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義泉
摘? 要:隨著計算機多媒體在初中教育中的應用,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工具的優勢,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改革,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提高。物理課程是初中教育中對學生進行物理素養培養的重要課程。學校需要積極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加強對過去教學方法地有效創新,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對學生進行物理教學,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開拓學生的思維視野,促進初中物理教學地有效發展。本文對基于計算機多媒體的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意義進行分析。然后,重點對基于計算機多媒體的初中物理教學的策略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 物理? 計算機? ?多媒體
初中階段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重大的轉折時期,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發展具有不平衡性、順序性、階段性和差異性,心理學家皮亞杰更是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認知發展階段論。有效的學習必須考慮到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循序漸進。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物理興趣、體驗物理過程、發展物理精神的重要時期。”他們的思維“仍然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因而在教學方法上就應該以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為主,同時也應注意教學既要符合兒童的接受能力,又要促進兒童的進一步發展。
一、基于計算機多媒體的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
傳統的物理教育方式過于簡單枯燥,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時缺乏積極性,有時是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各種學習任務,沒有進行自主發揮。教師在初中物理課程中運用計算機多媒體,可以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進行信息化的轉變,以更加直接、形象地方式教導學生知識,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加有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自主學習,給學生發揮的空間,促進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
(二)有利于形成良好課堂教學氛圍
計算機多媒體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上通過信息化的方式對知識進行學習和理解。促使學生自主參與到物理學習中,還可以輔助教師對同學進行指導,減輕教師的任務和學生的負擔。教師可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促使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實現有效的互動,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促進了對學生物理素養的培養
二、利用思維導圖對課程的脈絡進行梳理。
利用思維導圖對課程的脈絡進行梳理,使學生一目了然,讓這些知識不受限于課本也不限制于教室。新的教學資源通過互聯網可以做到隨用隨享,因此利用多媒體設備不但可以讓學生高效進入課堂,還可以極大地減少課堂中的時間浪費,擴充課堂的知識容量,使物理課的內容不只是課本所述,還有更有趣更吸引學生興趣的學習資源,活躍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于學生的學習并不是一開始就通過大腦的運轉來進行的,而是首先通過視覺的刺激和聽覺得反應,二者同時發力將信息傳遞給大腦,大腦才開始進行工作。因此充分的利用多媒體設備在課前通過情景的創設將學生的感官調動起來,積極且自主地參與學習中,學習效果更為顯著。
三、運用問題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學會質疑
問題教學模式就是運用提出問題的形式來引起初中生探索物理知識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只有讓初中生對知識產生疑問,教師才能夠有效地引導初中生找尋答案,讓初中生在自主探尋、思考中找尋物理答案,從而鍛煉初中生的思維能力與自主探索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物理知識內容為初中生創設教學情境,并結合知識內容為初中生提出相應的物理問題,引導初中生對知識產生懷疑,讓初中生自主地去探索、思考教學問題,從而找到正確的物理答案。
四、通過教育智能硬件來促進學習
在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課程作為初中重要的基礎課程,對于提高初中生物理素養、培養初中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強化自身的專業素質培養,將物理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運用問題教學模式,引導初中生對知識產生懷疑,來提高初中生學習物理知識興趣,從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智能硬件多數屬于人工智能產品,學生可以通過與硬件的交互,來彌補課堂上教師由于忽略學生而導致問題。使內向的學生也可以擁有互動的學習方式。然而部分偏遠地區的學校師資力量不夠充足,教學設備不夠完善,學生的物理課程完全照本宣科,無法做實驗,無法通過專業的教師來進行系統的知識講解。與此同時“1+N”教學項目,遠程教學等通過多媒體計算機多媒體來對農村以及偏遠地區的學生進行幫扶學習,使他們的學習方式不再限于枯燥的理論朗讀,拓寬學生的視野。通過VR技術,雖然學生坐在教室中,但是視覺的體驗將學生帶到與學習內容相對應的學習環境中,模擬學習、模擬實驗等項目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難以真實操作的環境下進行虛擬實驗。變革傳統的學習方式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終身學習。
五、充分利用信息網絡資源,化繁為簡。
通常來講,物理是一門量較大、動手操作性較強,較為復雜的學科,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學習物理課程時往生不知道如何下手。因此,在信息網絡環境下,老師要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資源,將復雜的物理知識簡單化,并通過信息網絡平臺這一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物理的學習任務。首先,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好信息網絡資源,就物理這門學科來說,物理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要培養學生對物理的探究能力。隨著教育體系的改革,初中物理教材中編排了許多需要學生自主進行探索的物理問題,而完成這一些探索性的問題僅僅依靠老師在課堂中的教學遠遠不夠。因此,老師要充分地利用好學校的多媒體設施,將課堂中所要講解的內容及學生實踐內容和成果通過多媒體形象地表現出來,使學生能夠更客觀地理解物理知識。其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要充分地利用好信息網絡資源。教學中的教與學是雙向的。只有使教與學之間產生完好的互動,才能真正實現教學的目的。因此,老師要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充分地利用信息網絡環境進行學習。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育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課程實踐中時時滲透著學生的生活經驗,是一門涵蓋各方面的交叉學科。在實踐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他們解放思想,創造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引導他們在家庭、學校、社會和大自然中學習物理,讓物理實踐課程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的創新探究能力得到最大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