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司匹林是臨床常用藥,但因為它對胃腸道有刺激反應,所以,有的人認為飯前吃容易對胃腸道產生刺激,應在飯后服用;但有的藥品說明書卻寫明餐前服用。那么,到底應該怎么服用呢?
其實,阿司匹林的服用時間,關鍵在于它的劑型。阿司匹林普通制劑的傳統用法是餐后服用,目的是為了減少對胃腸道黏膜的直接損傷。但這類藥目前已經很少見了。如今常用的是阿司匹林腸溶片。這一劑型的阿司匹林被包裹在一層腸溶膜中,在酸性條件下不會被溶解出來,能抵抗住胃內酸環境,而在十二指腸內的堿環境下才分解,可以避免對胃黏膜的損傷。因此在餐前服用時,因為空腹狀態下胃呈酸性,腸溶膜不會被分解,且胃排空速度快,這既減輕了對胃的刺激,也方便了阿司匹林在腸道中的吸收。但如果是餐后服用,一方面食物會緩解胃內的酸性環境,甚至“堿化”胃的酸性,導致腸溶片的“外衣”在胃中就被溶解;另一方面,藥片與食物混合會使藥物在胃內的停留時間延長,容易破壞腸溶膜,增加藥物在胃內的溶解機會。所以,阿司匹林腸溶片一定要在飯前服用。
一些特殊情況下,如急診PCI(支架植入)術前或術后,為了讓大劑量阿司匹林盡快吸收,迅速發揮抗血小板聚集的療效,會讓患者將阿司匹林腸溶片在口腔中嚼碎后吞服。這種特殊的服用方法,需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還要警惕患者是否有胃潰瘍的禁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