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睿智
(山西陸合集團恒泰南莊煤業有限公司, 山西 臨汾 041000)
某礦1413A首采工作面北鄰Fs886邊界斷層,南至西二采區1煤系統巷道;東、西部分別與尚未回采的1414A和1412A設計工作面相鄰。工作面沿走向布置,可采長度1 245 m,傾斜長180.5 m,面積224 722.5 m2,軌順標高-482.4~-510.8 m,運順標高-492.6~-515 m。工作面地質儲量212.72萬t,可采煤量197.83萬t,采出煤量167.9萬t,采用后退式分層走向長壁綜合機械化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下分層不小于2 m。
1413A工作面回采前,西二1煤采區累計施工C3Ⅰ組灰巖穿層鉆孔42個、4 419 m,順層鉆孔20個、9 186 m,測得C3Ⅰ組灰巖最大水壓 4 MPa(E12-2號孔),單孔最大水量19 m3/h(2號探放水斜巷三灰上4號孔);灰巖鉆孔初始最大總出水量(不包括三灰上1號異常出水鉆孔)31 m3/h(2014年2月)。回采前涌水量減小為13 m3/h,最大水壓降至0.65 MPa(E2-2號孔),累計疏放灰巖水19.3萬m3。
工作面回采期間底板C3Ⅰ組灰巖含水層共設置4個測壓孔,測得最大水壓0.6 MPa,低于安全限壓值0.85 MPa,單孔最大水量4 m3/h,自開始回采到完成收作,西二1煤采區C3Ⅰ組灰巖含水層疏放水量 8.3 萬 m3。
依巖石重量法推算綜采工作面支架支護強度Wz=H巖×γ×K。式中:H巖為上覆巖層厚度,取最大53.3 m;γ為巖石平均容重,取25 kN/m3;K為老頂動載系數,取1.2。代入數據計算得Wz=1.6 MPa。
依工作面采高推算綜采工作面支架支護強度Q=9.8×10-6×M×K'×R。式中:Q為預計頂板壓力,MPa;K'為增載系數,一般 6~11,根據同煤層其他工作面及本工作面頂板實際狀況,取K'=8;R為頂板巖石容重,取2.5×103kg/m3;M為最大采高,取6.5 m。代入數據計算得Q=1.274 MPa。
底板比壓驗算。粉砂巖底板允許比壓為14.79 MPa,而中間架和過渡架設計底板比壓平均值為3.21 MPa,顯然工作面底板允許比壓大于支架設計底板比壓,故支架不會發生鉆底現象。
依綜采工作面支架支護強度確定支架工作阻力F=Wz×S。式中:F為支架工作阻力,kN;S為支架支護面積 1.75(中心距)×5.89(最大控頂距)=10.4 m2。代入數據計算得F=16.640 MN=16 640 kN。
2.2.1 基本支架的規格、布置及間距
基本支架為自移式液壓支架,支架沿走向方向順序排列布置,支架中心距為1.75 m。
2.2.2 最小控頂距、最大控頂距及放頂步距
最小控頂距4 940 mm,最大控頂距5 890 mm,放頂步距900 mm。
2.2.3 頂板支護及控頂距
1)1611A工作面液壓支架型號為ZZ18000/30/65D,最大高度為6 500 mm,最小高度為3 000 mm,中心距為1 750 mm,推移行程為900 mm,初撐力為14 288 kN,工作阻力為18 000 kN,支護強度為1.84 MPa,對底板比壓為3.21 MPa,系統最大供液壓力為31.5 MPa。
2)1611A工作面乳化液泵站型號為BRW200,最大供液壓力31.5 MPa,供液流量為200 L/min,額定電壓為1 140 V,電機功率為125 kW,液箱容積3 000 L(注液箱2 000 L、六泵三箱/套)。
2.2.4 支架壓力的驗算
因為 18 000 kN>16 640 kN,1.84 MPa>Wz=1.6 MPa,1.84 MPa>Q=1.274 6 MPa。所以所選支架的工作阻力符合要求。
巷道超前支護,按照最危險的角度考慮,即以巷道頂板原有支護全部失穩進行考慮。根據普氏理論(即松散介質自然平衡拱理論),此時巷道頂板冒落近似拱形,如圖1所示。

圖1 巷道頂板冒落近似拱
巷道頂板冒落高度b=a/f。式中:a為巷道寬度一半,巷道寬度為5 m,取2.5 m;f為巖石的硬度系數,參照地質說明書直接頂f=8~11,取平均值f=9.5??傻胋=0.26 m。
單位面積頂板載荷q0=r×b。式中:r為頂板巖石容重,取25 kN/m3;b為冒落高度,為0.26 m。可得q0=6.5 kN/m2。
每米巷道頂板載荷qm=q0×2a。式中:q0為單位面積頂板載荷,6.5 kN/m2;2a為巷道寬度,5 m??傻胵m=32.5 kN/m。
軌順巷道超前支護的有效支護由同一斷面的3根單體進行支撐時,則一根單體需支撐的巖石重力為G0=qm×5/3=32.5×5/3=54.17 kN<250 kN,滿足要求,其中250 kN來自煤礦設備安裝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兩巷使用超前支架支護時,因超前支架初撐力為6 180 kN,遠大于單體支護效果,滿足支護要求。
1)根據煤層的開采條件和地質發生特點,采用后退式分層走向長壁綜合機械化設備,由導向系統和液壓系統確定長壁俯沖和假工作面布置[1-5]。
2)根據該采區煤層賦存情況和我礦綜采工作面回采經驗,該面采用分層開采的方式進行回采,其中上分層采用后退式走向長壁綜合機械化進行回采,利用地面灌漿站輸送漿液進行注漿,造再生頂板[6-7]。
(編輯:王瑾)