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關工委
祖孫三代接力捐款。2月8日,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大堰鄉中心學校李實踐老師收到一條微信。發消息的是今年91歲的大堰籍退休教師胡必生的兒子胡軍方。他說,胡必生老師每天從媒體上了解疫情防控形勢,看到辛勤奮戰的醫護人員,非常牽掛,要從工資中拿出1000元,為疫情防控獻一份愛心。看著父親的善舉,已經下崗的胡軍方也從微薄的收入中拿出1000元用于支持抗擊疫情。胡必生老師的孫子胡銳是一名大學生,得知爺爺和父親要為疫情防控捐款,從自己的獎學金中拿出500元,進行一場祖孫三代人的愛心接力捐款。
72歲退休干部化身義務消毒員。現居住在鴨子口鄉厚浪沱村的向希華,是一位有著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雖已是72歲高齡,他仍然主動擔任起該村五組的義務消毒員。“我多做一分,大家的平安就多一分。群眾平安,我們心安。” 這是向希華的肺腑之言。厚浪沱村五組共有村民183戶,分散在4平方千米范圍內。每天早上8點多,他背上30斤重的消毒液噴霧器,穿梭于家家戶戶,為村民屋前屋后、屋里屋外進行全面消毒,從2月10日開始從未間斷。村民紛紛表示感謝、為他點贊。

向希華義務幫助群眾消毒
退休民警重回交通封控卡點執勤。張連生1978年參軍入伍,1990年參加公安工作,2019年12月退休。疫情暴發后,從警29年的張連生第一時間主動請纓返崗。“雖然我退休了,但是共產黨員的黨性沒有退,革命軍人的血性沒有退,人民警察的使命沒有退,疫情當前,就讓我再出一份力吧。”自 2月6日起,張連生和同事們在寒風中堅守、指揮、檢查、引導過往車輛,對車上人員進行防疫篩查、人車登記等工作,同時還不時叮囑駕乘人員要戴好口罩,做好安全防護工作。
湖北省荊州市關工委

楊忠民在接診病人
重披戰袍上一線。“我是一名感染科的醫生,抗擊疫情是我的責任。”荊州市中心醫院62歲的老專家楊忠民,自1月24日以來,和同事們日夜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每周2次發熱專家門診、4次專家組會診,她一次不落。100歲的老父親隔離在長江大學20多天,她卻沒時間去看。
“我報名!”“我志愿參加!”這是監利縣公安局老干支部微信群里的呼聲。1月30日,監利縣公安局退休老黨員志愿隊正式組建,從宣傳、測溫、勸返,到全局200多名退休干部及直系親屬的排查工作,再到為轄區站崗、消毒,他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盡顯退休不褪色的精神風貌。
慷慨解囊援一線。“這是我們積攢的一點退休金,捐給紅十字會,為疫情防控作點貢獻。”2月10日,一對老夫妻走進荊州區紅十字會,從懷中掏出一沓嶄新的人民幣放到桌子上。他們名叫陳天佐、趙書云,今年分別86歲、82歲,都是退休教師。趙奶奶說:“今天一大早,我們就讓女兒到銀行自助取款機上取了1萬元現金。本來想買些口罩、消毒液等物資送到醫院,但是在城里找了一上午也沒有買到。我們倆一商量,干脆就把錢捐給紅十字會,請紅十字會代為購買。”兩位老人都上了年紀,腿腳不利索,加上雨天路滑,不到1公里的路程,他們互相攙扶著足足走了大半個小時。
穩住后方保一線。“疫情面前,黨員又不分年齡,疫情不退我不退。”周奶奶的話擲地有聲。老人叫周臘秀,73歲,是一名有著近40年黨齡的老黨員。她積極聯系原輕工機械廠的其他4名老黨員,自發組成聯盟國際公館和陽光小區疫情防控黨員義務值守專班,主動擔任疫情防控一線的義務宣傳員,配合疾控、公安、社區等部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從點點滴滴、方方面面守護小區居民的身體健康。“放心,目前我們這個小區1000多居民,還沒有發現一例確診病例或疑似病例!”問到小區情況,老人驕傲滿滿。
賦詩作文贊一線。全市離退休干部紛紛用文字為湖北祈福,用詩詞為武漢加油。“庚子年初磨難多,新冠肺炎奈我何。江城染疫千聲恨,華夏驅瘟萬眾歌。天使懸壺除病毒,軍民施愛漫山河。東升旭日愁云散,時代巨輪揚海波。”這是公安縣老干部詩詞學會會長肖憲榮寫下的抗疫詩歌。該學會專門舉辦一期“抗疫專輯”,收錄全縣老同志創作的詩詞作品近百篇。
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關工委

