辦日托式看護所,解決子女白天上班不能看護老人的困難。開設專門的老年醫院或增加專門老人就診的科室,方便老人就醫。
三、提高全民綜合素質,讓文明人成為城市的主角
把創城作為全面提升市民素質的關鍵抓手,實行地毯式深入宣傳,引導市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日常生活細節入手,鼓勵并引導垃圾的分類投放。加強公交文明乘行指導,提高公交公司的服務水平,加強文明乘導服務,引導市民文明出行。老年人要盡量避免上下班高峰期乘坐公交。
結語
文明城市的創建不僅可以增加城市的知名度,更可以提升其凝聚力與競爭力,需要廣大群眾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創城的過程是艱辛的,前途是光明的,最終也必將造福每一個老百姓。
參考文獻:
[1] 周應娥,“三抓”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J].人口與健康,2019-02-08.
[2] 鄧曉東,關于深入推進文明城市創建的幾點思考[J].寧波通訊,2014-09-08.
[3] 彭登華,四大舉措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常態化[J].學習月刊,2011-10-23.
[4] 王建軍,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思考[J].辦公室業務,2020-07-25.
[5] 王崢,文明創建不止步 眾志成城城更美[N].鶴壁日報,2021-03-01.
[6] 彭飛,文明創建永遠在路上[N].十堰日報,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