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貴祥
(貴州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鋼結構橋梁整體性能良好,具備環保節能、強度優良的基本特點,并且能夠縮減施工空間,顯著提升鋼材料利用率,剩余鋼材具備回收利用的價值,可有效控制建筑垃圾[1]。此外,鋼結構橋梁還具備優良的延展性,可創設足夠安全的環境,抗震效果在行業內處于領先水平,是現代橋梁領域的重要類型。
本橋建設于整體式路基段,以直線接緩和曲線為主,接入半徑1 100 m的左偏圓曲線。橋梁共設置7聯,左右幅長度分別為1 501、1 486 m,主橋部分采用的是鋼管混凝土桁架拱,橋梁系為鋼混疊合梁。
橋址主要位于山谷處,總體上地勢陡峭、施工區域較為狹窄,考慮到工程成本以及施工效率多方面要求,將交界墩作為吊塔平臺,為之增設扣索錨梁。以萬能桿件為基礎,經拼裝后形成雙柱門式塔,具體如圖1所示。
圖1 吊塔示意圖
塔柱中間區域安裝橫系梁,頂部設置蓋梁,通過焊接的方式得到門式格構柱,增強塔腳穩定性。吊塔安裝于塔頂處,施工中盡可能降低對扣錨系統的不良影響。基于鉸接的方式連接吊塔與扣塔,于塔頂處增設索鞍,以便鋼索順利通過。從施工環境來看,吊裝場地主要位于谷底河岸靠路側,為了不對拱肋的正常使用造成影響,引入橫向移動工藝,由此確保大型纜索吊機運行穩定性,或是將吊點設置在跨中處。在設計主橋安裝方案時,需全方位考慮各類影響因素,為吊裝作業創設穩定環境。
鋼管混凝土拱橋施工中,鋼管拱圈制作尤為關鍵,此環節也直接決定了施工質量,需為之適配先進設備以及高素質人才,與具備資質的廠家合作。在實際制作中,應以設計圖紙為基準,嚴格控制施工技術,展開全方位的自檢與復檢;結束加工作業后,做好結構表面的防腐工作,同時完成半拱嚙合組拼作業。以三個節段為一個單位逐一預拼,經驗收合格后對其編號,隨后拆為散件,轉移至施工現場并復拼。
以鋼板為原材料,經卷曲的方式形成主拱圈鋼管,要求所用鋼板達到平直狀態,不可出現翹曲、銹蝕等問題。卷管方向需要與鋼板延壓方向相同,得到初始結構后進一步校正。考慮到拱圈弦桿鋼管厚度較大的問題,需要針對鋼板展開Z向拉伸試驗,通過中頻加熱的方式制得拱肋節段。
主拱圈腹桿等桿件施工難度較大,對放樣與下料均提出了較高要求,為滿足弦桿與腹桿之間的連接要求,需遵循1∶1精準放樣原則,精確標記腹桿等結構的具體位置,確定合適的長度下料;以鈑金展開圖為基準,在連接間隙處精確放樣。考慮到構件質量要求,加工單位需要適配高性能切割機等設備,在指定工廠內完成所有桿件的加工作業。
鋼管拱圈制安過程中,需做好吊點開孔作業并增設附屬構件,不可遺漏任何一處[2]。關于鋼管預留混凝土澆筑孔,需在工廠內開好,或是在現場結束拱圈安裝作業后開孔。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何時開孔,經開孔后產生的蓋片均要編號,完成混凝土澆筑作業后再將其蓋上并焊接為整體。確保混凝土澆筑預留孔質量,經焊接后應達到平整光滑的狀態,不可出現漏焊或是死混凝土等問題。
米撐等各類散件要統一運輸至施工區域,首先拼裝成大節段,隨后吊裝。為確保后續吊裝的順利進行,需嚴格遵循相關規定試吊,以確保吊裝系統的穩定性。