咸安區老干部在衛健局小區卡點值守
當好定海神針守家宅。“正是抗疫的關鍵時候,要堅決聽從政府安排,紅事取消,白事簡辦,我們要堅決聽黨的話,堅守在家,不能因一己私事為社會添亂。”咸安區委組織部退休干部劉亞輝家里至親因故去世,家族上下悲痛不已,劉亞輝仔細思量,反復做好自家及親朋思想工作,不辦儀式,從簡從速,各家人就自己在家表達哀思。“我身體不好,不能沖鋒一線,但是管好后方不添亂,也是盡責作貢獻。”老同志在整個家族里把舵定航,“我為防疫守好家門”已經成為老同志自發的最直接的防疫宣言。
當好黨員先鋒戰一線。咸安區公安局老年黨支部書記黃祥怡、鄒緯國等老同志主動請戰,組織8名老黨員分赴3個值守卡點支援防疫工作。他們肩帶紅袖章,手拿體溫槍,耐心勸導小區住戶居家防疫。“過來測個體溫,如非必要,就不要外出。”關鍵時刻亮身份,疫情面前有擔當。咸安區各單位老年黨支部紛紛結合防疫工作實際,參與小區、樓棟疫情防控保衛戰。
當好暖心使者援后勤。“小李,為肺炎疫情捐款300元,請代收。祝家鄉早日戰勝疫情。”咸安區休干所80歲高齡的退休干部謝遠義從北京給該所工作人員打來一筆300元“暖心轉賬”,助力咸安早日打贏疫情阻擊戰。“我們退休干部雖然年紀大了,但也想盡一份綿薄之力。”咸安區委組織部老年黨支部書記胡運盛專程送來了4100元的愛心捐款,這是部里22名老黨員干部對戰勝疫魔的一份愛心。咸安區老年大學合唱班班長張衛用微信在學員群發出了自己的深情呼吁,短短一個上午,該班就自發捐款2000余元。這份真摯的情感也感染了其他班級的學員,不過幾日,就有115名學員及老年書畫協會會員奉獻自己的愛心,捐獻善款1.72萬元。其中,部分學員已經是第二次愛心捐款。另外,還有部分老年學員通過模特協會、志愿者協會、太極協會等其他途徑亦捐獻善款1.2萬余元。
當好宣傳騎兵穩人心。“你最明白哪里有風險,可你卻奮然向前。你最知道病毒的兇悍,可你卻勇敢挑戰。”這是咸安區政協原副主席田隆健創作的歌曲《不改的信念》,為廣大醫護人員加油鼓勁。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阻擊戰打響以來,廣大離退休干部積極發揮曲藝所長,字里行間,皆是對“逆行者”的支持和敬意。咸安區休干所管理的退休干部劉新傾情創作國畫《白衣天使》,咸安區紀委監委退休干部龔建麗的國畫《傲骨》,還有咸安區書法班老師鄭傳勇創作書法作品《贊白衣天使》,都引起了良好的社會反應。在網絡上廣為傳播,為抗擊疫情積攢了人心,積聚了滿滿的精神能量。
廣東省湛江市關工委副主任 駱國和

