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白質是由20種氨基酸組成的, 其中有8種氨基酸是人體不能合成的, 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稱為人體必需氨基酸。若含有8種必需氨基酸,稱完全蛋白質;如果8種必需氨基酸配比均衡, 則稱為優質蛋白質。
優質蛋白質生物價高,極少有過多的氨基酸經肝、腎代謝而釋放能量或由尿排出多余的氮,可減少肝腎的負擔。其氨基酸模式與人體氨基酸模式相近,所以易于消化吸收。《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主要包括魚、蝦、蟹和貝等水產類,雞、鴨、鵝等禽類,豬、牛、羊等畜類,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等蛋類,以及奶類和豆類及其制品。
妊娠期婦女蛋白質需要量應在非孕婦女的基礎上(55克),根據胎兒生長速率及母體生理和代謝的變化進行適當的調整。
孕早期,應維持孕前平衡膳食。孕中期,每天需要增加蛋白質15克。在孕前平衡膳食的基礎上,額外增加200克奶,可提供5~6克優質蛋白質;再增加魚、禽、蛋、瘦肉共計50克左右,可提供優質蛋白質約10克。孕晚期孕婦每天需要增加蛋白質30克。應在孕前期平衡膳食的基礎上,每天增加200克奶,再增加魚、禽、蛋、瘦肉共計125克。
老年人蛋白質推薦攝入量為65~75克/天,但由于其腎功能降低,如過多攝入蛋白質,會增加腎臟負擔,因此需適量攝入。以下食物是老年人不錯的選擇:牛奶中乳清蛋白富含的支鏈氨基酸對促進肌肉合成、預防肌肉衰減有益,同時牛奶中鈣的吸收利用率也很高;大豆中脂肪、卵磷脂、大豆異黃酮、植物甾醇對人體有利,其中大豆異黃酮可降低老年人骨質疏松的發病風險;魚、蝦、禽畜肉等動物性食物含有消化吸收率高的優質蛋白,以及多種微量營養素,對維持老年人肌肉合成十分重要。
雞蛋營養價值高,是優質蛋白質性價比最高的來源。雖然膽固醇高,但適量攝入不會影響血清膽固醇水平,每天可食用一個。雞蛋整個煮熟后,蛋黃干干的,吃時有點噎人。蛋黃中含有17.5%的蛋白質,棄之可惜,有兩種美味吃法。

煮成上湯蔬菜
做上湯蔬菜時,在起鍋前加入切碎的蛋黃,攪拌幾下,蛋黃就會溶入湯汁,能做出“奶湯”的效果。這是因為蛋黃中的卵磷脂能將湯中的少量油脂乳化成微球,產生乳白色的奶湯狀態。以油麥菜為例,先在鍋里加1碗水,加少量洗凈泡發的海米或蝦皮;煮沸后加入一湯匙芝麻油,加入洗凈切段的油麥菜,蓋蓋子煮1分鐘;再把切碎的蛋黃加進去,攪勻;最后加點鹽和白胡椒粉即可。

做成蛋黃蔬菜粥
煮好小米粥、大米粥、糙米粥后,可以把各種蔬菜切碎放在里面煮。葉菜類煮兩三分鐘就行了,南瓜丁就要煮七八分鐘才能熟。放菜時,可以把切碎的雞蛋黃放進去,再加一湯匙香油,蔬菜的口感會更加軟嫩,粥的味道也會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