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到重慶市藝才技工學校考察
2016年3月,重慶市藝才技工學校受市關工委委托,對貧困區縣的部分青年免費開展“授漁脫貧”技能培訓,使他們實現就業創業后的脫貧致富。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常務副主任武韜、劉曉連等曾到校調研培訓基地情況,并給予“授漁脫貧”培訓高度評價。
開展“授漁脫貧”技能培訓需要一定的經費,而此項經費又沒有預算,經重慶市關工委主任辦公會商議,以從辦公經費中節省一部分,重慶市藝才技工學校減免一部分的方式來進行。每名學員三個月培訓費用共計8100元:由市關工委承擔5100元,基地減免3000元。區縣關工委負責組織家庭貧困的青年,把他們送到基地并承擔交通費,市關工委贈送學員生活用品,基地贈送學員床上用品。通過市關工委、區縣關工委、培訓基地三方共同努力,培訓班順利開班。
培訓班配備了班主任和輔導員進行全方位跟班管理,建立了班級管理規章制度,安排了校園文化活動、外出拓展訓練、班級“五項”評比等,教會學員如何做人、做事,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學校針對“授漁脫貧”班開設了就業前景較好的汽車制造與檢修、電子電工技術、酒店管理與服務、美容與化妝、烘焙等專業。在教學上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模式,重在實際操作,并要求任課教師根據學員學習能力進行區別對待,加強個別輔導,也邀請了企業有經驗的師傅到校給學員上課,班主任及專業教師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幫助學員學習知識和技能。
培訓班的班主任非常重視學員行為習慣的養成,以身作則地改變了學員睡懶覺、不出早操、不上晚自習、不做清潔、不排隊等不良習慣。他們經常找學員談心,從心靈和行動上感化學員。
為使學員能適應就業需要,學校除加強理論和技能的培訓外,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給學員提供鍛煉和展示的平臺。如組織了“夏日清涼西瓜宴”學員風采展示活動,帶領學員到鐵山坪開展野外拓展訓練,組織夜游解放碑、洪崖洞活動等。汽修班開展了以團隊建設為主的拓展活動,酒店班開展了以“講自己”和“說出自己的優缺點”為主題的口語訓練活動,電子電工技術班開展了提高文明修養、環境保護、珍惜時間等主題班會活動,美容化妝班為上臺表演的同學免費設計形象等。這些活動提高了學員的綜合能力,增強了班級凝聚力,營造了團結、積極向上的團隊氛圍。
通過為期三個月的培訓,參訓學員在道德品質、職業素養、行為習慣、專業理論和技能等方面得到較大提升,主要表現有:
一是增強了學員的自信。如來自美容化妝班的謝驚惠同學,剛來學校時寡言少語,經過三個月的學習鍛煉,現在口語表達能力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心態也調整好了,能與周圍的人友好相處。二是增強了自我約束能力。有些學員剛到校時學習習慣不好,生活自由散漫,培訓結束后變得能自覺主動學習,能自覺主動地約束自己,時間觀念也增強了。三是矯正了不良行為習慣。每一位學員都感受到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性,都養成了有禮貌、不怕吃苦、主動保持秩序等良好習慣。四是提高了學習熱情。剛開始大部分學員看書就頭疼,只想動手實踐,覺得上理論課沒用,但參加實訓后發現理論知識的重要性。五是掌握了專業技能。電子電工專業學員學習了電子元器件原理、電路識圖,掌握了電子儀器的使用,電子焊接技術、整機裝配調試工藝、維修電工等課程;汽車裝配維修專業學員掌握了發動機構造與原理、發動機總成拆裝、離合器、變速器構造與原理、儀表系統、汽車維護與保養等課程;美容化妝專業學員學習了形體訓練、普通話、美容、美甲及化妝等課程;烘焙專業學員學會了如何做面包及蛋糕。他們的技術能夠很快地在企業中得到運用,受到企業青睞。六是提升了綜合素質。在加強技能訓練的同時學校很重視學員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多次組織學員參加各種招聘會,讓他們了解目前的就業形勢和用工單位對員工的要求;利用晚自習開展各種活動,以提高學員的語言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利用就業指導課教給他們面試技巧,提高面試成功率。
從2016年到2019年,重慶市關工委“授漁脫貧”行動職業技能培訓班在基地共舉辦了四期,市關工委設法解決了學員培訓費96.9萬元,基地學校共計減免學費57萬元,使來自全市18個區縣共190名貧困青年參加了培訓,培訓結束后就業率達98%。“授漁脫貧”行動在重慶市藝才技工學校生根發芽,必將會帶動更多貧困學員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