裝滿蔬菜準備發往武漢的貨車
廣東省湛江市關工委開展農村創業青年培訓工作長達16年,培養了一大批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的“雙帶型” 領軍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暴發,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牽動著這些創業青年的心。在疫情防控嚴峻時刻,他們主動承擔責任,為疫情防控獻力,捐贈資金、醫用防護物品和安全食品,為武漢及一線抗疫醫護人員送去溫暖。據不完全統計,他們已經捐贈資金、物資達170多萬元。此外,還組織大批農副產品供應市場,為抗擊疫情提供綠色食品保障。
廣東湛綠農業科技開發公司總經理蔡平珍,于1月26日晚組織村民連夜搶摘蔬菜,進行嚴格安全檢測,把300噸新鮮優質的蔬菜運送到武漢,讓醫護人員和市民吃上新鮮放心的綠色蔬菜。27日出發的12輛滿載新鮮優質蔬菜的大卡車,經過17個小時1500多公里的長途跋涉,于28日到達武漢。其中,30噸價值20多萬元的新鮮辣椒、茄子、黃瓜等蔬菜,捐贈給武漢抗疫一線人員。公司全面復產復工后,于2月13日,又先后緊急調運了1.5萬噸蔬菜供應湖北和武漢市場。這些馳援疫區供應的蔬菜,是在低價虧本的情況下進行的。
廣東茗皇茶業董事長李丹、廣東東農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家如,分別把價值100多萬元被譽為“植物熊貓”的 “大菉品種”金花茶和6000多斤優質大米、1.2萬多斤綠色安全蔬菜等愛心物資,捐贈給市防疫定點醫院及一線醫護人員。廣東橙鄉味道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小龍向當地政府捐贈防疫資金12萬元、70桶規格為10L的醫用酒精、1600瓶噴霧消毒酒精、1000個醫用口罩。令人感動的是創業青年林國影,正在國外冾談業務,得知口罩緊缺,立即通過各種渠道,克服種種困難,把價值20多萬元的4萬個口罩搶運回家鄉,第一時間發給防疫前線使用。
廣大創業青年挺身而出,以各種形式為疫情防控作貢獻的事跡,不勝枚舉,受到黨委、政府的贊譽,受到廣大群眾的好評,也令五老無限欣慰。創業青年紛紛表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我們共同心愿。我們年輕一代為抗疫做些應做的微薄工作,責無旁貸。堅信有黨的堅強領導,有全囯人民眾志成城的奮戰,有醫護人員的無私奉獻敬業,必定戰勝疫魔,取得全面勝利。
河南省魯山縣關工委 馬占奎
“全省內所有的關卡取消了!是病毒結束了嗎?不是的!這叫‘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抓生產,一方面戰疫情!還是那句話,不出門、不串門、不待客!能不出門盡量不出門!萬不得已出門的,要戴口罩,勤洗手,少與人會面交流,與人交談保持1.5米以上距離!”2月21日早上,河南省魯山縣關工委微信群里,又出現了這樣一條由@徐惠欣編發的新微信。
@徐惠欣是昵稱也是實名。@徐惠欣是現任魯山縣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徐惠欣。
庚子新正,新冠病毒突然來襲。魯山縣抗擊疫情,進入“一級響應”。徐惠欣從屋里走到院里,又從院里走到屋里,最后根據當地“宅居”要求,咬牙決定:“好好編發微信,為抗疫搖旗吶喊。”
“病毒肆虐!形勢嚴峻!我們要聽黨話,跟黨走,同心協力,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這是徐惠欣在縣關工委微信群發出的第一條微信。
“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國家都沒有啟動一級響應。而這次疫情,國家卻啟動了一級響應。這說明了這場抗疫的嚴酷性。因此,大家一定要聽從當地黨委、政府指揮,要誰上一線就上一線,要誰宅居就宅居。能做好什么就做好什么,該做好什么就做好什么,才有最大戰力!”在抗疫進展中,他又發出了這樣的微信。
“我們熬過了初一,又熬過了十五,但是還遠遠不夠。因為還沒有到紙船明燭照天燒的那天。請大家多看幾遍武漢抗疫護士‘給大家鞠躬的視頻’吧。我們還得像磐石一樣堅守,不能讓她們在抗疫一線的搏命付出,前功盡棄!”在14天又14天后,根據一些群友坐臥不安的現狀,他又接二連三發出許多條此類內容的微信。

徐主任正在編發微信
徐惠欣將近耄耋之年。他戴著老花鏡,拿著放大鏡,用手機編發微信,遇到過不少“攔路虎”。為了快速補齊這塊“短板”,他總是早起晚睡,對照著從前工工整整抄錄下來的漢語拼音聲母韻母本,邊補習漢語拼音,邊編寫微信,硬是把一個個“攔路虎”踢到“邊溝”里。
“老師們、家長們、同學們!由于抗疫,全縣師生延長了寒假。但是,停課不停學,咱們應利用網絡,上好咱們的思政課、文化課,把疫情帶來的損失給全部補回來!”2019年,河南省關工委在魯山縣舉行“中華魂”夏令營活動,建立了2019“中華魂”魯山縣夏令營群。抗疫中,徐惠欣把微信發到夏令營群,不斷為夏令營群中的老師、學生及家長“開小灶”,增添共克時艱、同心抗疫,提升“精氣神”的微信。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徐惠欣以編發微信助力抗疫,且持之以恒矢志不渝,不斷贏得微信群友的美譽。“主任徐:千‘信’萬‘信’不厭煩!”
廣西壯族自治區關工委 朱林