主拱圈鋼管安裝工藝尤為關鍵,本工程采用兩岸對稱懸拼的方式,為確保吊裝穩定性,要求吊裝重量控制在160 t以內(不考慮扣點重量)。以單肋吊裝的方式為主,從而完成所有主拱圈節段的吊裝作業。值得注意的是,首先需要吊裝拱桁第一節段,在此基礎上橫向梁片分次吊裝,采取臨時鉸接措施,以便與拱腳穩定連接起來,達到扣掛錨固狀態后再設置米撐[3]。在上述基礎上,即可展開拱桁第二節段的吊裝作業,遵循相同的方式完成橫向兩片的吊裝,基于內法蘭栓接的方式實現與第一節段的穩定連接,增設米撐等附件,調節好各結構標高,通過焊接的方式增強對接鋼板穩固性,最后扣掛錨固。基于上述流程持續吊裝,最終完成所有拱圈節段的吊裝。關于鋼管拱肋的分段拼裝作業,在此過程中易產生對接接頭錯臺的問題,從而對結構承載力造成不良影響,因此,錯臺需控制在0.2倍鋼管壁厚內,同時不超過2 mm。
完成單肋節段的安裝作業后,需要在第一時間拉攬風索,使其達到橫向穩定狀態。扣段結束后,便可在節段間增設橫向米撐,通過焊接的方式提升穩定性。只有在拱圈合龍后方可焊接扣段,且要建立在拱圈標高達到工程標準的基礎上。拱圈接頭部分采用先栓接后焊接的方式,在缺乏米撐結構時,很容易發生橫向變形。以工程實際情況為準,確定是否有必要采取橫向加固措施。在本次鋼結構橋梁施工中,拱圈剪力撐與風撐斜腹桿均使用到高強螺栓連接的方式,從而大幅度緩解高空手工焊接工作量。本次施工中,螺栓均使用M24扭剪型,摩擦系數≥0.55,有效預拉力225 kN。構件表面可不采取噴丸措施,但需要除銹并整平,拼裝等各環節均使用手槍式電動擰緊工具,因此,施工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
1)測量拱肋線形是合龍之前的必備工作,需要針對拱圈展開至少24 h的監測,以便獲悉各時間段的溫度情況,分析與懸臂端點撓度所呈現出的基本關系,并將其繪制為曲線。為確保拱圈合龍質量,應在溫度相對穩定的時間段展開,基于工程情況,合龍溫度需控制在15℃~20℃。
2)利用瞬時合龍裝置在短時間內完成主拱圈合龍作業,施工之前需要分析主拱圈線形與位置,合理調整偏差并復核,在合龍過程中遵循雙肋同時合龍的原則。此后,精確測定拱圈所在位置以及線形,以設計規范為指導,利用扣索做進一步調整,在確保無誤后固定合龍裝置,并順利合龍拱圈。
3)控制現場焊接質量,應與工廠焊接完全一致。當結束主拱圈第八節段的安裝后,便要對拱腳處實行封鉸措施。施工中,首先焊定鉸軸,隨后完成弦管接長件的焊接,并焊接外包管,在上述基礎上澆筑拱座預留槽,最終經封鉸后得到無鉸拱。
做好上述工作后,逐級松扣,此時在自重作用下,空鋼管拱圈將達到無鉸拱狀態。注重松扣流程:從跨中開始逐步向兩側展開,為對稱分索逐級松扣的方式,每放松一級后,均要維持15~20 min,安排專員測量數據并記錄,在確保無誤后進入到第二級放松循環中,持續操作到達最后一級時,應當保留10%的索扣力,結束對拱圈鋼管的澆筑施工且滿足工程強度要求后,即可完全放松扣索。
測試各環節施工質量,在無誤后展開上下弦管的澆筑施工,本工程為C60自密實微膨脹混凝土,通過泵送頂升注壓的方式展開。從拱腳處開始,逐步施工至拱頂處,整個過程一次性完成;分析管內混凝土強度,當達到設計值的80%后,便可進入到下一根鋼管的施工作業。
為確保壓注質量,有必要將管內污物清理干凈,同時管壁達到足夠濕潤的狀態,通過泵送的方式注入水泥漿,隨后壓注混凝土,結束此環節作業后,需隨即關閉倒流截止閥。
綜上所述,橋梁鋼結構施工作業中,以鋼結構制作與安裝尤為關鍵,會直接影響到橋梁工程的整體質量。對此,施工人員需要確保鋼結構加工質量,嚴格遵循規范完成安裝作業,推動橋梁工程的開展。
[ID:00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