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跟鞋能襯托出女性挺拔秀麗的身段,給人以高挑優雅的感覺,因而有著令人無法抗拒的魅力。尤其對于職業女性來說,穿上高跟鞋能讓她們更加自信和美麗。然而,長期穿高跟鞋卻有損健康。那么,如何在美麗與健康之間找到平衡呢?

長期穿高跟鞋,腳趾由于受到擠壓,會影響血液循環,易引發病變;而且過高的鞋跟,會使人體重心過分前移,有損脊柱關節和膝關節,給全身健康帶來無窮后患。具體來說,其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容易出現雞眼和胼胝,甚至導致小腿疼痛。 2 腳形改變,誘發外翻、囊炎等足部疾患。3支點失去平衡,波及大腦功能。 4 關節磨損加重,損傷膝關節。 5 腰肌勞損,甚至發生頸椎病和腰椎損傷。
鞋跟3厘米最合適。人的兩只腳平均分擔著身體的重量,且從任務分工來看,腳跟比前掌承擔的重量更大一些。以一只腳承擔一半的體重來計算,腳跟大概負責我們重量的30%,余下20%則分配給前掌。穿高跟鞋勢必要上提腳跟,這樣整體的重心就前移了,前掌的負荷勢必加重。因此,從生理結構上講,必須限制鞋跟的高度。一般而言,3厘米左右的矮跟最適宜,既能減輕下肢后側肌群提腿的力度,增加舒適度,亦能防止發生肌腱勞損。
鞋跟太過扁平、輕薄也不好。鞋跟不能太高,但也不應太過扁平、輕薄。很多人覺得穿高跟鞋不健康,就選平底鞋,以為這樣很健康,其實也是錯誤的。人行走時腳跟著地的沖擊力可以沿著腿骨、脊柱,直達頭部。鞋跟過低時,腳著地的瞬間,全身體重的60%都壓在后跟上,路走多了,上傳的沖力就會引起足踝、膝、髖關節和腰等部位的疼痛。長期穿平底鞋還會加速足底韌帶和骨組織的退化,引起足跟痛。
不能長時間穿著高跟鞋。對于不得不穿高跟鞋的女性來說,專家建議,她們每天穿2到3小時為宜,除了在社交、禮儀等特定的場合外,盡量少穿或不穿高跟鞋;同時,走長路時也不要穿高跟鞋,最好換上高度適宜的平底鞋。
倒走、抖腿、伸懶腰。經常倒走、抖腿、伸懶腰,可有效緩解腿部神經和肌肉的緊繃狀態;同時,還可由下向上拍打腿后部,將手放于膝蓋之上撫摸、拍打,揉按內外膝眼、鶴頂、陽陵泉、陰陵泉、足三里、尺澤、血海等穴位,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少骨刺和骨質增生的發生。
脫掉高跟鞋,變換走路姿勢。由于職業原因需要經常穿高跟鞋的白領女性,可充分利用休息時間,脫掉高跟鞋,換上松軟的平底鞋,變換走路的姿勢,如采用光腳行內八字的走法,每次堅持5分鐘即可。晚上睡覺時,可以在小腿處墊一個枕頭,微微抬高足部,有利于血液順暢回流,緩解足部的不適。
游泳和騎車。經常穿高跟鞋的女性,日常應選擇游泳和騎車等運動。生活中避免長時間下蹲、坐著或站著,要經常變換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