北海市人民醫院75歲的老專家蘭炯采(右)帶領技術團隊完成新冠肺炎交叉配血實驗

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退休醫生李家萱(右一)在參與防疫工作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發生后,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地醫學老專家主動請纓到一線,積極投入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戰斗中。
北海市人民醫院75歲的老專家蘭炯采冒著被感染的風險,親自為新冠肺炎患者進行配血實驗,為患者得到規范安全的輸血治療提供了保障。
“我是黨員,我報名!”“若有戰,召必回!”這是來自醫療衛生系統關工委五老的呼聲。曾參加過非典救治工作的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退休醫生李家萱,主動請纓到最前線,成為南寧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家組成員。
柳州市人民醫院原黨委書記、主任醫師胡世紅是柳州市人民醫院五老志愿者之一,大家都勸他,年紀大了,就不要到一線去了,但是胡世紅堅定地說:“作為一名老黨員,我要以鐘南山為榜樣堅守一線。”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關工委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珞南街自2月17日開始,進行四類人員大排查,由于珞南街的工作人員全員上陣但人數依然不夠用,街領導求助珞南街關工委主任沈新濤。沈主任沒有絲毫猶豫,18日便收拾好衣物住進了廣埠屯城市便捷酒店的隔離點,開啟了每天24小時的工作模式。
工作第一天沒有經驗可借鑒,第一批疑似病人來了60人,他作為負責人,帶領4名工作人員立即投入戰斗。本著對病人“管理好、照顧好、生活好”的原則,盡最大努力用最真摯的感情滿足大家的需求,量體溫、收治登記、名單上報、定時巡查、寫筆記……這一圈忙完后已經是第二日清晨了,沈主任這才知道忙了整整一天一夜。充實的工作讓他幾乎忘記了疲勞,各項工作有序地開展讓他既欣慰又滿足。
截至2月26日,珞南街隔離點共隔離疑似病人111人,其中解除隔離23人,核酸檢測32人,轉出疑似2人,現有隔離人員86人,各級巡查結果均為滿意。沈主任說:“每天的工作真的很累很辛苦,但是能在一線作貢獻更是關心下一代工作者責無旁貸的責任和使命,我身體還好,能發揮余熱是我應該做的事,希望疫情過去了,咱們帶著孩子們繼續開展關工委的各項工作。”
江西省宜春市關工委在疫情發生后,迅速組建“宜春市關工委心理抗疫公益援助群”,集中8位市關工委心理輔導團成員和7名專業性強、經驗豐富的心理咨詢師,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對疫情期間師生、家長的不良情緒及時給予疏解。目前,援助群共接到128個求助電話,累計提供心理援助261人次。
(宜春市關工委)
山東省萊州市關工委“紅輔之家少先隊名師工作室”帶頭人鄭延和,依托工作室策劃開展“紅輔大員行動在打贏防控疫情阻擊戰路上”線上行動。全市20名“紅輔大員”,在線上發布疫情動態,宣講防疫抗疫知識,開展紅領巾防疫活動。萊州市實驗小學啟動了紅領巾戰疫聯播,分期向同學們講述發生在戰疫一線的故事,引導同學們切身感悟最美力量;虎頭崖鎮中心小學開展“紅領巾防疫我出一份力”活動,同學們用漫畫、手抄報等形式展示抗擊病毒的信心,為武漢吶喊,為中國加油。(萊州市關工委)
福建省福州市關工委、市委老干部局疫情期間聯合市教育局、市婦聯,依托福州市網絡家長學校,采取“線上+線下”的服務方式,為青少年和家長提供心理咨詢和紓解服務,減輕疫情所致的各種心理困擾,緩解大家的心理壓力。(福州市關工委)
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錦州客運段的干部職工,自戰疫打響之后,逆行而上,日夜堅守在運輸第一線。段關工委成員及其五老為讓青年工人安心抗疫,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囑咐青工工作中要戴好口罩,勤洗手;遇到發熱病人,做好防護;家里老人、孩子有困難,讓他們找五老,隨叫隨到,你們的后方有五老堅守。鼓勵青工要聽黨的話,服從領導,聽從組織安排,黨叫干啥就干啥。國家有難,每個人都應該扛起自己的責任,共克時艱,共渡難關。
(錦州客運段關工委)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人民醫院退休大外科主任李慶祿,2月10日寫下 “我要去武漢”的請戰書,強烈要求隨梧州市援助湖北醫療隊一同前往武漢。八旬高齡的李慶祿的老家是武漢,1963年,他從同濟醫學院畢業后來到廣西梧州,從醫57年,用精湛的醫術為生命護航。對于馳援湖北的想法,李慶祿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國難當前,我不能當逃兵,我要向前沖;我是武漢人,我有豐富的醫學實戰經驗,會說武漢方言,我想回去為父老鄉親做點事;‘同濟’人應該在艱難的時期與湖北人民同舟共濟、同甘共苦。”
(梧州市委老干部局)

湖南省長沙高新區企業關工委、湖南博世科關工委自疫情發生后迅速行動,在保護員工健康安全的基礎上,動員青年員工加班加點生產二氧化氯消毒液。然后迅速分裝無償送到湖北京山,湖南株洲、婁底、邵陽、郴州、衡陽、永順、保靖、湘西古丈等20個地區,支援一線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用實際行動支援一線防控疫情。(長沙市關工委)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社區戰疫一線,每天活躍著一位老人的身影。他年過古稀,在洪澤街道、社區中巡回為居民宣傳疫情防護知識。他就是洪澤交通局原局長嚴濤,因為任職期間認真負責,做事一盯到底,同事們總是稱呼他“老盯”。退休后的他被高良澗街道聘請為五老志愿工作者。他積極協助區、街道、社區工作,還組織了“五老藝術團”進入城鄉進行宣導巡演,保持著一名退休老干部高度責任感,多次受到區委、區政府表彰。(崔德圣)
上海市老科協科普講師團

防控疫情期間,上海老科協五老科普志愿者挺身而出,逆行出擊。錢學森圖書館志愿者分隊的十余位老同志積極響應上海市志愿者協會疫情防控工作志愿服務的招募,自2月初分別到普陀區長壽路街道、長征街道、徐匯區田林街道、新華街道等開展服務工作,哪里抗疫防控有需要,他們就服務到哪里。
由于紅莊社區73弄、511弄、491弄是無門衛值守的敞開式小區,流動性大,尤其是在元宵節過后返流人員的增加帶來防疫隱患。老科協科普志愿者馬虹老師與丈夫一起投身這個區域的防控一線,成為無門衛小區的安全守護者。
王月珍老師年近七旬,十天內分別奔赴三個小區參加抗疫防控志愿服務20多個小時。王老師在防控服務中體力消耗很大,非常辛苦。但她說:“與前線的醫務人員相比,我們做的事情很渺小,但為守護上海平安,我們愿意出一份力。”
這些可愛的五老志愿者在抗疫防控工作中有責任,有擔當,他們當前最大的心愿是希望疫情早日結束,繼續與青少年一起讀書、成長。
中國關工委辦公室

疫情期間,中國關工委事業發展中心在中國關工委和顧秀蓮主任的指導下,聯合三寬家長學校全國總校自2月3日起,正式啟動為期28天的三寬“非常課堂”公益活動。28天里每天一堂優質的家長教育課程,通過互聯網平臺免費向全國家長開放,為宅在家里的家長們提供學習與幫助。
活動啟動以來,得到了多地關工委、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廣大教師、家長的積極響應。正處在抗疫一線的武漢教育電視臺,每天用60分鐘時間,播出三寬“非常課堂”課程,為武漢1000多萬市民送去精神食糧。同樣處在抗疫一線的湖北十堰市鄖陽區委宣傳部,會同區創文辦、教育局、婦聯,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全區所有家長、城鄉居民都要參與三寬“非常課堂”的學習。
據悉,三寬教育集團是國內著名的家長教育團隊,首倡“寬厚、寬容、寬松”的“三寬”教育理念,十余年來一直致力于家長教育的研究、傳播和家校社共育實踐區建設,其核心課程“三寬家長學校”已經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上萬所中小學、幼兒園、社區,影響了近千萬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